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队员比赛要穿两只不同的鞋?”,这些冷知识还不知道,你就OUT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冰壶运动员喊的是啥 “冰壶队员比赛要穿两只不同的鞋?”,这些冷知识还不知道,你就OUT了

“冰壶队员比赛要穿两只不同的鞋?”,这些冷知识还不知道,你就OUT了

2023-04-19 12: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冰壶又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不仅考验运动员投掷冰壶和刷冰的技术,更考验运动员制定己方战术、揣摩对方战术以及快速临场应变的能力。所以,看似无聊的冰壶运动其实有着很多有趣的新鲜事儿,我们来了解下吧!

冰壶运动对场地质量要求极高

冰壶看似没有竞速滑雪、越野滑雪等比赛激烈,但是对冰面的质量要求极高,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这是因为冰壶比赛的分数完全取决于比赛双方所投出石壶的最终位置,而冰面的平整度、粗糙度、冰面附近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等都会对石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产生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冰壶赛事对场地的要求是极高的。

在受力稳定性方面,冰壶赛道必须足够稳定,每平方米冰面在承受150公斤重量的情况下,冰面变形不能超过1毫米。在温度稳定性方面,冰壶场馆的温度共需分成三个区域:冰面温度需保持在零下8.5℃,冰面以上1.5米高度处温度需保持在10°C,而看台区则需16-18℃。这样的温度分区设置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场馆内摄像机、灯光、观众等热源对冰面的影响。

为满足这两项要求,冬奥会建筑设计师专门在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的泳池内安装了复杂的7层混合框架结构,还升级了场馆内的温度管控系统,完美达到了国际奥委会对冰壶场地的苛刻要求,使水立方成功变身冰立方。

冰立方 图片来源:新京报

冰壶赛道其实不太光滑

按照我们常理推断,为了让石壶可以快速地滑动,冰面肯定是越光滑越好。但实际上,冰壶赛场的冰面表层布满了冰粒突起,就像是磨砂玻璃一样。这是因为在制作冰面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均匀地喷上一层水雾。大量水滴落在冰面上,便可瞬间凝结为冰粒,从而为冰面提供了磨砂质感。

工作人员在喷洒水雾 图片来源:加拿大冰壶协会

如此一来,石壶实际上是在大量冰粒上滑行,这样可以显著降低石壶底部和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石壶的移动速度。不过,当冰粒太大时,反而会增加摩擦阻力,不利于石壶滑行。因此,赛场冰面的制作离不开专业制冰师的细致打磨。

不同制冰师所制作出的冰面质感不同,同时冰粒在比赛中也会逐渐被擦掉,冰面的质感便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专业的冰壶运动员应该具备优秀的“读冰”能力,实时掌握大量冰面细节,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投壶和刷冰的策略,这大概就是冰壶运动的魅力所在。

冰壶运动员要穿两只不同的鞋?

观看过冰壶比赛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冰壶运动员一会追着石壶狂奔,一会拿着冰刷卖力地刷冰,一会又突然停了下来,他们是如何做到在滑溜溜的冰面上如履平地的呢?

其实真相很简单,冰壶运动员需要脚穿两只不同的鞋子:一只脚上穿着滑行鞋,鞋底由塑料制成,可以在冰面上滑行;而另一只脚上穿着的则是蹬冰鞋,鞋底由橡胶制成,与冰面间的摩擦力较大,可以为运动员提供向前滑行的动力。灵活分配两只鞋子的受力方式,即可在冰面上完成急停、急加速、刷冰等复杂动作啦!

两只鞋子功能不同 图片来源:东方卫视冠军对冠军

天下赛级石壶同属一家

由于石壶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滑行,还要与其他石壶相互碰撞,所以一个合格的石壶需要满足耐磨、质地坚硬、不易开裂等特点。而花岗岩作为一种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矿物,主要以石英、长石和云母构成,其岩质坚实紧密,硬度极高,因此是制作石壶的绝佳材料。自冰壶运动诞生于苏格兰以来,大部分石壶都采用高硬度花岗岩制成。

开采中的花岗岩原石 图片来源:英国发现频道DiscoveryTV

处于抛光工序中的石壶半成品 图片来源:英国发现频道DiscoveryTV

后来,人们发现苏格兰一座名叫艾尔萨克雷格(Ailsa Craig)的无人小岛所产的花岗岩颗粒细密,不含有云母成分,其低温下的耐磨性、硬度等性质高于普通花岗岩,被认为是打造优质石壶的天然花岗岩产地。因此,目前世界顶级冰壶赛事一般都会选用由该岛花岗岩制成的石壶,单只售价达一万元以上。

冰壶赛场非常吵闹

冰壶运动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但如果你身处冰壶比赛现场,却会发现现场非常聒噪,与冰壶的气质颇为不协调。为什么冰壶运动员在比赛时要不停地大呼小叫?

原因很简单:冰壶赛道长达45米,要想让赛道另一端的队友听清自己的话语,那就必须大声喊出来。另外,一个冰壶场馆一般共有四条赛道,也就是最多可能会有四场比赛同时进行。在这种犹如闹市的环境下,如果喊声不够大的话,就会被隔壁赛场的喊声所覆盖,无法有效传达信息。

人工智能机器人也会玩冰壶

与其他冬奥会项目不同,冰壶运动不止有速度与激情,更有战术推演和敌我博弈,是一种非常耗费脑细胞的运动项目,所以被称作“冰上国际象棋”。既然与棋类有关,那么人工智能当然就能派上用场啦!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制成的冰壶机器人可以利用高精度相机和传感器来实时感知石壶的运动情况,并利用自带的仿真系统对当前赛况加以推演,通过博弈和决策来推导出当前最优的战术。制定好战术后,机器人便会自行投出石壶。

目前的冰壶机器人现在还无法像人类一样具备刷冰的技能,所以为了在不刷冰的情况下投出完美一击,机器人会在赛前进行充分测试,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考察当前冰面对石壶运动的影响,并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这便是人工智能式的“读冰”过程。

韩国冰壶机器人 图片来源:Korea university

韩国冰壶机器人基本原理 图片来源:Korea university

目前,较为出名的冰壶机器人有韩国研究人员开发的“Curly”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实际由两台设备组成,一台用于观察局势,一台用于投出石壶,但它们共用同一套人工智能系统。据报道,该冰壶机器人与韩国顶级冰壶队开展了四场比赛,结果赢得了其中的三场,可见实力很强。

哈工大冰壶机器人 图片来源图:见水印

我国在这一方面也不甘落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冰壶机器人即将亮相2022北京冬奥会。这台机器人同样具有博弈策略和投掷控制等深度学习技术,相信它们可以为冰壶运动员的专业训练提供出色的辅助作用,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应变能力。

怎么样,没想到吧,冰壶运动竟然这么有趣!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冰壶这一热门赛事哦!

参考文献

[1] 金晶,姜宇,李丹丹,等. 基于冰壶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4):210-212,230.

[2] Won D O, Müller K R, Lee S W. An adaptive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amework enables curling robots with human-like performance in real-world conditions[J]. Science Robotics, 2020, 5(46).

扫码加蝌蚪五线谱微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