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常见杀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养鱼如何除氯最快 鱼缸常见杀手

鱼缸常见杀手

2024-06-02 11: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肤霉病又名水霉或白毛病,是常见的一种水霉菌病。常见的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但也有少数不分枝。菌丝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皮肤和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突出体表。菌丝长达3cm,呈灰白色,柔软,像棉花絮纤维状。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水温低,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或寄生虫破坏皮肤,导致病原菌侵入伤口,终年可以发生,尤其早春、晚冬及阳光不足,阴雨连绵的黄霉季节更为多见。

分析水霉病总是治不好的原因水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多种水生动物均易发生,尤其我国南方发生严重。一旦感染水霉病,病灶部位容易溃烂继发细菌感染,严重的死亡率可达70%,每年给我国水产养殖造成很大损失。如何有效防治水霉病?了解这些很关键。

1、水霉病的特点水霉病俗称“白毛病”、“长毛病”、“肤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和绵霉菌丝为有横隔的多核体,它分为内菌丝和外菌丝。内菌丝深入皮肤的部分起附着作用,分枝特别多,有的甚至深入肌肉组织。外菌丝在体表外的,形成肉眼能看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因而称此病为 “白毛病”。

2、水霉病的症状(1)鱼体,得水霉病一般霉菌从伤口侵入,随着病情的发展内菌丝深入肌肉,吸收鱼体营养,外菌丝似白色绵毛状;细菌继发感染,出现赤皮、出血、烂身等;渗透压失调,蛋白质等有机物渗出,导致鱼大量死亡。(2)鱼卵,每年的早春人工繁殖季节(特别是鲫鱼、鲤鱼繁殖)在鱼卵的孵化过程中,受害的鱼卵上感染水霉,菌丝呈放射状,故称为“太阳籽”。

3、影响水霉病发生的因素(1)温度是影响水霉病的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同温度下(5-26℃)都能生长,水霉病多发于晚冬和早春时节,当水温低于20℃时易发生此病,其繁殖适温为15-18℃,28℃时受到抑制。(2)水体pH值影响水霉病的发生。水体pH=7.2对水霉生长最佳,水霉孢子繁殖旺盛;水体pH=6.0-8.0时候,鱼卵一般也可感染水霉,但是游动孢子的形成能力较弱;pH=4.5-5.5时水霉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3)水体盐度影响水霉病发生。水霉菌对盐度的反应敏感。(4)水质影响水霉病发生。水质恶化严重,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容易发生水霉病。

防治水霉病,需要知道的事

一、水霉菌一年四季都在淡水或半咸水中存在生长,海水中几乎不太容易发生水霉病。夏秋季节水温较高不利于水霉菌的繁殖,这就是一旦发生水霉病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用食盐水消毒的道理,而且夏秋季节水霉病发病率很低。

二、水霉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而不是细菌,所以在选择防治药物时应注意用对真菌有杀灭抑制作用的药物而不是选择常用的杀菌药物,水产上常用的主要有聚维酮碘、戊二醛、水杨酸、五倍子、硫醚沙星等。

三、鱼不受伤是不会患水霉病的,因为鱼体有粘液和鳞片的保护,水霉菌很难侵入,所以不管是日常管理或捕捞运输,小心操作,不使鱼类受伤就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当然寄生虫侵袭的伤口也容易给水霉菌的入侵打开通道,注意做好寄生虫的防治可以有效防止水霉菌的继发感染。

四、当你看到鱼体上长毛时,其实已经是水霉病的后期阶段,初期肉眼看不见病症,当肉眼看见长毛时,菌丝体已经侵入鱼体损伤部位。所以一定是预防为主,在拉网、捕捞、运输后应及时泼洒药物防治水霉病蔓延。

五、水色越淡、水越清的水体,水霉病发生率越高,因为细菌和藻类的繁殖会对水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所以一旦发生水霉病不建议使用杀藻、杀菌强的消毒药物。

六、鱼的体质越壮,抵抗疾病的能力越强,所以春天早开食利于鱼体恢复,即使患病恢复的也快,再者就是注意保持鱼较好的体质和适宜的养殖密度。

七、不要把不同类型的鱼类混养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觉得非常奇怪,有相当多的人,喜欢混养不同类型的鱼,根本不管鱼的习性和混养的后果。比如热带鱼混养原生鱼,什么虎皮混养青鳉之类的...掠食性/杂食鱼类混养植食性鱼类,这个类型是最多的,比如把国产原生三贱客的光倒刺鲃,光唇鱼,麦穗鱼,跟其它鱼类混养,这仨货,光倒刺鲃是掠食性鱼类,天性吃荤;光唇鱼也是,野生环境里,光唇鱼是杂食偏素的,但到了人工环境,就转变成杂食偏荤,所以,这两货喜欢掏其它鱼的眼;麦穗鱼主要是胆肥,啥鱼都敢去啄一下,比斗鱼还嘴贱,然后鱼频繁得病,或者频繁死亡,还问是啥原因...当然了,也不是说,不能混养,混养得合理,充分考虑鱼的习性,以及混养带来的疾病防治风险。不顾鱼的习性,不考虑混养带来的防治风险,乱混养,鱼缸鱼病不频繁,鱼不死得快才是怪事。

