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案 (表格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案 (表格式)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案 (表格式)

2024-01-07 14: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工业制法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气的相关知识网络的整理和构建,养成分析和归纳能力。2、通过有关图示,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2、了解化学与我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形成热爱化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教学难点】混合气体“除杂”与“检验”的一般思路。【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 入 播放“乌鲁木齐地区‘煤改气’,惠及百姓天更蓝”视频。 阅读资料,提取信息。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复习兴趣。思 维 探 究 引导思考: 问题1,二氧化硫产生的原因 问题2,硫如何转变为二氧化硫 阅读资料: 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 (?) 硫 二氧化硫 思考物质的转化途径: 硫+氧气 二氧化硫 质量守恒之元素守恒的实际运用。创设 情境 这里提及的氧气正是第二单元的核心物质,那么关于氧气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自由发言过 渡 如果你想研究一种物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从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入手,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活 动 一 氧 气 性 质 , 我 知 道 活动一:氧气性质我知道 问题1 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单质,化学式为O ,正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空气密度为1.293g/L),它不易溶于水,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储存在蓝色的钢瓶中。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医疗急救时,需要用纯氧;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问题2 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请将下列物质与它在氧气中燃烧现象连接。 【想一想】除了以上物质和氧气发生反应,你还知道哪些和氧气 发生反应的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小结】氧气与哪些物质可以反应 独立完成, 总结: 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小组讨论】 总结出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导】 引导学生进行归类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类别。 体现其氧化性。 让学生了解每个化学反应的变化特征,联想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之后总结性质做铺垫。活 动 二 制 取 氧 气 , 我 能 行 活动二: 制取氧气,我能行 【说一说】联系你所学的知识,列举你所知道能生成氧气的反应。 【理一理】药品选择考虑的因素 【选一选】 问题1:请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你熟悉的气体,写出反应方程式。 【讨论】根据反应原理,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 1、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决定) 2、收集装置(由生成气体的性质决定) 问题2:依据你选择的药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该气体的装置。 【小组讨论】 电解水,氧化汞分解生成氧气,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氯酸钾制氧气,二氧化锰制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 【分组汇报】 引导得出结论:成本低廉、反应速率适中、操作简单方便、制取气体纯净、对环境无污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原理: 完成学案,进行展示。 【小组讨论】 完成内容: 可能有的组合: 药品: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发生装置:①②⑨ 收集装置:③⑤⑧ 或 ③④⑤⑩、 2、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发生装置:①②⑥⑦ 收集装置:③⑤⑧ 或 ③④⑤⑩ 渗透:制氧气的原料需要氧。 组内交流,同伴互助。 组际交流,完善思路。 复习中考要点。 落实选择装置的原则,巩固基础。【总结】 归纳总结【评一评】某同学和其他同学讨论设计了四套实验室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你予以评价 问题3:检验氧气的方法?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氧气的方法? (强调:操作-现象-结论) 【讨论交流】 1、装置简单 2、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3、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回答: 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复燃,则是氧气。 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满。 通过复习、比较,使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完整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拔 高 练 习 【练一练】 问题1: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 H2C2O4===CO2↑+CO↑+H2O,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发生装置应选 ;收集装置应选 (填字母)。 问题2:用该方法制取的一氧化碳符合实验室要求吗?混有哪些杂质气体呢? 【知识补充】 干燥装置:实验室常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气体(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净化装置: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问题3: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正确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 【小结1】要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应添加哪些装置 问题4 如何知道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已经除尽? 【知识补充】 检验装置: 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检验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用装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检验是否还有水。 问题5: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并检验已经除尽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 【小结2】检验水是否除尽,放在除杂最后一步。 【中考链接】 (2014·乌鲁木齐)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1)(i)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ii)若用装置B、D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i)用装置C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大,此外该气体还应该具备的性质是 。(2)(i)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推测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有关。 (ii)铜锈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是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证明铜锈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一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为 (填字母编号)。 (iii)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 思考,独立完成 对已有知识进行提炼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新信息。 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练习,检测成果。 【小组讨论】 整理思路 思维拓展,另辟新知 【小组总结】 领会除杂的一般思路。 举一反三,自我检测。 补充新知,加深难度,拓展训练 掌握制取、除杂、检验气体完整思路。 有效进行阶梯式拓宽。 直击中考,高效复习。总 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完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 整理思路,自主回答。作 业 布 置 补充并绘制氧气的性质与制取关系网。 2、整理空气污染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3、查阅资料,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板 书 设 计课 后 反 思 本课是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复习课,本节课重点复习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首先是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回忆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所回忆的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行复习我本节课所设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依旧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以及氧气的性质。教学难点的设定是以2014年中考第十四题实验探究题为基础,进行拓展思路,拔高练习,其中包括制取、除杂、检验、收集的一般思路。 复习过程中不管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习题的选择上,我都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但是整节课下来,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现对本节课做出反思。 首先,第一环节导学案复习是学生回忆本单元知识环节,从以往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对第二单元的知识掌握得还是比较好,可是从本次环节看出少数数学生对本单元的整体认识不够,而且不愿意去看书及思考。如果将导学案提前下发作为作业完成并批改检查,相信使绝大多数同学有充分思考的时间高效完成。 其次,由于时间有限,上课时间并未复习到所有知识点,因此在导学案中设定了“知识树”部分,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但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是1、自觉的同学完成知识网络,不自觉的同学便会忽略这部分内容。2、以学生的认知无法构建完整的网络,会对部分知识有所遗漏。因此,可以在下节课上课时,用10分钟左右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构建完整知识网络,同时加深印象。 再次,由于学生的领悟能力层次不同,对教学难点突破的过程中,无法做到每位同学及时掌握,还应该在后续的习题中加以巩固。 总之,经过本次复习课,让我对我们学生的学情及我个人都进行了深刻反思,也让我对我今后的整个复习计划进行了改变。我希望经过我的努力能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附件:《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 导 学 案知识梳理一 氧气的性质写出氧气还可以与哪些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与金属单质反应:① Mg+ O2-- ② Cu+ O2-- ③ Al+ O2--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① H2+ O2--- ② C+ O2---3、与化合物反应:① CO+ O2--- ② CH4+ O2--- ③ C2H5OH+ O2---知识梳理二 氧气的制取问题1:请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你熟悉的气体,写出反应方程式。(要细心完成哦!)1、2、3、【讨论】根据反应原理,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 和 决定)收集装置(由生成物的 决定)问题2:依据你选择的药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该气体的装置。(1分钟内讨论完毕哦!)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或者 高锰酸钾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练一练】问题1: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 H2C2O4==CO2↑+CO↑+H2O,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发生装置应选 ;收集装置应选 (填字母)。问题2:用该方法制取的一氧化碳符合实验室要求吗?混有哪些杂质气体呢?【知识补充】问题3: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正确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问题4:如何知道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已经除尽?【知识补充】问题5: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并检验已经除尽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中考链接】(2014·乌鲁木齐中考)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1、(i)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ii)若用装置B、D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i)用装置C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大,此外该气体还应该具备的性质是 。2、(i)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推测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有关。 (ii)铜锈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是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证明铜锈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一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为 (填字母编号)。 (iii)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