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十字钢板接头 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4-05-20 23: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地铁作为当前国内运营线路里程数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新建地铁车站所处施工环境更加复杂,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不断增加,地下连续墙由于刚度大、防渗性能好等特点,成为基坑围护结构的首选类型。

2、依据现场施工经验,目前地下连续墙槽段接头多采用十字钢板形式,在槽段浇筑时外侧设置反力箱,待地下连续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将反力箱引拔,若反力箱深度太大,巨大的顶拔反力易造成导墙破裂,影响成槽质量,同时,反力箱易与绕流的混凝土固结而无法起拔,需严格控制松动和引拔反力箱的时机,保证起拔顺利,所以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优化是保证施工工效和施工质量的关键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要解决常规的地下连续墙十字钢板接头工艺中,反力箱顶拔困难和无法快速吊装沉放入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所优化的接头工艺既能合理控制顶拔反力箱的时机,亦可压缩吊装沉放反力箱入槽的时间,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2、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首先,成槽机根据邻接槽段宽度及深度范围形成抓槽段,履带吊通过已浇筑槽段引拔十字钢板接头端两侧每榀第一节反力箱并吊运至抓槽段临时安置,已引拔松动的每榀第二节反力箱暂留置在已浇筑槽段,待拟施工槽段完成钢筋笼吊装后,将每榀第一节反力箱与每榀第二节反力箱于拟施工槽段中最终完成拼接。

4、进一步,所述吊装反力箱根据索具重量、反力箱重量及履带吊自重进行相应吊装验算,根据地连墙深度及施工经验进行配置,0~40m以内按整节吊运,40~70m分两节吊运。

5、进一步,所述的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

6、(1)开挖位于邻接槽段端部的下一槽段,根据槽段宽度进行第一次抓槽作为反力箱临时安置处;

7、(2)将已浇筑完成槽段十字钢板接头处设置的两榀对称反力箱引拔,预拔时间需于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正式顶拔时间定于混凝土终凝前,终凝后再逐节拔出反力箱;

8、(3)将已浇筑完成槽段的两榀反力箱吊入预抓槽槽段,在上部扁担孔内插入铁扁担使第一节反力箱置于导墙顶升架上;

9、(4)拟施工槽段墙端吊运所述槽段临时安置的第一节反力箱,并将原浇筑槽段的第二节反力箱吊出,使得第二节反力箱同第一节反力箱进行拼接,拼接稳定后拔出插在反力箱内的铁销,履带吊松钩反力箱,循环该工序流程,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发明解决了常规的地下连续墙十字钢板接头工艺中,反力箱顶拔困难和无法快速吊装沉放入槽,进而影响施工工效及质量的问题,所优化的接头工艺既能合理控制顶拔反力箱的时机,亦可压缩吊装沉放反力箱入槽的时间。

12、在施工中一次性到位,综合考虑水下混凝土初凝时间和顶拔设备的功率大小,简化了施工流程,减少了施工程序和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成槽机根据邻接槽段宽度及深度范围形成抓槽段,履带吊通过已浇筑槽段引拔十字钢板接头端两侧每榀第一节反力箱并吊运至抓槽段临时安置,已引拔松动的每榀第二节反力箱暂留置在已浇筑槽段,待拟施工槽段完成钢筋笼吊装后,将每榀第一节反力箱与每榀第二节反力箱于拟施工槽段中最终完成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装反力箱根据索具重量、反力箱重量及履带吊自重进行相应吊装验算,根据地连墙深度及施工经验进行配置,0~40m以内按整节吊运,40~70m分两节吊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十字钢板接头工艺的反力箱快速施工方法,首先,成槽机根据邻接槽段宽度及深度范围形成抓槽段,履带吊通过已浇筑槽段引拔十字钢板接头端两侧每榀第一节反力箱并吊运至抓槽段临时安置,已引拔松动的每榀第二节反力箱暂留置在已浇筑槽段,待拟施工槽段完成钢筋笼吊装后,将每榀第一节反力箱与每榀第二节反力箱于拟施工槽段中最终完成拼接。本发明解决了常规的地下连续墙十字钢板接头工艺中,反力箱顶拔困难和无法快速吊装沉放入槽的问题,所优化的接头工艺既能合理控制顶拔反力箱的时机,亦可压缩吊装沉放反力箱入槽的时间,综合考虑水下混凝土初凝时间和顶拔设备的功率大小,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彬,郑憧,李煜峰,罗云峰,李吉勇,蔡素素,陈志强,高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1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