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军购潮”面面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军购采购网网址 “反军购潮”面面观

“反军购潮”面面观

2023-05-07 0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刘红

  自台湾行政当局 6月初提出“6108亿军购案”以来,台湾社会各界的“反军购”浪潮一浪高过 一浪,“9·25游行”把全台湾的“反军购”活动推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民进党当局为获得“6108 亿军购案”的拨款而加紧活动,岛内“反军购”的声势将越来越大。

                  如火如荼“反军购”

  自李登辉推行“实质台独”以来,岛内反对“台独军购”就一直存在,今年6月2日台湾有关当 局提出“6108亿军购案”后,“反军购”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调。社会各界人士先后组成“非战家园 行动联盟”、“反6108亿军购大联盟”及“民主行动联盟”等专门团体,发表“反军购万言书”, 举行记者会呼吁“反军购”,发起“爱台湾反军购音乐创作大赛”,组织“ 6·19反军购游行”。 台湾立法机构第二会期开始后,为通过6108亿军购拨款,民进党方面不断地向在野党施加压力,随 之社会上出现了新一波“反军购潮”。

  一是批判“珍珠奶茶换军购说”。为给“军购案”作宣传,思维活跃、善于制造议题的民进党 文宣部门,制作了“一杯珍奶,换‘国家安全’”的漫画,画中是一名男童手里拿着一大杯奶茶, 旁边则是潜舰、“爱国者导弹”和反潜侦察机的图片,画中的文字说明是:“每人每周少喝一杯珍 珠奶茶,就可以买顶尖的装备来保家园”。社会舆论对这一军购宣传品的批评很多,认为它恰如其 分地反映出民进党当局无视民生、抢购武器、挑衅大陆的“‘台独’心态”。

  二是院士抗议“军购案”。 9月20日,劳思光、杨国枢、胡佛、于宗先、林毓生等11位“中央 研究院院士”发表题为“认识危机,消弭灾难”的声明,提醒全社会“再沉默下去,即是灾难的到 来!”。声明指出“破除‘依赖军备以防止战争’的迷执,能为消除战争危机找出新的可行之道: 而目前的反军购的运动便是破除军备迷执的起点。这种迷执的破除,也是消除战争危机的先决条件 !”“台湾正面临内在的制度、社会危机和外在的战争危机,而反军购是由其中战争危机所衍生出 来的。”院士们“反军购”,成为“反军购”运动的新战线。

  三是退役将领反对“军购案”。随着社会“反军购”运动的扩展, 9月24日,“反6108亿军购 大联盟”、“民主行动联盟”宣布,有 170多位退役将领参与“反6108亿军购声明书”连署。应该 说军购是增加台军装备,为台军提供武器的举措,作为军人也是受益者,十多年来虽然军中要求追 查军购弊案风起云涌,但反对军购的声音并不大。“6108亿军购案”抛出后,退役将领与社会各界 一样,全面质疑军购案的合理性和军购案背后的“非法佣金”。作为台湾退役将领竟然联合起来反 对购买武器,恐怕是“台独”当局始料不及的。

  四是在野党站在民意一边“反军购”。在反对“6108亿军购案”行动中,泛蓝军发挥着特殊的 作用,充分利用立法机构这一舞台,借助质询和问政机会,追查军购案“债留子孙”及“违法乱政 ”的黑内幕,强调反对“军购案”,是反对“台独军购、挑衅军购、高价军购和借债军购”。泛蓝 负责人利用各种机会,指出战争危险来自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行为。“反军购”已经成为泛蓝军 揭露泛绿军执政失误、挑拨族群矛盾、恶化两岸关系、无视经济民生的主要着力点,泛蓝军积极准 备在立法机构内就“军购案”进行对决,要“为人民看紧荷包”。

  五是举行“ 9·25游行”。根据岛内媒体民调显示,有五成民众反对“军购案”,在泛蓝军阵 营中有高达七成三反对此案,有五成五的人认为军购无法带来和平安全,在政治上表示中立的民众 中,反对和赞成军购的比率为四成三对一成八。正是在这一民意态势下, 9月25日下午,冒着滂沱 大雨,数万民众走上街头举行“反6108亿军购、和平爱台湾大游行”。途中表演的行动剧中“两个 主角吃力的拖着潜艇、导弹模型,象征军购留下的庞大债务,把台湾人民压得喘不过气来”。针对 军事当局“珍珠奶茶换武器”的宣传,现场还有人向游行群众提供“热腾腾的奶茶”。游行最后在 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三大宗教团体代表率领与会的民众一起为台湾祈福中结束。

