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开化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充七普人口比重表格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开化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开化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开化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乡镇人民政府,芹阳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开化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县政府研究通过,现予印发。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开化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 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和优质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7年,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完成总投资29亿元以上的重大公共服务项目,落地一批民生实事工程,建立以“浙里公共服务在线”优化公共服务配置的体制机制,全面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着力开创公共服务“七优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

表 开化县公共服务“七优享”五年目标

领 域

序 号

指   标

2023年

2027年

幼 有 善 育

1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3.80

5.50

2

普惠托位占比(%)

85

85

3

0—3岁儿童发育监测筛查率(%)

93

98

学 有 优 教

4

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督导评估率(%)

100

100

5

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评估率(%)

0

100

6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约65

约70

劳 有 所 得

7

城镇调查失业率(%)

5%以内

5%以内

8

欠薪线索动态化解率(%)

春节前

100%清零

春节前

100%清零

9

技能人才数量(万人次)

4.65

5.36

病 有 良 医

10

人均预期寿命(岁)

81.11

82.70

11

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

9.45

8.50

12

“浙里惠民保”投保率(%)

80

≥70

老 有 康 养

13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人)

23

27

14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8.12

28.2

15

困难群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参保率(%)

100

100

住 有 宜 居

16

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

24.2

≥25

17

老旧小区累计加装电梯(台)

7

15

18

住宅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

85

≥85

弱 有 众 扶

19

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标准(元)

13200

15000

20

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

82

85

21

“残疾人之家”覆盖率(%)

100

100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加强优生优育服务保障,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促进儿童健康,率先构建全链条、一体化善育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1.加快健全生育服务体系。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医共体分院为基础,医共体总院为支撑的县、乡两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提升出生缺陷儿童保障水平。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母婴安全县”。到2027年,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巩固在历史低水平。

2.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5种模式为主,以家庭托育点和社区驿站为补充的“5+X”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托育服务指导体系,统筹建设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建立托育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托育机构运营过程监管,确保托育服务质量和婴幼儿安全。到2027年,建成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家,“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指导中心6家,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90%以上。

3.全面实施儿童健康促进行动。健全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儿科分级诊疗制度,加大儿科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提升儿科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医防融合,推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均等化,推进0-3岁婴幼儿发育监测筛查和干预,形成儿童保健分级诊疗新格局。实施儿童中医诊疗服务行动,将中医药融入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各个环节。到2027年,每千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生数达1.4名以上。

4.加快发展婴育数字服务。依托“浙有善育”“衢有善育”平台,加快推进婴育服务数字化应用,推进出生、儿童健康和托育服务等信息互通,推动儿童健康数据信息在各领域应用。推进“浙里办”线上办托、入托一件事应用场景,全流程为机构办托和家庭入托提供集成服务。

(二)加快实现“学有优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建设“学自开化”品牌,率先实现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1.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优质。组织实施第四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提升农村幼儿园软硬件建设水平,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实施“双减”深化行动,持续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深化“山海+城乡”共富教共体建设,丰富合作内涵,实施“县中崛起”行动计划,深度融入市“八校联盟”,推动普通高中分类特色办学。大力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一步建立布局合理、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

2.推进职业教育高层次贯通融合。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五统筹”改革,推进“匠心育人”党建品牌、“共富旅游”专业品牌、“尚美少年”德育品牌、“桃园互帮”团队品牌、“众人拾柴”服务品牌等“五专项”品牌行动,通过专业、就业、产业、创业“四业”协同,推动产城教融合发展。推进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大做精做特“旅游+”专业集群,做实做优康养休闲旅游专业,建成1个“双高”项目标志性成果。深化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中高职合作,推进旅游专业的“3+2”合作办学。

3.推进终身教育高品质普惠共享。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统筹各方资源,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健全完善以县开放大学、社区学院为龙头,以乡镇(芹阳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以村文化礼堂、社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成人教育网络体系,通过培育优质教育品牌、省现代化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省优质(示范)老年大学(学堂)创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学习品牌、特色课程、“百姓学习之星”评比活动等活动载体,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个人学习需求。

