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扇名家排行 非遗技艺

非遗技艺

#非遗技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唐寅留下的扇面(图源:姑苏好时光)

由于文人雅士参与,在扇骨上雕刻书法、篆刻、图案等,不仅促进扇骨制作技艺,也提升了扇子的艺术价值——雕工的精微与细致,体现了扇子的雅致与品位,与扇面艺术相得益彰,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苏扇(图源:守望与传承)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电扇和空调的出现使扇子的重要性急剧下降。晚清民国时期仅上海一地苏州扇庄及经营苏州扇面扇骨的文玩店就达上百家,只剩下王星记和朵云轩两处。苏州本地制扇艺人仅剩三四人,有些工艺已濒于失传。

制扇技艺工艺特色

苏州一向有制扇传统。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同称为“苏州雅扇”。

檀香扇就是从折扇发展来的,以檀香制扇,散发出天然香味。采用拉花”、“烫花”、“雕花”、“画花”工艺,扇面上绘上山水花鸟景色,休闲雅致。

▲檀香扇(图源:姑苏好时光)

绢宫扇,主要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腰圆形等形状,绘以山水、花鸟、人物等画,也题有名人诗句,古色古香,极具观赏性。

▲绢宫扇,盛春《凤梧牡丹》(图源:姑苏好时光)

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工艺。它们把吴地的山山水水、花鸟人物浓缩绘描,其精湛的手艺本身就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

▲团扇,盛春,电视剧中高贵妃手持(图源:姑苏好时光)

制扇技艺工艺流程

苏州折扇扇骨材料十分讲究,取材以竹为主,兼及象牙、玳瑁、紫檀、乌木等。

▲折扇(图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制扇所用工具(图源:浙江鄣吴)

扇骨制作关键是精工与细作,南方多采用竹为扇骨材质,要经过选、煮、晒、劈、成型、烘烤等一系列工艺,通过抛光、打磨技艺,体现材质光色之美。

▲选大料(图源:用艺)

▲下料(图源:用艺)

▲削边(图源:用艺)

▲打眼(图源:用艺)

▲大骨打磨(图源:用艺)

▲挖骨(图源:用艺)

▲搒大骨(图源:用艺)

▲小骨配色(图源:用艺)

▲挫头(图源:用艺)

▲小骨刮篾(图源:用艺)

▲抛光(图源:用艺)

▲粘扇面(图源:用艺)

制扇艺人再在竹骨上运用磨、漆、雕、嵌和采用浅刻、深刻等技巧,雕上花、鸟、虫、草、山水、人物、博古、仙女、钱币、钟鼎篆隶和诗词歌赋,再加上名画印章,来美饰扇骨。

苏州雅扇不仅实用性较强,还是一种与诗词、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紧密结合的艺术品,可谓是实用观赏两不误!

▲苏扇(图源:姑苏好时光)

2006年5月20日,制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徐义林,男,江苏苏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江南扇王”的美誉。

▲徐义林大师(图源:浙江鄣吴)

徐义林大师1933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5岁就被父亲送到古城一家胡汉东扇庄学艺,胡师傅常对他说:“带你到世上的是父母,给你饭碗的是师傅。”当时他就牢记师傅教诲,下决心学好手艺。

于是经过多年勤学苦练和对制扇骨手艺的领悟,把一些关键活如打磨、雕刻、镶嵌等特殊高招也掌握了,技艺日趋成熟,连师傅也高看他了。1954年公私合营,政府将10多家私人扇庄合并成立了苏州扇厂,他也成了一名制扇技师。

▲徐义林大师正在制作扇骨(图源:浙江鄣吴)

上世纪80年代,苏州扇厂恢复生产,徐老因技艺过人被调入设计室,专门从事工艺扇的打样、研制与创新。徐老从传统中吸取营养。

根据折扇中最典型的圆头、燕尾方和方根这3种基本形状大胆创新,演化出了金鱼、花瓶、半圆、月牙、警方、玉兰、双瓶、马牙琴、古方拱轮、直肩直方等数十种形状各异的扇骨,并把150多种造型。

▲徐义林大师制作的双排茄头挫骨玉竹9.5寸18挡折扇(图源:爱尚三里屯)

▲徐义林大师制作的湘妃竹八卦头折扇(图源:爱尚三里屯)

除扇骨之外,他又想起了以前曾听师傅提起过民国时,有手工艺人做出了“闷钉”的折扇。一般来说,折扇的牛角钉都露在外面,闷钉就是藏在里面。可是谁也没见过闷钉,他就自己研究,反复试验了许多次,做坏了好些扇子,终于做成了“闷钉”。

▲ 徐义林 玉竹古方扇(图源:非遗大数据平台)

为了将这些技艺保留下来,他还精心把每一种扇骨造型绘制下来,制作成了扇谱,他说这样,后人只要看到扇谱就会做了,苏扇的技艺就不会失传。

▲徐义林大师(图源:浙江鄣吴)

2006年,他成为唯一一个苏式折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荣誉奖杯(图源:苏州市非遗办)

徐义林大师不但制扇技艺高超,而且还是修复古旧扇骨的行家,数十年来,经他研配修复的各类扇骨已达10万之多,无论品种数量,还是质量品位在江南无人能比。

2020年,徐义林大师因病辞世。

▲徐义林大师(图源:苏州市非遗办)

令人欣慰的是,小儿子徐家东已经全面地继承了他的手艺,这门制扇绝技终于后继有人!

-END-

编辑:肖晓 排版:张小糖 审核:邹深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匠人百科、编辑砖桥、新民日报

图片来源:姑苏好时光、守望与传承、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浙江鄣吴、苏州市非遗办、爱尚三里屯、非遗大数据平台、用艺(特此感谢图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