防治水霉病的方法(1)在进新鱼前做好容器的消毒工作,彻底清理消毒,加水后用能杀灭真菌的消毒剂消毒。(2)在晚秋时节或越冬前做好杀虫,减少寄生虫导致的鱼体受伤。(3)在捕鱼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伤口是感染水霉病的重要条件。(4)消毒时使用安全的药物浸浴鱼体消毒。(5)在水霉病发生季节使用杀真菌药物消毒水体。(6)适当肥水,降低水体透明度,减少水体中水霉菌孢子的生长。(7)水霉病发生严重时,及时用杀真菌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加量,连续消毒两次。(8)水温低于 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9)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特别是野采的鱼,一定要消毒过,不要直接入缸,有条件的,最好暂养在其它容器,消毒检疫观察过,再入主缸

常见防治水霉病的药物机理

(1)水杨酸

又名柳酸,化学名称是“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防治水霉病的原理是:在鱼体表感染水霉菌时,水杨酸可软化病变部位的角质层,导致角质层脱落,也将菌丝同时脱落。水杨酸不能杀死真菌,也不能直接抑制真菌繁殖。因此水杨酸用于水霉病的预防效果不明显,水杨酸仅在发生水霉病,看到菌丝(白毛)时才有效果。水杨酸主要协助其他抗真菌药物的穿透,水杨酸类药物应复配抗真菌药物使用效果更理想。

(2)硫醚沙星

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是一种以合成大蒜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制剂。硫醚沙星防治水霉病的原理是:硫醚沙星对部分真菌主要是抑制作用。大蒜素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竞争性地抑制了蛋白酶、细胞壁酶的催化活性,抑制病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病菌的繁殖,但是不能杀灭真菌。所以硫醚沙星能预防和缓解水霉病。当鱼体出现白毛菌丝时,硫醚沙星能抑制真菌不再增加。硫醚沙星具有很好的渗透作用,配合杀真菌的产品使用效果更佳,按照产品的详细说明使用。(硫醚沙星就是水霉净的主要成分)

(3)五倍子

又名文蛤、木附子等。五倍子末防治水霉病的原理是:五倍子主要成分没食子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将患处覆盖,可使炎症表面结痂,遮盖感染起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作用。因此,五倍子用于水霉病防治主要是收敛伤口作用,可以促进水霉菌感染伤口的愈合。但是五倍子末也不能杀灭病原真菌。五倍子末可以配合其他抗真菌的药物使用,促进鱼体伤口的尽快愈合。缺点是用量大,药粉末需要煎煮使用麻烦。

(4)聚维酮碘

聚维酮碘因为伤害小、毒性小、腐蚀性小的特点,广泛用于消毒抗菌的外用药物,其化合物相关药品最多的就是聚维酮碘溶液。它主要是通过不断释放游离碘而发挥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效。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碘不是会伤害,甚至毒死鱼的吗?养龟更常用,养鱼为何要用聚维酮碘?聚维酮碘PVP是英文Poly Vinyl Pyrrolidone的缩写,中文名: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维酮碘是由PVP与碘络合的产物,具有成膜、粘合、黄染轻、易清洗、慢性释放、水溶性强以及广谱杀菌作用等优点,其克服了碘的腐蚀性、刺激性、毒性,且保留了碘强大的杀菌、杀病毒的能力。聚维酮碘的药理作用:表面活性剂PVP对菌膜进行有效亲和,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胞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目的。聚维酮碘在溶剂中逐渐释放出碘,起到缓释作用,保持较长时间的杀菌力。可用于养殖水体,养殖器具的消毒,也可用于治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引起出血、烂鳃、疖疮、腐皮等细菌性疾病。主治鱼类(鲈鱼、鲶鱼、甲鱼、四大家鱼)的暴发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竖鳞、打印病、肝胆综合症等(当然了,治疗肠炎还是甲硝唑更好)。国标要求含量10%,一般聚维酮碘有效碘含量为10%,故水产用聚维酮碘有效碘含量为1%,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聚维酮碘的碘含量都有虚标,含量越高就越虚,涉及到的东西较多,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5)二氧化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比高锰酸钾更好,也更安全的消毒剂。消毒,漂白,保鲜,去味。可以用的范围非常广,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消毒,餐消,环境消毒,水产养殖等。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二氧化氯用于水消毒,在其浓度为0.5~1mg/L时,1分钟内能将水中99%的细菌杀灭,灭菌效果为氯气的10倍,次氯酸钠的2倍,抑制病毒的能力也比氯高3倍,比臭氧高1.9倍。二氧化氯还有杀菌快速,pH范围广(6-10),不受水硬度和盐份多少的影响,能维持长时间的杀菌作用,能高效率地消灭原生动物、孢子、霉菌、水藻和生物膜,不生成氯代酚和三卤甲烷,能将许多有机化合物氧化,从而降低水的毒性和诱变性质等多种特点。