  随着陈水扁当局为通过“6108亿军购案”拨款加紧活动,社会上的“反军购”声势会越来越大。

                  蛊惑人心说“军购”

  面对社会上掀起的“反军购”风潮,面对这一执政上的严重失误,陈水扁当局却顽固坚持错误 立场,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三个方面为自己辩解。

  政治上攻击“反军购”运动。把军购与美台关系挂钩,拉出“后台老板”撑腰,陈水扁公开表 示,“军购是为了维持台海军事平衡,未来并会考虑以这笔预算当作‘外交筹码’,以便能够与美 国和日本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军购预算过高是维持美台防卫关系,必须付出的代价”。美 国方面也积极配合,不时催促台湾军方付款购武。

  一些民进党要员有机会就谩骂“反军购”运动,陈水扁也在民进党有关会议上表示,愿意就“ 军售争议、台湾参与联合国及两岸和平发展等重大国家政策”,到立法机构做“报告”。有“立委 ”把陈水扁的动作称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是要向“反军购”方面施压,并且藉此 塑造朝野冲突,对在野党进行“污名化”。陈水扁这次的“献媚作秀”被拒绝。

  面对此起彼伏的“反军购”运动,泛绿军使上“抹红手法”。“台独”媒体恶毒地造谣说,参 加“反军购”的人和团体,是按照大陆旨意行事的“统战工具”。声称“反军购的急先锋,先到北 京公开反导弹、反‘台独’,再回来台湾反军购”,是甘心“沦为别有用心的人反军购的工具”。 民进党当局把参加“反军购”连署的退役将领说成是“否定过去自己的政策,没有武德,没有台湾 精神,不要说做军人,做人也不是这样”;“中央研究院”院士“反军购”是“在国家认同出了问 题”。诬称“反军购”是“为反对而反对”,“在野党透过反军购,有太多的政治操作,故意打击 当局”。民进党当局显然是在玩旧把戏,把“反军购”与在野党、“卖台”挂钩,把“反‘反军购 ’”作为进行族群动员、激化统“独”矛盾、推进“台独”的机会和舞台。

  民进党当局推销“军购案”的主要着力点是“军购可以换和平”。陈水扁、吕秀莲等声称2012 年后大陆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对台湾动武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目前大陆有 610枚导弹对准台湾, 且以每年几十枚的速度在增加,“台湾处境非常危险,台湾根本没有反军购的条件”。就在 9月25 日游行当天上午,民进党当局紧急发布《有实力,才有和平》的说帖,宣扬“备战才能止战”、“ 以军购换和平”等论调,为军购进行辩解。台湾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搞“台独”、没有军购也 和平,按照“台独时间表”走下去,既使“6108亿军购”到手“台独”也不会使台湾有“安全感”。

  经济上辩解没有负担。台湾军购主管部门表示,“军购特别预算执行期程15年,平均每年国防 预算增加新台币300多亿元,占GDP不及3%,不会产生资金排挤效应”。事实是什么?财政总预算是 实施赤字预算,以2005年度为例,总支出为16242亿新台币,总收入为13888亿新台币,此外还有600 亿新台币债务还本,赤字高达2955亿新台币。因此,在寅吃卯粮、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军购每年400 亿新台币要么是借债,要么是冲击其他经济、福利开支。如果借债,赤字预算高占总支出的 18%, 占财政总收入的21%。所有直接和间接债务高达11.9万亿元新台币,超过台湾一年的生产总值。不知 这算不算“资金排挤效应”?民进党当局轻松地说,只要大家“一周少喝一杯珍珠奶茶”就行了。 事实是什么?在 900万的薪金收入阶层中,常年保持着50万以上的失业者,隐性失业者超过20万。 每户资产在逐年下降,与2000年相比,减少新台币127.5万元。在劳动人口中,有80%的人在减收。 教育支出因为陈水扁当局的教育经费一路缩水,2003年度已降到26.62%(1998年度占总预算的35.1% ),学校只有靠“涨价”来解决,每家的实际教育支出居高不下。不知民进党当局如何看这些数字 与军购的关系。

  对于民进党当局为“6108亿军购案”进行的辩解,社会各界相信的人不多。在赤字年年增加的 情况下,买武器只会加重当局债务负担,只会损害经济建设,只会让民众继续过紧日子。