(三)加快实现“劳有所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率先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

1.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就业服务,运行好实体化“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并新建1家“零工市场”。大力推广灵活就业人员通过“智享用工”平台求职实现家门口就业。提升服务“重点群体”,促进充分就业。不断完善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到2027年,力争实现新增就业人数2.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下。

2.全力打响“浙派工匠”品牌。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万人持证技能开化”项目,每年培训持证人员达1万人次。到2027年,技能人才总量达5.36万人以上,占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7%;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98万人以上,占技能人才比重达到37%。提档升级技工学校,持续扩大生源,力争2025年创成高级技工学校。

3.高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加强欠薪源头治理,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力度,2023年力争全年欠薪总额降低30%,完成企业用工体检100家、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100名,2023年6月前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覆盖。提高基层化解能力,保证调解成功率80%以上,网络办案率4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2%以上。到2027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全面落实“三降”指标,使欠薪案件发生率、欠薪人数、欠薪数额分别下降30%以上。

(四)加快实现“病有良医”。高水平推进健康开化建设,提升医学创新和临床诊疗能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率先构建上下贯通、联动提升的医疗健康服务格局。(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1.建设县域医疗服务高地。推进实施县级医院等级创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省级县域龙头学科和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广内镜介入等微创手术和多学科诊疗(MDT)、中西医结合诊疗等模式。积极落实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县级医院年度工程实施绩效评价达良好及以上等级。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新改扩建项目。巩固县中医院三乙中医医院创建成果,培育和建设省级中医药特色专科。到2027年,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

2.提升全民医疗保障水平。落实优化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规范,推动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开展全面覆盖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工作,降低口腔种植医疗费用。积极发展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持续迭代优化产品设计。稳步推进生育医疗待遇省域内直接结算全覆盖。探索建立医疗费用零星报销“一站式”结算机制,争取省级“智能零星报销”试点。到2027年,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投保率达70%以上,异地结算医疗机构开通率达到70%,生育医疗费用省域内直接结算率达到90%以上。

3.树立健康城市建设优秀样板。完善慢性病早筛早诊早治制度,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全周期管理,持续推进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优化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服务,加强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促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服药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进一步提高,遏制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增长趋势。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和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筛查干预。2023年-2027年,每年免费健康体检6.9万人次以上。

4.打造全民健身运动城市品牌。实施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普惠工程,丰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合理布局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农村全民健身广场等多类型体育健身设施。大力推进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环浙步道和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助力打造“运动浙江”品牌。大力推进县公共体育“一场两馆”建设。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到2027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5㎡,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高质量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

5.优化数字健康服务。加快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规范有序上云,迭代升级浙医互认、智慧急救、衢有善育、数智病理等数字化应用。构建线上预约、在线诊疗、线下护理、药品配送、医保结算等全流程闭环服务。加快部署县域医共体应用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推广辅助诊断技术、常态化“云诊室”。到2027年,数字健康重点应用年服务人次达18万以上。

(五)加快实现“老有康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全覆盖、多层次、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打造“颐养开化”样板。(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1.加大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动实现全县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加快推进五大片区乡镇敬老院和县福利院改造提升项目,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建设一批特色型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改造提升一批示范型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家庭照护者培训力度,落实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提升养老服务业工作人员水平。到2027年,新增机构床位1000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 65% ,新增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3家以上,改造提升35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护理员持证人数达到27人。

2.健全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完善类型多样、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提高村(社区)助餐服务覆盖率,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以村社食堂+农田菜园、中央厨房+流动餐车、养老机构+居家服务、民宿、农家乐+上门服务、餐饮企业+志愿服务、家庭餐桌+邻里互助等形式,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到2027年,助餐送餐服务覆盖85%以上村(社区),大中型养老机构“阳光厨房”全覆盖。

