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三重逻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三重逻辑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三重逻辑

2024-06-18 14: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唯物辩证法认为, 所谓主要矛盾是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对主要矛盾的判断、解决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根本性问题。“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有许多的矛盾存在, 其中必然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 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320如果“抓住这个主要矛盾, 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322。我国社会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当前社会矛盾交织繁杂的现状下, 能否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对于确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 解决所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问题, 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此,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中国社会变化了的实际国情, 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2]。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是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的结论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逻辑, 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逻辑依据, 更是蕴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逻辑和客观要求。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逻辑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逻辑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1)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既体现着我国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要求, 也体现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逻辑; 2)在党的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上, 中国共产党人循着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 适时抓住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客观事实, 及时得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性结论。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认识体现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 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做出了初次正确表述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认识的历史起点是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党的八大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初次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性判断。

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 正确分析了当时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准确地把握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的建立, 真正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主体性身份的根本性重建, 即成功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3]

新中国成立后, 如何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1956年党的“八大”正确判断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341, 并强调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4]341。由此我国确定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上的不足和理论准备上的不充分, 导致“左”的思想逐渐抬头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使得这一判断并未得到坚持, 而是使国家的工作重心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转移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政治运动上来。在之后的实践中, 我国基本放弃了党的“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结果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其教训是深刻的, 代价也是比较大的。但不可否认的是, 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也为之后党的核心领导集体所借鉴吸收。特别是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对于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起到了一定的基础作用。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

建国初期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这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 虽然“未能解决中国‘富起来’的问题, 但它为后来改革开放求解这一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与重要契机”[3]13。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基于这30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议。这在深层次上意味着党中央对于当时的社会重要矛盾已然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 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得出的重要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对此,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调整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容。这一表述在之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得到了坚持和重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住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2012年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 更是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实现“富起来”的基础上开始了“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

(三)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功。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提升, 在很多方面都进入到了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成就, 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把握。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就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5]164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本着这种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 针对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现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而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成功地在“站起来”的基础上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过去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统筹规划、谋篇布局, 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脉搏的基础上, 做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科学判断, 并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2]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不变”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也是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科学判断的正确理解是科学、准确理解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依据, 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据,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逻辑。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逻辑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逻辑是以其历史逻辑为基础的。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重大判断, 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历史逻辑, 同时也是建立在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现实情境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 它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呈现。进入新时代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的需求和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力及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有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我国现实社会新的主要矛盾。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来看,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 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已经被当前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所取代。现实表明,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具有坚实的现实逻辑依据。

(一)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的现实逻辑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认为, 人的需要按其起源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需要是满足社会性需要的前提, 而社会性需要是对自然需要的扬弃, 是在更高层次上合乎人的本质的复归。“需要的满足表明外部世界逐步同化于人, 并转化为人的发展因素。”[6]121自然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理性需求, 是人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中, 最基本的是物质生活需要, 然后是精神需要。“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7]79人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穿住行等自然需要, 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当然,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们的需要层次是不断变化和提升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层次的需要。当人们满足了吃穿住行等方面的自然需要后, 便会自然地产生更高的社会性需要。

以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人们的需要本身不足而且受到社会生产的极大限制而得不到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总体上我国已实现了小康。在人民的温饱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 人民会产生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广大人民的需要已经从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自然需要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社会性需求。与此同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力显著增强, 也积累了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首先, 我国人民的需求能力(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已显著提升。197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220多美元, 到2016年则达到了8 020多美元; 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分别只有343元和133元, 到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33 616元和12 363元。其次, 我国人民的需求层次日趋高端化, 除了要求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外, 新时代的人民希望有更多的尊严和幸福感, 向往社会更加公平、自由和正义, 希望有条件以前所未有的从容和淡定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并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8]。显然, 新时代我国“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在需要的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原先物质文化的层次和范畴”[9]127。人民的需要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和产品的需要, 而是在此基础上更高的一种社会性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原有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刺激了人们的各方面的需求, 其总体表现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

(二) 落后的社会物质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转变的现实逻辑

十九大得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的结论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物质生产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无论在生产力方面还是生产关系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许多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我国已居于世界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首位, 美国和德国分列第二、第三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 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全球第一; 科技创新态势全面展开, 2015年我国创新指数比2005年翻了近三番; 我国在许多新兴制造业方面的创新已开始引领全球[8]。现实表明, 在解决了落后的物质生产问题后,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源于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

首先,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10]80。就区域发展来看, 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与广大乡村之间。虽然随着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内陆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加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网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延伸建设, 各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旧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就生产领域来看, 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中低端生产。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大多依靠进口, 缺乏高端技术的支撑, 直接影响着我国产业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就“五位一体”体系内容来看, 发展的不平衡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上的不平衡状态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造成了其他领域的不平衡状态。所以发展的不平衡首先集中体现在经济领域的不平衡。

其次, 我国当前发展的不充分问题是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10]。发展的不充分主要突出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民生等方面。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某些生产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已然位居世界前列, 但是发展的不充分问题还表现得比较突出。例如在某些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仍然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这些地方的社会生产依旧不能满足当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全国范围来看, 不少地区都还存在着一些贫困县和贫困户, 他们的生活水平依旧远远落后于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从供给关系方面看, 我国社会的供给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高质量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但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过剩产能, 等等。

可见, 我国社会在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后, 实现了对原有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难以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现实逻辑。鉴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

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未来逻辑

未来逻辑既以历史逻辑为基础, 也以现实逻辑为出发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未来逻辑体现为在把握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 从新时代变革的大趋势中把握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势和发展要求。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未来发展逻辑和思路, 即: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一)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要着力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的重大时代课题,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而形成的; 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未来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和思想指引, 其经历了一个“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1]29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实践, 又指导着实践, 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征、时代要求。因此, 要着力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特别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坚持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必然要求。

(二)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旨、核心内容, 其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意味着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围绕着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 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方向, 以人民群众的标准为标准, 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满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11]因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至少包蕴三层含义:根本取向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核心思路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根本目的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味着发展既要全心全意为着人民, 发展也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参与, 发展成果需要得到人民的认同和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如若缺少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发展势头必然会受挫。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包涵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 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 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2]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因此,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 必须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行政理念;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坚持社会公平, 重点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真诚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困难。不仅要关心群众利益、群众生活, 还要注意群众经验、群众情绪; 不仅要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更要照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设法带领人民群众去满足日益多维、多样、多元、多变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待什么, 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11]也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揭示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指出了影响全面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着眼未来, 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毛泽东曾指出:“矛盾着的两方面中, 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 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 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 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322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 社会矛盾与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繁杂化特征, 但无论其表现为何种形态, 归根结底都源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 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一系列困难和风险, 要从根本上转换发展理念, 调整发展思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不断破解发展难题, 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切实厚植发展优势, 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以满足人民在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让发展更加平衡, 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就要完善发展理念和模式, 提升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11]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不只是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 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顺应人民需要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最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条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