(6)亚甲基蓝无水亚甲基蓝是金红色闪亮或闪古铜色光的粉状物,溶于水,其溶液为蓝色;三水合亚甲基蓝为发亮的深绿色结晶或细小深褐色粉末,带青铜色泽,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溶于水,其溶液为天蓝色。易溶于水和乙醇,能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药理作用: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进行解毒、杀菌等作用。亚甲基蓝用途比较广泛,为广谱性的抗真菌、驱虫剂。主要用于水霉病和小瓜虫病的防治,与盐一起使用时可以防治水霉病。

注意事项:亚甲基蓝原为噻嗪类染料,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高残留的三苯甲烷结构,因而对人体有害,有致癌性,水产养殖业已经禁用,跟呋喃类的黄粉一样,只能用于观赏鱼,不能用于食用鱼。

(7)呋喃类药物呋喃类药物一般包括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那斯等,俗称黄粉等。是一种治疗范围广,副作用小的常用鱼药。市面上大多数的黄粉是呋喃西林,但是有些黄粉可并非如此。 比如在水族圈鼎鼎大名的日本上野黄粉,它就是呋喃苯烯酸钠。还有,国内一些黄粉其实是呋喃那斯,与呋喃西林是一类的,但是在治疗效果上是不同的。主要针对体表外伤、烂鳃、烂鳍、烂尾等细菌性感染,一般将它溶于水,用来对鱼只药浴,用量按说明书介绍,治疗时间最长一周。它需要避光保存,使用时需要充氧,最好也要关闭灯光,不能与含碘、铜等药剂合用,无鳞鱼最好不用。使用黄粉的三个前提:第一,细菌感染。第二,体表感染。第三,缸外用药。

杀菌原理:通过干扰细菌的糖代谢和氧化酶系统从而发挥杀菌作用。糖代谢和氧化酶我们不需要理解是啥,简单理解是提供细菌繁殖和生存的必要条件就可以了。对细菌类鱼病效果极佳,对真菌类鱼病效果有限。

注意事项:近些年,流传起包括黄粉在内的呋喃类药物,是可以包治所有鱼病的万用药的谣言。呋喃类药物确实可以用来治疗鱼病,但是它绝非万能鱼药。超过七成的鱼病,都不是呋喃类药物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要道听途说,用一种药就能治百病的说法更不可能!鱼也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水质,不同病症,都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了解它们、爱护它们,分清情况,找有经验的前辈、有专业背景的人员,多问几个方案。最重要的一点:2019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再评价,认为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呋喃类药物已经被全面禁止使用在人类和可食用动物(家禽和家畜),水产养殖业。通俗点的说,呋喃类药物只能用在观赏鱼的治疗上。凡是使用呋喃类药物治疗过的鱼类,都不要食用。

(8)抗生素之土霉素土霉素为淡黄色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由一种链丝菌培养液提制的抗生素,该品为淡黄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水。该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敏感菌包括肺炎球菌、链球菌、部分葡萄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对猪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保存时要避光。与其它药物合用:1、与青霉素合用,抑制青霉素的杀菌作用;2、与中性及碱性溶液合用,分解失效;3、不与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合用;如:Ca2+、A13+、卤素、碳酸氢钠、凝胶等可影响本品吸收。功能主治:水产中的应用治疗鱼类弧病菌、脱磷病、烂鳃病、鳗鱼受德化氏病、鳟鱼疮病、鳗赤鳍病等。土霉素是一种使用多年的老药,其主要的作用是避免和治疗细菌感染,常常被用于各种宠物和家禽、家畜的消炎治疗,但是对于观赏鱼来说土霉素的使用,容易牵扯到一个黄水的问题,其他的倒没有什么,从作用上看土霉素疗效还是不错的。

