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医学高峰,积极服务社会,他们获得第十一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荣誉称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十大丝袜品牌 勇攀医学高峰,积极服务社会,他们获得第十一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荣誉称号

勇攀医学高峰,积极服务社会,他们获得第十一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荣誉称号

2023-07-03 2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荣誉设立于2001年,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选树优秀医务青年榜样,打造复旦医务青年品牌,鼓励医务青年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力争上游。

近日,第十一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终审举行。各位候选人展现出复旦医务青年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和风貌,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出勇攀医学高峰、探索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服务社会的风采。

最终10位候选人成为第十一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位候选人为提名奖获得者。

第十一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获奖者

        第十一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提名奖获得者

让我们一睹第十一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获奖者的风采!

杨达伟 

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研究员、主治医师

上下求索为健康,教学相长向未来

男,1985年12月生,群众,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呼吸物联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物联网医学研究室副主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预防、筛查和早期检测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与分型研究、肺癌早期诊断和防治策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在国内首先开设元宇宙医学课程。

杨达伟是一位在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和肺癌早期综合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医生。通过近 10 年的工作积累,他建立了适合中国人群的早期肺癌联合影像与液体活检诊断模型;开发了“LCBP 肺癌风险预测模型”,充分挖掘诊断数据价值,运用多学科联合诊疗的理念,是全球第一个联合患者高危因素、CT 影像信息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综合建立的,且基于中国人群开发的模型。运用 LCBP 对肺结节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其敏感性达 94.6%,特异性可达 94.2%,获得世界卫生组织亚太“五大肺病”最佳实践模型,并且已经覆盖到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中 900 余家肺结节诊治分中心,进行应用和推广。

江立波

中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男,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会员,华人骨研会终身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委员会基础学组常委等。主要研究脊柱转移性肿瘤,骨缺损修复与新型生物材料研发。围绕丝蛋白水凝胶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3篇。研发可降解生物螺钉和融合器,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3项并转化1项。曾担任厦门援护抗疫医疗队成员,在老年医学中心新冠定点医院工作50余天。

江立波以临床一线亟待解答的科学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固定和修复临界尺寸骨缺损的研究。他的研究基于丝蛋白的β-折叠晶区大小及分布的调控,创新性地制备了一系列高强度、降解可控、可注射和粘附、可导电和仿生天然骨结构的丝蛋白水凝胶。这项工作首次利用骨骼自身承受的机械载荷转化为生物电刺激,从而促进干细胞归巢,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维持成骨/破骨平衡和促进骨组织中神经生长等途径协同重塑骨微环境,从而促进骨缺损修复。基于此,课题组首次制备合成了由聚乳酸和β‑磷酸三钙组成的高强度可降解锁定颈椎融合器,发明专利已经成功转让,目前处于临床前期。

冯陈陈

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医疗、共情扶患

男,1986年5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华山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导。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上海市卫健委科普专家库成员、九三学社复旦大学委员、欧美同学会上海医学院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肾癌及肾上腺皮质癌肿瘤内微生物,构建了两种癌症的“微生物生物标记物”模型,揭示了肿瘤内微生物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重要作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

冯陈陈是一位在泌尿外科领域备受认可的临床医生,致力于研究上尿路泌尿上皮癌。他与团队率先发现了预测术后膀胱内肿瘤复发的全新标记物,这项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并被欧洲泌尿外科指南引用,影响了全球对该类疾病的诊疗。他的研究领域除了临床外科医学外,还包括肾癌及肾上腺皮质癌的基础科研。他带领团队与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合作,开创性地提出了肾癌及肾上腺皮质癌“微生物组”概念,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吴昊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恪尽职守,以心换心

女,1987年1月生,中共党员,华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从事皮肤科工作十余年,聚焦狼疮脑病中枢发病机制,结合临床队列和生物信息学探索和验证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微环境在狼疮脑病临床分型、预后及精准治疗研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专业论文15篇,其中中科院1区7篇。以第一/主要发明人成功转化7项成果包括授权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

吴昊从事皮肤科工作十余年,致力于研究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擅长光电注射治疗。在临床服务中,她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保持着良好的医德医风。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她深刻认识到“临床需求驱动科研”的重要性,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特异性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研究平台的建设,为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断提出了创新的手段,对提高狼疮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赵婧

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不忘初心,追光前行

女,1987年2月生,中共党员,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秘书、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屈光学组委员、克卿书院导师。临床带教本科生、研究生等超400人次,培养或协助培养博士及硕士12人,作为亚太全飞秒讲师团授课老师授课60余次,带教全国各地屈光手术医技护人员累计500人次以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4篇,被欧洲“Expertscape”机构评为2013-2023年全球角膜激光手术领域专家第20名(国内第3),主编专著1本,副主编专业及科普书籍5本,并致力于各类科普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赵婧十多年来一直聚焦于近视防治领域,在医教研及科普公益等各方面表现优秀,取得了优异成绩。临床上,她完成眼科、专科门诊量平均1.1万人次/年,独立开展近视手术和眼科门诊小手术平均700台/年。科研方面,她聚焦近视激光微创矫治技术和角膜基质透镜保存与再利用研究,为近视及角膜营养不良、圆锥角膜等患者重获视觉光明不懈坚持钻研。教学方面,她临床带教本科生、研究生等超 400 人次,作为亚太全飞秒讲师团授课老师授课 60 余次,带教全国各地屈光手术医技护人员累计 500 人次以上。除此外,她还参加志愿科普公益活动及线上直播等 30 余次,累计超 200 万人次关注,负责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儿童眼健康公益项目,开展眼健康筛查工作等。

