实地采访:台湾经济成长的环境代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台湾的经济状况 实地采访:台湾经济成长的环境代价

实地采访:台湾经济成长的环境代价

2024-03-19 08: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地采访:台湾经济成长的环境代价威克BBC中文网记者2013年12月11日安顺厂区日本化学工厂遗址图像加注文字,

日本军方曾经在安顺厂区制造战斗机加速使用的溴气管,图中为厂房地基遗址。

台湾在经济飞速成长的年代,曾经严重污染环境,直到现在还在设法让受污的土地复原。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台湾的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公司在台南的安顺厂区,而污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占领台湾的年代。

污染的历史

该厂在日本占领的年代是日本钟渊曹达工业株式会社,虽有该会社在安顺厂区生产毒气的说法,但是查证并非属实,不过日本钟渊曹达工业株式会社的确有在安顺厂区生产日本二战时期零式战斗机所使用的溴气管。

到了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之后,将该厂区改为台湾碱业公司台南厂,1960年代开始大规模生产农药、除草剂所需主要成分--五氯酚。

吴衡山介绍整治工程图像加注文字,

中石化驻场整治顾问吴衡山介绍绿化已整治土地的方式。

在生产各种化学产品的过程中,产生有毒的戴奥辛(亦即二恶英)与俗称水银的汞,污染了厂区以及附近的土地与水源。

1980年代,台湾碱业公司并入简称中石化的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公司,安顺厂区关厂,厂内据说是封存了数千吨的五氯酚。

到了十多年前,环保团体发现厂区附近的一块土地植物生长的情形非常奇怪,不合常理,检验土壤之后,发现戴奥辛与汞含量“创世界纪录”。

随后检查附近居民的健康时,也发现罹患癌症比例偏高、血液中戴奥辛含量更是惊人。

当地政府(台南市政府)和现在已经民营、股票上市的中石化经过多年的缠讼,终于在2010年开始污染整治工程。

待处理的土壤图像加注文字,

厚重的黑色胶布下由数万吨的被污染土壤等着送进设置在安顺厂区的锅炉进行热处理去毒。

从草木不生到青葱翠绿

走访这个号称“台湾最毒的地方时”,中石化负责安顺厂整治工程的顾问吴衡山介绍说,安顺厂区整治的难处在于这是一个既有戴奥辛、同时又有汞污染的少有案例。

所以他们必须摸索整治的方法,例如以高温加热的方式去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时,如何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温度、待处理污染物质的储存等等,都得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然后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我在两年前曾经经过这个厂区,当时两边道路所看到的是两米多高的铁围墙,外面还贴着“有毒勿近”的警示牌,现在部分的铁围墙已经拆除。

水塘中的鱼图像加注文字,

因为海水倒灌带来的小鱼,如今在厂区中挖掘的水塘定居。

台南市环保局的官员介绍说,现在整治工程已经有了初步的成绩,吴衡山也指着厂区大门入口前的一块满是绿树的土地说,那里有种果树,他很喜欢吃那里果树长出来的果子,因为没有农药。

但是在厂区的后面,一个没有穿防护衣就不能下车的管制地区,在厚重胶布的覆盖下有数万吨掘出来的土壤正等着热处理去毒污,数百公顷的有待整治土地目前也只完成了十余公顷的整治范围。

学习教训

台南市环保局官员和吴衡山都同意,当年污染环境以换取经济成长的代价太大、伤害太深,但是现在就只有尽量地去设法恢复,而且学习经验,不再让后代子孙去承担现在破坏环境的代价。

对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今已经无法补救,也只有设法把污染区整治妥当,然后妥善开发以提升当地的经济、同时也让早已不见的飞鸟和鱼类重回安顺厂区。

厂区铁围墙图像加注文字,

虽然部分土地草木青葱,但是铁围墙高耸,意味着整治工程尚未完成。

吴衡山说,现在的中石化是一家民营公司,但是为了整治安顺厂区,已经耗资十几亿新台币,不过初步的成果显现,未来安顺厂区会规划成一个生态教育园区,将目前所使用的整治设备留下,让人们了解污染整治工程有多么庞大。

一位曾经在当地度过童年时光、现已迁居的陈先生说,得知自己成长的地方受到严重的污染、环境被摧毁,他是非常地难过和痛心,但是他的父亲就是在厂区内工作,当时也不知道会有今天的结果。

陈先生说,虽然当时造成的污染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和知识来看,但是经过这么重大的教训,“到现在台湾还是有很多企业污染环境、甚至把污染送到国外去,却不思如何与环境共存,那就太不应该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