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历史名人十八岁时都在做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人称18岁是什么 这些中国历史名人十八岁时都在做什么

这些中国历史名人十八岁时都在做什么

2024-06-02 06: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贾谊21岁时,被汉文帝委以博士之职,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因见解精辟,应答如流,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十八岁太学就读。

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十八岁学习精进,二十三岁撰写《汉书》。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程颐(1033-1107.10.5)

十八岁时,上书阙下,劝仁宗以王道为心,生灵为念。

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十八岁时,便“上书阙下,劝仁宗以王道为心,生灵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之功,且乞召对,而陈所学。不报,闲游太学。时海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教导,尝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生。得先生所试,大惊,即延见,处以学职。”

朱熹(1130.9.15—1200.4.23)

十八岁,中建州乡贡,考官谓:必非常人也。

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的朱熹,“十八岁(1147年)秋,中建州乡贡。考官蔡兹看熹三篇策,皆论及朝政大事,谓:必非常人也。 十九岁(1148年),春,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进士。”

解缙(1369年-1415年)

18岁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有“神童”之称,18岁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次年中进士。

王守仁(1472—1529)

十八岁时,始习“格物致知”之学,遍读朱熹著作。

王守仁,别号阳明。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更多的人18岁时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苦读备考,进士及第即将到来。

➤刘禹锡,21岁进士及第。

➤柳宗元,21岁进士及第。

➤王安石,21岁进士及第。

➤司马光,19岁中进士甲科,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后主持编纂《资治通鉴》。

➤苏轼,20岁进士及第。考题答卷《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欧阳修赞叹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

当然,也有青年时期屡遭不幸,但依然勤学不辍的,最终在自己的领域里收获了极大的成就。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武王姬发拜姜尚为国师,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

➤重耳,43岁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成为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晋文公。

➤章学诚,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因学问不合时好,屡试不第,迟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方中进士,时年41岁。“撰著于车尘马足之间”,总结、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这些历史名人的经历,就会知道,优质教育的终极核心,也许并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攀升到顶峰,而是如何忠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个领域成为实现个人理想并同时对他人有价值的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