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276亿元!银行背后的万亿金融巨鳄,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融证券股价走势图片 巨亏276亿元!银行背后的万亿金融巨鳄,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巨亏276亿元!银行背后的万亿金融巨鳄,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2023-03-23 06: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没想到,专门帮银行处理坏账的中国华融,有一天竟把自己活成了“坏账”。

预亏276亿元

3月19日晚间,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华融”公布了2022年的业绩预告:

“经初步测算,本集团2022年度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预计为276亿元左右。”

这也是中国华融加入中信集团后,首份年度成绩单,相较2021年再度由盈转亏。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达人民币15684.22亿元,2021年实现收入总额人民币930.67亿元,净利润19.86亿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利润3.78亿元。

关于亏损的原因,中国华融大概描述了以下几点:

1、持有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录得较大浮亏;

2、优化调整业务布局,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规模及收入阶段性减少;

3、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增加确认信用减值损失。

总结成一句话,都是“前朝”留下的“锅”。

事实上,别看如今这亏损数字惊人,但和之前比起来,那也是小巫见大巫。

2021年8月,当中国华融披露2020年年报时,着实吓了众人一跳:全年巨亏1029亿!相当于每天亏损2.8亿,创下了中国历史上企业年度亏损之最……

银行背后的金融巨鳄

所以中国华融究竟是出了什么事呢?

俗话说,如今有多惨,就能衬托出当初有多牛。

中国华融,国内昔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干的可是最高端的业务——帮银行“擦屁股”。

哪里有银行坏账,哪里就有中国华融,保证用最小的代价,帮银行把债讨回来。

后来银行坏账收的差不多了,国内金融体系越来越稳定,完成任务的中国华融便开始转型,证券投资、信托、银行、保险等领域几乎全部涉猎。

慢慢的,中国华融成长为集各类金融牌照于一身的金融集团,资产规模一度高达上万亿。

但是就在这时候,赖小民出现了!

关于这个人,相信大家应该至少是略有耳闻吧?

自从他当上董事长后,中国华融便成了他“以权谋私”的工具,专门高价收购那些几乎没有价值的空壳公司,在交易背后“私相授受”,将高额利益揣进自己腰包。

到头来,为处理坏账而生的中国华融,反倒是自己积累了一身的坏账。

数据显示,中国华融仅在2020年便一次性计提了1077.55亿元的资产减值,活生生地被搞成了“不良资产”。

于是在2018年,赖小民被带走了,下场反正是最惨的那种,而此时中国华融已经是千疮百孔。

“白衣骑士”中信集团

关键时刻,是中信集团拉了中国华融一把。

3月7日,中国华融发布公告,财政部与中信集团已完成权益变动的相关过户登记手续,本次权益变动后,财政部持股比例降至24.76%,而中信集团持股比例达到26.46%,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本次权益变动后,公司仍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中信集团就表示出了入主的意向。2022年3月28日,中国华融公告披露,财政部拟将持有的公司24.07亿股内资股向中信集团增资。

随着中信集团的入主,一番整顿在所难免,所以别看中国华融去年预亏276亿元,但往好的方面看,也夯实了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的财务基础。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相关金融牌照的转让,具体包括:

华融交易中心授让给了银登中心;

华融消费金融被宁波银行摘得;

华融证券被国新资本拍下,目前已更名为“国新证券”;

华融湘江银行则被湖南国资“财信金控”和“中央汇金”联手拿下;

华融信托也转让给了信保基金……

5笔交易合计为中国华融“回收”了约304.8亿元。

处理完这些牌照后,中国华融将彻底回归“处置不良资产”的老主业。

按照中国华融自己的说法,就是未来分三步走,力争一年走上正轨、三年质效显著提升、五年成为行业标杆。

也希望中国华融能在中信集团的麾下重振雄风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