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反之亦反的用法 “反者道之动”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维

“反者道之动”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维

2023-04-21 1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说,《道德经》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打开老子思想宝库“玄妙之门”的钥匙,第四十章的短短两句则就是他的思想宝库中最瑰丽的珍宝。第四十章的第一句话,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关于“反者道之动”中“反”字的含义,历来有两种解读。一种说,“反”,是相反、正反之“反”;另一种说,“反”,是返回之“返”。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第二册中则说:“反有两义。一者正反之反,违反也;二者往反之反,回反也(‘回’亦有逆与还两义,常作还义)。《中庸》:‘生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郑玄注:‘谓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汉书·文帝纪》诏曰:‘今单于反古之道’,颜师古注:‘反、还也’,又《昭帝纪》韶曰:‘望王反道自新’,师古注:‘欲其旋反而归正’;谓从古而复其道也。《商君书·更法》篇:‘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谓逆古而弃其道也,‘反古’对‘修古’言,‘修古’之‘修’即‘循礼’之‘循’,遵由也(参观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一举例),此‘反’正同《国语·周语》下卫彪傒讥苌弘‘违天一也,反道二也’之‘反’。前之‘反’言遵言合,后之‘反’言违言离,此背出之分训。老子之反融贯两义,即正反两合”。此说甚是。

  道家是最早解读《周易》的学派,还要早于儒家。老子的《道德经》中亦饱含同于《周易》的“物极必反”思想。

  《周易》的《泰》、《否》两卦,充分诠释了“泰极否来”和“否极泰来”的易变转圜哲学。

  “反者道之动”,也讲的是这个道理。这正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所云:故道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反者道之动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世界万物都是发展的,发展开起来是沿着“正”的反向,但实际上是在向“反”的目标靠近,而一旦达到极致,则又返回到事物的本身,即返本复初、循环发展。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就是事物运行发展所遵循的“道”,即规律。

  “反者道之动”的后半句,是“弱者道之用”。有人将此解释为“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从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来说,此种解释未尝不可。但是,似乎解读为“弱者发展起来靠道的作用”更合理。《道德经》中,反反复复以“婴儿”来形容“道”。“婴儿”显然是“柔弱”的,然而,婴儿必然长大,柔弱必然变得刚强,靠什么,就是靠“道”这种规律。可以证明老子所说即为上述含义的,是此章后面的第二句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在老子那里,“有”和“无”为“同出而异名”,其实是一个意思。那么,老子何以还要区分“有”和“无”呢?

  大概,老子认为,“无”不仅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虚无”,更在于其是无限的、无可名状的、超越于一切概念和规定性质上的“本源”。

  

  然而,这种“道”之“无”的状态,必然要转化发展成万物的“实有”,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无”实为“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总之是充满生命力的“无”。

  这种生命力,必然要发展,会从“柔弱”发展为刚强,这是“柔弱胜刚强”的内在含义之一;但同时,这种发展也在走向自己的反面,然后再次回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