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枘圆凿的意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凿枘圆方的意思 方枘圆凿的意思

方枘圆凿的意思

2024-04-25 2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释义】

枘,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头。凿,器物上可镶嵌东西的下凹部分。方的枘配上圆的凿,比喻不能相容。#语本战国楚・宋玉〈九辩〉。△“格格不入”

【典源】#战国楚・宋玉〈九辩〉(据《楚辞》引)[1]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当世岂无[2]兮?诚莫之能善御。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3]而远去。凫鴈皆[4]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5]而[6]兮,吾固知其[7]而难入。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愿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栖?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文子・上义》。

[2]骐骥:骏马、良马。

[3]𩧺跳:跳跃。𩧺,音

[4]唼:音shà,鱼、鸟在水中觅食。

[5]圜凿:器物上可镶嵌东西的圆形下凹部分。圜,音yuán

[6]方枘: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头。枘,音ruì

[7]鉏铻:音jǔ yǔ,互不相容。同“龃龉”。

参考

《文子・上义》

夫知法之所由生者,即应时而变;不知治道之源者,虽循终乱。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

【典故】

宋玉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著名文学家,善于辞赋,与屈原并称“屈宋”。关于宋玉的生平,今存甚少。依《史记・屈原列传》末尾所记,宋玉应是屈原的后辈,曾向屈原学习,但因出身寒微,而致仕途坎坷。〈九辩〉是宋玉的优秀作品之一,王逸认为是弟子宋玉悯其师忠而遭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愁和不满。宋玉善于借由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九辩〉中宋玉写道:“世上难道没有千里马吗?实在是因为没有好的御者,所以才无法驾御千里马。野鸭、野雁在水中庸碌觅食,只有凤鸟腾空高飞。方的枘配上圆的凿,又岂能够相容呢!”宋玉以许多鲜明的形象表现出自己不被重视,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才能,而是世人庸碌,没有眼光,以致自己在世间就如“圜凿”对上“方枘”,完全无法见容于人群。凿,是器物上用来镶嵌东西的下凹部分;枘,则是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头。欲以方形的枘,嵌入圆形的凿,自然是不相容的。后来“方枘圆凿”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能相容。

【书证】01.《文子・上义》:“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02.《淮南子・泛论》:“为学者循先袭业,据籍守旧数,以为非此不治,是犹持方枘而周员(圆)凿也,欲得宜,适致固焉,则难矣。”03.清・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用法】

语义比喻不能相容。

类别用在“无法相容”的表述上。

例句

①由外行人决定的政策,难免方枘圆凿,与事实格格不入。

②学术问题硬要用行政手段来解决,无异是方枘圆凿,行不通的。

③这两个人个性完全不同,要他们配合,犹如方枘圆凿,难有默契。

④你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人讲仁义道德,岂不是方枘圆凿,白费心机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