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张动图剖析原子吸收光谱法(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子结构示意图大全图片 20张动图剖析原子吸收光谱法(下)

20张动图剖析原子吸收光谱法(下)

2023-08-08 15: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光源发射含有被分析元素特征波长的光,也就是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系统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分光系统将待分析元素的共振吸收线与其它谱线分开。

检测器(通常是光电倍增管)准确地将光强测出,转换成电信号。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光强度与吸光度之间的转换。

12

空心阴极灯的结构原理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阴极和阳极。

阴极是用被测元素或含有被测元素的材料做成的圆筒形空心阴极。

阳极是钨、钛或锆棒,固定在管座上。

云母屏蔽的作用是阻止放电向外扩展,使放电集中在阴极腔内。

管前端的光学窗口是石英玻璃或硼硅玻璃。

空心阴极灯放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低压辉光放电:

(1)当电压施加到两个电极上时,两极之间会产生放电,电子将从空心阴极内壁流向阳极;

(2)在运动过程中,高能电子与惰性气体碰撞而使之电离,产生正离子;

(3)在电场作用下,带正电荷的惰性气体离子向阴极内壁猛烈轰击,使阴极表面的金属原子溅射出来;

(4)溅射出来的金属原子再与电子、惰性气体原子及离子发生撞碰而被激发;

(5)被激发的金属原子返回基态时就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13

无极放电灯的结构原理

无极放电灯和空心阴极灯一样,是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一种锐线光源。

无极放电灯没有电极,不是由电极提供能量,它依靠射频(RF)作用于低压惰性气体并使之电离,高速带电离子撞击金属原子产生锐线。

(1)在石英管泡或玻璃管内,放入几毫克被测元素纯金属、金属卤化物或金属元素与元素碘的混合物,管内充有几百Pa的惰性气体;

(2)将放电管放在射频发生器的线圈内,用高频火花引发放电;

(3)随着放电的进行,管内温度升高,使金属蒸发或卤化物蒸发和解离;

(4)同时放电管内的惰性气体原子受到激发;

(5)被激发的惰性气体原子与被测元素的原子碰撞,使被测元素原子激发;

(6)当被激发的元素原子返回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共振辐射。

14

火焰原子化器的结构原理

火焰原子化器由喷雾器、雾化室和燃烧器组成。

喷雾器是火焰原子化器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试样雾化成直径为微米级的气溶胶。

通常喷雾器的前端会装一个撞击球或扰流器(或者两个都装),气溶胶撞击在上面时,会进一步细化为粒径更小,更均匀的气溶胶,使气溶胶能在火焰内有效地原子化,而且使火焰燃烧更稳定。

雾化室使燃气、助燃气和气溶胶充分混匀,并且使粒度大的气溶胶凝聚成更大的液珠沿室壁流入泄液管排走,使进入火焰的气溶胶粒径更均匀,以减少其进入火焰时引起的扰动。

燃烧器产生火焰,使进入火焰的试样气溶胶脱溶、蒸发和原子化。

15

石墨炉原子化器的结构原理

石墨炉原子化器由电源、石墨管炉、保护气系统、冷却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石墨管炉:在石墨管内放置一个放样品的石墨片,当管温度迅速升高时,样品因不直接受热,因此原子化时间相应推迟。

保护气系统:外气路中Ar气体沿石墨管外壁流动,保护石墨管在加热过程中不被烧蚀;内气路中Ar气体由石墨管两端流向管中心,并从中心孔流出,可排出空气,保护原子不被氧化,同时除去干燥和灰化阶段产生的蒸汽。

冷却系统:周围炉体通冷却水,以保护炉体。

原子化过程如下:

干燥:去除溶剂,防样品溅射;

灰化:使基体和有机物尽量挥发除去;

原子化:待测物化合物分解为基态原子,此时停止通Ar,延长原子停留时间,提高灵敏度;

净化:样品测定完成,高温去残渣,净化石墨管,以消除记忆效应。

16

分光系统的原理

分光系统指单色器,由入口和出口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聚焦镜组成。

入口狭缝用于限制杂散光进入单色器,准直镜将入射光束变为平行光束后进入色散元件。色散元件是关键部件,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一般为光栅。聚焦镜将出自色散元件的光聚焦于出口狭缝。出口狭缝用于限制通带宽度。

17

光电倍增管的原理

光电倍增管是光子转换器的一种光电检测器,是一种将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真空器件。

由光电阴极、聚焦电极、电子倍增管(打拿极)、阳极和真空管(外壳)等组成。

(1)当光子撞击真空管内的光电阴极时,光电阴极产生光电子发射;

(2)这些光电子被聚集电极聚集后引向倍增极(也称打拿极),撞击倍增极产生次级电子;

(3)次级电子再撞击下一级倍增极,使发射的电子数再次得到倍增,每经过一级倍增极,产生的电子数依次倍增一次。经过9~14级倍增极,电子数倍增到106,最高可达到109;

(4)已倍增的电子流由阳极收集,作为输出电流。输出的阳极电流与入射光强度及光电倍增管的增益成正比。

18

单光束光学系统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有单光束和双光束仪器之分,其外光路相应地也有单光束与双光束光学系统。

单光束仪器的外光路,光路简单结构紧凑,无需分束,光能量损失小,有利于减少光电倍增管的散粒噪声,提高仪器的信噪比,但存在光能量波动引起的仪器基线漂移。

19

双光束光学系统

双光束仪器的外光路将光源光束通过切光器分为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经调制后交替地进入分光系统,一路(参比光束)直接到检测器,一路(样品光束)通过火焰后再到检测器,检测器对两光束进行比较测量,输出两光束的强度差。

双光束系统能消除光源波动和检测器不稳定引起的基线漂移,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再现性增强。但由于分束,光源发射的特征辐射有一半分为参比光束,不参与吸收过程,光能量损失严重。

绘图:色谱学堂

参考资料:邓勃.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技术和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Welz B, Sperling M.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M]. John Wiley & Sons, 2008.

Welz B, Becker-Ross H, Florek S, et al. High-resolution continuum source AAS: The better way to do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M]. John Wiley & Sons, 2006.

— End—

前文链接:

版权声明与商务合作

色谱学堂出品,谢绝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系猫脸嘟嘟

分享给朋友或者朋友圈请随意♪(^∇^*)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或加小编微信:maoliandudududu

GCMS04:电子电离源的结构和原理

电子电离源的作用是将已经被气化的化合物分子电离成带电荷的离子。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电子电离源分成离子化区域和透镜两大部分。

色谱学堂英语角04:液相出问题,怎么用英文求助

如果你的液相遇到问题,需要向老外求助的时候,怎么办呢?不用怕,色谱学堂这就来教你。

微问答系列12:拖尾因子和对称因子到底什么关系

前一段,有粉丝留言,询问安捷伦机器图谱的拖尾因子和对称因子是否是同一个。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个小疑问,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从药典的角度,另一方面从软件的角度。

更多精彩文章,可以查阅色谱学堂公众号底端目录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