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巨星》:被别人如此恶搞,成龙大哥怒了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卧底巨星豆瓣评分高吗 《卧底巨星》:被别人如此恶搞,成龙大哥怒了么?

《卧底巨星》:被别人如此恶搞,成龙大哥怒了么?

2023-07-26 1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凭自我硬汉子,拼出一生痴。流汗血尽赤心,追寻大意义。生命作赌注,流下了英雄故事……”上了些年纪的大叔级影迷们自然了解这首歌的来历。

然后便是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挖苦梗儿,针针见血:

喜欢和女明星勾肩搭背的合影;

蓬松而没有特效的DUANG式发型;

总被别人介绍为“下面有请……元!豹!”而羡慕梁朝伟、陈道明、斯琴高娃等总被人称为“XX老师”的后缀;

一大堆最佳武术指导奖却没有影帝奖项;

在片场爱过导演瘾随意更改剧情与台词;

动不动就来段世界和平之类的大道理……

陈奕迅其实演得蛮好的,把成龙大哥贪功、好色等缺点演绎得出神入化。那段在元豹家中考验演技的桥段,把成龙亦哭亦笑的标志性表情完全复刻。也默默致敬了《喜剧之王》里周星驰与成龙斗演技那段经典。

这些其实都是善意的恶搞,以成龙的地位和气度并不会生气。因为连他自己也在《铁道飞虎》里恶搞了自己的DUANG、爱讲大道理、和房祖名的父子相,以及“一条大路呦通呀通我家”等等。

但后面的这些似乎就多少有些恶意了:

比如暗示成龙没有真功夫,只会花拳绣腿;

拿成龙特技镜头从不用替身的敬业精神开玩笑;

暗讽成龙招牌式的片尾NG镜头有故意作秀的成分;

拿成龙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开涮……

按说这些都是成龙引以为傲的优点,他本人也非常看重,观众也多予认同与尊敬,这样恶搞似乎有些过火。换了谁也许都得急。

然而成龙大哥却并没有因此炮轰该片,为什么?!

熟悉90年代港片的老牌影迷其实都心中有数,这本来就是港片的一大特色。

早在1995年由王晶执导、李连杰主演的《鼠胆龙威》里,张学友(Jacky)扮演的武打明星龙威便是明显指向了成龙(Jackie),还顺便把成龙的老爸与经纪人陈自强也恶搞了一遍。

而在那个港片黄金年代里,以王晶、刘镇伟、周星驰为首的无厘头喜剧派或是相互戏弄,或是将矛头对准王家卫、陈可辛这种文艺片大咖,这种情况也是司空见惯。

可是成龙生气了么?王家卫恼怒了么?

是因为生活中成龙和张学友、陈奕迅、王晶等人关系甚好所以放任他们恶意嘲讽自己么?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归功于港片一贯的娱乐精神与创新思维。

敢于拿同行开玩笑,乐于被别人拿来开涮,拥有极高自嘲精神的香港电影人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港式喜剧风格。谷德昭算是正宗的传人,虽然近些年来烂片不断,但勇于传承,这一点仍是值得肯定的。而成龙等港星的这种包容与大度则更显弥足珍贵。

放眼世界影坛,除了好莱坞、香港与法国这三个曾经盛产喜剧的地域,其他国度的影视圈里很难看到这种光明正大的互讽与恶搞。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为了票房与奖项而互相撕逼与诋毁,不是你明着污蔑我,便是我暗地算计你。

你能想象陈凯歌被人开玩笑还不生气的样子么?你能想象有人敢于恶搞陈道明与斯琴高娃老师么?充其量也就是拿黄渤的长相抖抖包袱,这已经是极限了。

本片致敬港片的梗儿还远不止这些。港剧迷看到许绍雄便大呼“欢喜哥”,却罕有人记得经典港片里的“黄启发”,看到他爬楼我就止不住想笑。而这一类的梗儿的确需要资深港片迷才能心领神会,就像大部分观众对《港囧》里的隐藏彩蛋并不感冒,但港片迷却乐在其中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想说尽管《卧底巨星》算不上一部好电影,但其中所蕴含的闪光点仍然值得尊敬,那便是敢于自嘲舍我其谁的港片娱乐精神。

既然成龙大哥看了都不生气,我们不妨也对影片包容与大度一些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