                  义正词严批“军购”

  “反军购”运动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是因为民意不可欺、民心不 可骗、民情不可压,社会不甘于被“台独”当局所愚弄。

  一是反对“台独军购”。“反军购”方面强调,“6108亿军购”名义上是为了“军事安全”, 实际是在进行“台独”动员。一方面是为了配合美国打“台湾牌”,拉紧与美国亲台势力的关系, 政治上充当美国反华势力的工具、军事上充当美国在亚洲的“看门人”、经济上充当美国军火商的 资助者。一方面是为了应付“台独”可能引起的战争。由于陈水扁在加紧推行“台独时间表”,加 紧策划“公投入宪”和“公投制宪”,在这一情势下,“台独”当局一直在进行变相战争动员。为 了给“军购案”造势,“台独”要员更是发出了“备战才能止战”、“恐怖平衡”的战争叫嚣。正 是因为看到了“台独”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加紧勾结、陈水扁当局加紧落实“台独时间表”、导致 台海战争的危险性正在增加的威胁,社会各界才站出来申张“和平爱台湾”,反对“台独军购”。

  二是反对“挑衅军购”。“反军购”方面指出,“6108亿军购案”主要是为了挑衅祖国大陆, 是为了升高两岸军事对抗。在民进党当局的“军购”宣传中,祖国大陆的军事威胁是主题之一。在 民进党当局一再鼓吹“决战境外”的基础上,“6108亿军购”采购的武器中的388枚6套“爱国者 3 型”是要部署在台中和高雄,与“爱国者 2型”在北中南都会区组成针对祖国大陆的所谓导弹防御 网;购买的P-3C反潜机和8艘潜水艇,是要建立全天候巡逻的反潜侦察和打击网;购买的2部长程雷 达,加上原有的16个雷达站,配合E-2T预警机和每天40余架次的空中警戒巡逻飞机,组成“全天候 、多层次的空中警戒网”。 4艘“基德舰”是为了建构移动立体预警、侦察、指挥、作战平台,作 为海上主动进攻武器。“6108亿军购”说明“军事台独”正在全面强化。面对立足于挑衅祖国大陆 、甚至不惜挑起战争的“军购”计划,台湾各界纷纷站出来,今天的“反军购”,实质是要避免明 天可能爆发的战争。特别是即使完成“6108亿军购”,“台独”也只能是失败,“挑衅军购”也是 “无用军购”,更无购买的价值。

  三是反对“高价军购”。美国军火商从来不当“慈善家”,面对“台独”当局的求购愿望,并 没有因为“台独”当局和美国反华势力政治上的共同需要,并没有因为“台独”当局愿意充当美国 反华工具,也没有因为“台独”当局的购买武器的数量多、金额大,因而在军火价格上给予优惠, 反而趁机垄断武器供应市场,哄抬物价,退役武器卖现役武器的价,紧缺武器卖出最高天价,捞取 不义之财。在野党指出,仅是潜水艇交易中,就有削减2000亿新台币左右的空间。与此同时,“反 军购”方面开始质疑,民进党当局为何甘心花“冤枉钱”?为何甘心充当“冤大头”?因为高价背 后必然是高额回扣,犹如还未查清的“尹清枫案”一样,当时直接控制军购的李登辉等人接受法国 军火商提供的数亿美元的购买“拉法叶舰”的回扣,此次“军购”额高达 180亿美元,回扣不在小 数。“反高价反回扣”也成为“反军购”的主因之一。

  四是反对“借债军购”。按照民进党当局的设想,6108亿军购费用分15年支出,每年为 400亿 。社会舆论指出,关键是每年军费支出中已经没有可以另外使用的钱,关键是年度总预算已经没有 余项的空间,“6108亿军购案”只能让“赤字预算”更加严重,是“钱进美国,债留台湾。债留子 孙,违法乱政”。“6108亿军购”不仅是给纳税人增加巨大负担,更是冲击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五问”之下,民进党当局理屈词穷。

  “6108亿军购”是“台独军购、挑衅军购、高价军购、借债军购”,这是岛内各界民众群起而 攻之的关键所在。违反军事规律和经济规律买武器,也是民进党当局“重‘台独’、轻经济,重权 力、轻民生,”的政治路线在军事上的体现,改也很难。但事实上天价“军购”只是乱花钱,多花 钱,并不能保证“台独”的安全。如果继续在“公投入宪”、“公投制宪”的路上走下去,买再多 的武器也没有安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