3.深化医养康养结合。加强医养康养融合,加快养老机构失智失能照护专区建设,推动康养联合体建设提升机构康养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康复护理进社区、进家庭,落实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全县95%以上为老服务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规范人民医院老年科门诊、病房建设,中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5%以上,到2027年至少1家县级医院建有安宁疗护病区,康养联合体实现乡镇全覆盖,每万老年人口拥有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达到20张。

4.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积极推动企业年金发展,不断扩大覆盖面。促进和规范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理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拓宽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按年龄段逐步提高高龄津贴。到2027年,根据省市要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六)加快实现“住有宜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住房品质和安全,率先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1.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保基本和促发展并举,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2023年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到24.2%,到2027年实现我县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25%以上,对低收入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让更多的人民享受住房保障,减轻人民群众住房困难和租房的经济压力。

2.持续提升住房居住品质。着力提升居住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居住品质和幸福指数。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改造停车位、完善无障碍和适老适幼设施,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绿化景观提升和外墙保温改造等措施,使老城区居民住房条件、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方便了群众生活,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2023年,实现老旧小区累计加装电梯7台,到2027年实现加装15台,逐渐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

3.全面提升城乡房屋安全。着力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全面推进城镇危旧房屋的巡查、解危工作,2023年完成城镇危旧房三年解危行动任务,到2027年实现危旧房屋动态清零。

4.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价格稳定、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住房市场体系。

(七)加快实现“弱有众扶”。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加快构建新型慈善体系,率先建成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1.持续提高救助兜底保障水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增长幅度不低于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将低保边缘家庭人均月收入认定标准放宽至低保标准的2倍(最高不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全面落实。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充分利用临时救助备用金,增强应对突发困难的及时性、有效性。到2027年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标准达到15000元。

2.不断完善社会救助长效机制。优化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推进社会救助数据共享和应用。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困难群体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健全救助对象、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探访关爱机制,实现救助帮扶及时有效。健全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畅通医保信息共享渠道,充分发挥“主动发现、精准识别、保障兜底”功能,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巩固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和医疗救助政策落实两个100%。健全诚信评价机制,加强救助对象信用信息管理和诚信教育,实现失信惩戒、守信奖励。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明确尽职标准和免责条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到2027年救助家庭探访关爱率、“幸福清单”送达率保持100%,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85%。

3.加快构建多元帮扶治理格局。积极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有效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探索发布企业参与社会救助、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培育发展相关社会企业。鼓励开展慈善公益捐赠,大力发展社会救助领域志愿服务,激发“五社”联动活力,营造村(社区)“邻里救”氛围。健全慈善褒奖制度,构建慈善表彰体系,提升慈善基地服务功能,持续推动慈善信托发展,实现救助需求与慈善资源有效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善居工程”,积极培育公益品牌项目。到2027年慈善组织数量达到12家以上,累计实施公益帮扶项目20个以上,累计实施“善居工程”150户以上。

4.推进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推进县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规范化建设,依托“浙有众扶”应用实现社会救助线上线下高效联动,促进困难群众需求端和救助资源供给端有效链接。不断完善服务项目和内容,建立社会救助服务清单,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社会救助服务。到2027年社会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达到18项。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项目支撑。坚持全县“一盘棋”,形成公共服务重大项目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合力推进公共服务重大项目提质增效。强化项目推进的协调督导,建立分领域、分单位、分层级的多维晾晒机制,加快项目建设,提速有效投资。

(二)强化民生实事。坚持公共服务优质普惠共享和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能多则多的民生实事建设原则,以县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为切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

(三)强化数字赋能。综合集成数字化改革成果,汇聚整合数据资源,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七优享”综合集成应用,实现重大项目和重大任务实时感知、全量监测、精准评价、全域在线,为制定完善政策、优化公共服务和要素配置提供有力支撑。

(四)强化机制保障。县政府成立开化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工作专班,负责总体统筹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七大领域牵头部门制定分领域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清单,落实工作任务。开展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季度调度、分年度评价和分领域评价,进行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无感监测。加强激励推广、考评督导,及时挖掘各单位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的典型做法和创新实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