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成就史上最燃校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意思是什么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成就史上最燃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成就史上最燃校训

2023-11-11 11: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梁启超此言是有缘由的。 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起初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主要讲授英文和欧美相关知识,学生对于国学和传统文化反而知之甚少。

梁启超不但重视国学教育,还重视人格教育,遂有了题为《君子》的演讲。演讲中,梁启超借用《周易》乾坤两卦关于君子的论述,援引孔子 《象传》中对应的两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意是:“ 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该像天一样,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借这两句话,梁启超对清华学子提出“先做人,后做学问,再做事” 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望,精准体现了清华的建校宗旨和精神内核,于是校委会决定把其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提炼出来作为校训沿用至今。

梁启超对清华有很深的感情,他后来不仅自己当上了清华教授,还先后把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清华:长子梁思成,14岁进入清华,22岁毕业,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次子梁思永,12岁进入清华,20岁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三子梁思忠,11岁进入清华,19岁毕业,后留学美国西点军校。他们都是从清华走向了世界名校,并最终学成归来,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真正做到了“为国尽忠、为民尽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