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军用特种车辆铁路标志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2024-06-14 08: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特种车辆研究所(以下简称特车所)前身为军车室,建立于1950年,2011年机械与车辆学院机构改革,更为现名。特车所是我国第一个坦克专业(装甲车辆工程)的依托建设单位,瞄准国防及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开展坦克装甲车辆及陆域机动平台相关的科研、实验和技术应用等工作。

目前特车所拥有教职工46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7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3人,B系列人员6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32人。团队教学与科研并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项昌乐)、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闫清东),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全所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以院士领衔、中青年为骨干、学历层次高、学术思想活跃的特种车辆行业领军学术队伍。特车所入选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4人次,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4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次、973首席3人次、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次、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人次,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部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图1 特种车辆研究所合影

特种车辆研究所主要承担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和车辆工程研究生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是装甲车辆工程研究和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培养基地,连续获批国防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坦克学2008年获国家精品课程,坦克装甲车辆机动性能虚拟仿真实验2020年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装甲车辆设计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7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2020年获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相关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特车所与兵器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湘潭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陆军装甲兵学院等单位合作,深化军民融合,创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和国防特色鲜明的坦克拆装与驾驶军民融合实践教育基地1个。特车所秉持着为国育才的初心,自成立以来,陆续为我国坦克装甲车辆领域培养了大量领军领导人才,如我国第一代轻型坦克研制者苏哲子院士、二代坦克总设计师方慰先、三代坦克总师冯益柏、三代坦克副总师杜惠昌、新一代坦克装甲车辆总师项昌乐院士、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等,成为了我国坦克装甲车辆设计师的摇篮。

图2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坦克驾驶实习合影

特种车辆研究所瞄准国防及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开展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车辆传动系统及智能控制、智能车/无人车理论与技术、多栖车辆及智能管控和极地车辆设计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近五年,研究所承担了国家“高新工程”、国防“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20余项,年均到校经费1.2亿元。研究成果在50 余种武器装备列装,参加了国庆70周年等大阅兵活动,彰显了我国国防实力。在中国工程院项昌乐院士的领导下,团队研制了液力机械综合传动系统,推动我国坦克装甲车辆由第二代机械传动升级到第三代液力机械综合传动,发明了大功率高速机电复合传动构型综合方法和新构型,实现我国坦克装甲车辆由第三代向第四代机电复合传动的两次跨代发展。团队牵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近年来,瞄准我陆战装备“全域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定位及“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趋势,聚集无人装甲车辆、陆空两栖平台、轮腿平台、管道/软体机器人等特种无人平台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持续引领我国陆域高机动平台的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包括车辆数字孪生仿真设计方法、智能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轻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车联网设计理论与方法、基于VR的车辆设计与制造。

(2)车辆传动系统及智能控制

包括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控制、复合传动理论与技术、分布式电驱动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摩擦学与润滑技术、传动基础元件理论与技术。

(3)智能车/无人车理论与技术

包括无人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环境感知和识别方法、路径规划及智能决策、动力学行驶控制理论、多车协同与集群技术

(4)多栖车辆及智能管控

包括多栖车辆设计理论与技术、多栖系统动力学及控制、陆空平台协同智能控制、多模态轮腿仿生机器人技术、空中智能载荷机器人技术。

(5)极地车辆设计理论与技术

包括极地车辆地面力学与控制、极端环境适应性理论与技术、极地环境生命支撑技术。

图3 特车所主要研究方向

图4 特车所研发传动产品广泛应用于系列装备

依托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无人车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建有1000kW电封闭传动试验台、60Mpa高压液压中心站、大功率车辆传动高低温及振动冲击环境模拟试验台、机电复合传动试验台、车辆动态仿真试验台、车辆噪声测试试验台、陆空平台测试系统、多种智能无人平台,占地7200余平方米,资产达3亿多人民币。试验设备水平和试验室规模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图4 特种车辆研究所西山传动实验室

(说明:实验室可进行车辆动力性能、车辆转向性能、传动系统动态性能、换档性能、振动与噪声特性、油料特性、传动部件极限环境特性、摩擦特性、润滑与密封特性等台架试验)

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

姓名

岗位名称及职责

办公电话

邮箱

李雪原

所长、书记

010-68918489

[email protected]

魏超

副所长(科研)

010-68914786

[email protected]

郑长松

副所长(实验室)

010-68918636

[email protected]

刘城

副所长(教学)

010-68918684

[email protected]

杨超

副所长(研究生、学科)

010-68918684

[email protected]

周俊杰

副书记

010-68914786

[email protected]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