马丁

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

勤学如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男,1991年2月生,中共党员,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致力于乳腺癌的临床诊疗及转化研究,聚焦乳腺癌临床诊疗的难点——三阴性乳腺癌,以“中国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异质性与治疗新策略”为主线开展了系列研究,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J Natl Cancer Inst,Cancer Cell,Cel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著13篇,被引8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入选上海市级人才计划,获评2022年肿瘤医院优秀员工。

马丁是一位有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坚定信念的临床一线医生。他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准则,从业以来无纠纷、投诉及医疗事故。担任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秘书,为医疗事业奉献可贵的青年力量。同时,在科研创新上,他聚焦乳腺癌临床诊疗的难点——三阴性乳腺癌,以“中国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异质性与治疗新策略”为主线,从患者遗传背景和肿瘤分子特征两个角度开展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并建立和推广了精准治疗新策略。

张舒

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实验室副研究员

脚踏实地,努力奋进

女,1986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组学技术筛选和确认肿瘤的糖蛋白质标志物及其在医学大数据、疾病风险模型和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各级课题9项。入选上海市级人才计划。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篇,第一发明人4项国家发明专利转让企业。

张舒长期关注糖蛋白质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与转化应用,围绕肝癌的糖蛋白质标志物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她利用组学技术,发现肝癌中糖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研究肝癌中糖蛋白质变化的酶学机理,并利用前期发现糖蛋白质的蛋白表达和糖型表达,研制开发用于肝癌诊断的糖蛋白质试剂盒。除了深耕于科研领域,张舒也积极发挥青年的引领作用,参与指导多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术研究,助推更多医学青年走好赴往祖国建设的青春之路。

吕天婵

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副护士长

越努力,越幸运

女,1988年1月生,群众,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副护士长。担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联盟新生儿亚组秘书、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家庭健康管理与智能照护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护理学组副组长、海医会新生儿护理学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护理、早产儿经口喂养。主持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各级课题4项,参与上海市科委等课题4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论文十余篇。参编《实用新生儿护理学》、《新生儿稳定转运手册》等书籍。入选上海市级人才计划。

吕天婵充分掌握新生儿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各种疾病的护理,包括NIDCAP、精细化护理理念和急救复苏技术、营养喂养技术等各种先进的护理技术。作为科室的带教护士,她能够出色完成本院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生的培训等工作;作为护理管理者,她能够辅佐护士长完成科室的各项管理工作。在临床上,她也逐渐发展了自己的专科方向,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将口腔运动干预方案纳入到护理常规中,对喂养困难的早产儿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早产儿预后。她也参与护理部特色项目“进修护士专科培养”的部分培训工作。

王娜

妇产科医院高级实践营养专科护士

心有所信,砥砺前行

女,1988年3月生,中共党员,妇产科医院高级实践营养专科护士。入选上海市级人才计划。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上海市卫健委项目、复旦大学及妇产科医院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瑞合作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围孕期膳食营养和健康促进。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篇,参加国际大会发言3次。连续数年承担本科生教学授课及复旦大学护理/助产本科和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受邀参加国家卫健委2021-2022“一带一路”项目授课。

王娜长期致力于孕期营养管理和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新方法、建功新征程。她在上海市率先创建和拓展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实践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开展妊娠期贫血、高脂血症、孕期肥胖等营养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和管理,与营养专科学组管理妊娠糖尿病孕产妇6000人次/年;并建立孕产和妊娠期糖尿病队列,在临床基础上,在特定人群研究多因多果,并为妊娠期糖尿病产后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吴之源

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分子组组长 

精准检验,走向卓越

男,1988年1月生,群众,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分子组组长,助理研究员。担任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年教师科创联盟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分子标志物与个体化诊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项,上海市科委等各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吴之源筹建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的肿瘤二代测序分子诊断平台,开展围绕分子检测分型的多学科、全流程肿瘤综合预防与治疗模式,目前已经完成2000余例肿瘤患者的分子诊断及风险人群健康筛查。健康中国在前进,科学普及须行动,吴之源还积极投身科普事业,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科普“如何配合进行有效的核酸检测采样”、“如何读懂血常规检验报告”等检验医学相关知识,用基层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让曾经陌生神秘的化验报告成为人人能读能懂的健康红绿灯,全网播放量超过10万次。在科研工作方面,他阐明了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急性白血病转化机制,为 MPN 病人的精准干预提供靶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