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征文的技巧和方法 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

2023-04-25 06: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①进行剪贴式笔记时要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准备几个用来贴剪报的本子,或者把一个本子分成几个部分,把语文知识、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等内容分别贴进去。

②每一条剪贴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时间,即剪自哪一种杂志或报纸,哪一年哪一期等。

③短小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读书卡片的内容。

04

心得式

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意义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心得式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这种写法伴随着孩子成长,不仅在小学,甚至在有几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选用了这样的方式和写法。

05

缩减式

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06

仿写式

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仿写式读书笔记,是难度较高的一种,对于中低段的小学生来说,不建议过早涉入。但是针对文章中,出现的好句子,可以适当的仿写。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阅读效率,为写作打好基础。孩子们通过写读书笔记,积累大量的有效阅读量,才能“下笔如有神”。

这六种方法中,以 摘录式和 心得式最为常见, 摘录式重在积累与习惯养成,心得式则更加注重学生原创能力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学生的读书笔记不仅做得漂亮,而且还很实用。

那么,了解完几大类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之后,怎么运用这些方法呢?首先要做到——

★看书时记下生字,好的词语、成语,不懂的及时查字典,做好注音注释。

★书中有些词语,可以找一下它的近义词、反义词,这样举一反三,积累词汇。

帮助孩子快速积累词汇量,认识大量生字生词,还可以养成自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其次在阅读时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想积累优美的词句素材以便于以后作文写作?

★将书中优美的句子摘录下来,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抄一下,感受文章的优美的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词语的运用。

还是书中的某一段、某个情节触动了你,引起了共鸣想要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

★看完一本书以后,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自己有哪些体会,可以和老师家长讲一讲,也可以和同学交流,或自己写在笔记本上。

又或是想要锻炼自己,模仿书中的内容,拓宽写作思路?

★拓展模仿,书中讲了哪些故事,哪些风景,这些可以让孩子描述一下,然后让孩子模仿着讲一段生活中看到的或经历过的,讲完以后再写一写,光看不练也是没用的。

找准目标,找对方法,最最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亲自动手去做,不管是摘抄还是仿写,一定要拿出笔来写。

前文说了很多方法,有的孩子可能压根就不愿意做读书笔记,这里需要老师和家长正确引导,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做阅读笔记的兴趣,也可以循循善诱,与他讲道理,逐步达成共识。万事开头难,一旦孩子体会到做读书笔记的好处与乐趣,自然而然会坚持下去。

分享一个小故事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记忆力惊人,甚至有外国学者形容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做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做笔记。后来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于是有了读书必做笔记的习惯。

他每读一书,都做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他很珍重自己的读书笔记,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也不忘在行李箱里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阅读。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著作时,主要资料来源就是他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

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我们来说,做读书笔记难道不是更加必要吗?

其实,不管孩子阅读出于何目的,只要找到正确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他的阅读就是有效果的,今日写下的每一个字,看过的每一本书,都是对自己内涵的积累与沉淀。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解(原文+赏析+考点默写) 2022-07-15

方法技巧 | 超全中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归纳 2022-07-14

方法技巧 | 18个直接引用古诗词的作文标题,绝对惊艳阅卷老师! 2022-07-13

方法技巧 | 诗歌鉴赏题拿高分,取决这9个关键点,暑假提前看! 2022-07-12

方法技巧 | 假期提升语文的4种方法,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2022-07-11

▍编辑:子不语▍标签:作文 写作技巧 读书笔记▍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归原平台及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