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为“紫霞仙子”写的草书,凝结了他一生的精华,《自叙帖》远比不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恋草 怀素为“紫霞仙子”写的草书,凝结了他一生的精华,《自叙帖》远比不过!

怀素为“紫霞仙子”写的草书,凝结了他一生的精华,《自叙帖》远比不过!

2023-04-21 14: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书法家的书法创作一般来说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博采,也就是广泛涉猎,学习诸家法帖,为自己的创作打基础,对于怀素来说,这一个阶段的代表作是《论书帖》。

第二个阶段是沉淀积累阶段,这个时候学书者开始自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个性;这第二个阶段,怀素的代表作是《自叙帖》。

《自叙帖》被认为是怀素最好的作品,这也是他知名度最高的一件作品,但事实并非如此,怀素还有第三个阶段,那就是通会阶段,也就是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所说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这时书法家的创作完全进入化境,无论怎么写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是所有书法家都能实现的。在这个阶段,他的代表作就是《圣母帖》。

历代书家对这件作品的赏鉴和评价,比对《自叙帖》的还要高。比如清代书法家梁巘评价此作:“圆浑古茂,多带章草,是其晚年笔,较《自叙帖》更佳,盖《自叙》犹极力纵横,而此则浑古自然矣。怀素《圣母》乃帖中之最佳者。”

《圣母帖》是怀素游历东陵时(今江苏省扬州市),听闻晋代杜、康二仙女升天,护佑江淮百姓的故事,有感于斯,怀着虔诚的心情写下的。

这个姓康的仙女,就是侍奉东陵圣母的康紫霞。当时是唐代贞元九年(793年),已经是怀素完成《自叙帖》后的第十七年。

我们常用“惊蛇入草”来形容怀素的书法书写迅疾、点画细瘦的特征,但是这件《圣母帖》却并非是如此。

在这件作品中,怀素进一步吸收了王献之“破体书”的结字,以及他雄健的书风,又融合了张旭的肥笔和汉代草隶之笔,让作品的点画更加圆融稳健。

《圣母帖》向我们呈现的是怀素“复归平淡”的状态,它的文字少带字与字之间的牵连,并非是疾风骤雨式的,同时文字点画也更加凝练简约。能在此作中见出温润圆融的意态,证明怀素这时是真正做到了“直入魏晋”。

书法学习就应该取法乎上。《圣母帖》是集合了怀素一生书法精华的作品,像这样的作品不论是从法度,还是从气度上来说,都要远胜后世书法家。像这样的作品,拿出来常常观摩,也能提高我们的审美眼光。

我们采用进口微喷技术,将这件《圣母帖》进行了1:1纳米级的复刻,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