治疗观赏鱼的各种体表性细菌感染,如果是使用土霉素的话,最好能够配合一定的升温措施,一般以26-30度左右为宜,可以适当的配合加盐,如果是片剂药,用量是三百斤水至少八片,少了也根本没啥用,不必再去补药,粉剂的话一百升水2-3克即可。先正达、Ladda等公司生产的土霉素以水溶性粉出售,商品名为Mycoshield、Terramycin和Phytomycin(加上链霉素硫酸盐)。它对哺乳动物无毒,对非靶标机体和环境无不利影响。对于鱼可防治白皮病、腐皮病、疖疮病、鳗鱼赤鳍病、鲤鱼竖鳞病、烂鳃病等。用法也比较简单,0.25克/10升, 提醒一下,全缸用药,一切重建是很劳神的事.治疗体表用土霉素最好配合增温, 一般30度, 三天一换水(1/3), 补药。如果是片剂药,一米缸基本上下三片左右,注意如果有红箭鱼就最好捞出来,因为听说对红箭鱼有节育的作用。

通用剂量0.31~10毫克/升。土霉素对于鱼类的最低抑菌浓度是0.31~10毫克/升,多数是以0.31~1.25毫克/升。治疗范围比较广,毒性比较小,细菌耐药力产生很慢。肠道对其吸收很快,排出也快。用每公斤饲料中拌入400mg的土霉素,制成药饵连续投喂6天可以治疗爱德华氏病。遇到白头白嘴病以及烂尾病,可以选用25ppm浓度的土霉素药液浸泡鱼体半个小时。

用土霉素治疗鱼病有几个注意事项:

1、土霉素可以治疗所有的细菌性鱼病如果是我们的观赏鱼状态还可以,偶有小恙,感染些轻微的细菌性疾病,适当的用土霉素来调理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在用量上就是以上的药量减半即可。2、治疗严重外伤土霉素没有新诺明快包括了撕裂性碰伤和打斗伤、蒙眼、鳃病等,相比较而言,新诺明的效果要比土霉素好。3、治疗严重肠炎土霉素不如甲硝唑、痢特灵土霉素相对来讲是比甲硝唑、痢特灵还要温和的抗菌药,在治疗肠炎的效果上比不上二者,但是对于观赏鱼不太严重的细菌性肠炎,我们就可以用土霉素慢慢的进行调理,不必去下其他的药物了,虽然效果慢点,但是对于观赏鱼的伤害会更小。4、白点病下土霉素没用白点病属于寄生虫病,任何抗菌药物对其没有任何的疗效,尽管土霉素的药性温和,但是白点病不适合下土霉素5、土霉素是水霉病的克星土霉素治疗鱼病,效果为明显的应该是对于冷水鱼的水霉病,加上适量的食盐效果会更加的有效上。6、不要有事没事的就往鱼缸里加土霉素土霉素虽然可以治疗很多鱼病,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发现那个鱼不对劲,或者鱼儿本没有病,我们就往鱼缸里随便添加土霉素,毕竟它也是药,是药三分毒,我们还是少添加为妙,况且如果鱼缸的水质不好,鱼儿的体质上不去,加了土霉素也毫不管用,我们不要去习惯性添加。

7、买水族专用的最好,人用的也凑合。不要买兽用的土霉素,尤其是缓释型土霉素,那是给猪牛羊,马驴等家畜用的,因为这些家畜都是大型动物,普通的土霉素,吸收快,分解排放得也快,治疗效果不好。缓释型土霉素增强了药效,延缓了释放速度,适用于大家畜,不能用于鱼,猫狗等其它动物。

(8)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PP粉,为紫黑色针状晶体,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作消毒剂、水净化剂、氧化剂、漂白剂等,此药不仅是生活中常备的消毒药,也是水产养殖常备的消毒药品之一,具有用量少、消毒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等特点。

高锰酸钾消毒机理高锰酸钾的水溶液与有机物接触能释放出新生态氧,迅速使有机物氧化而起到防腐消毒和杀菌的作用,兼有除臭的功效,也不出现气泡。其本身还原后所产生的二氧化锰能与蛋白结合,故对组织能呈现收敛(低浓度时)、刺激甚至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其0.1%的溶液能杀死多种细菌的繁殖体;2%~5%的溶液在24小时内能杀死芽孢。在酸性环境中,杀菌力增强,譬如其1%的溶液与1.1%的盐酸配合,在30秒钟内即可杀死芽孢。高锰酸钾常用于杀灭鱼体外的不形成孢囊的原虫、蠕虫,如指环虫、三代虫、嗜子宫线虫,以及寄生甲壳类动物,如锚头超等,此外高锰酸钾还有杀菌,增氧、收敛、解毒、除臭与改良水质的作用。

高锰酸钾水溶液配置方法配制高锰酸钾水溶液最好用凉开水,因为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水温偏高会使其迅速分解失效。配制好的水溶液通常只能保存2小时左右,当溶液变成褐紫色时就会失去消毒作用,故最好是现配现用,并且使用时要背光,在室外需上午9点前或傍晚进行,阴天要改在中午。

注意事项:高锰酸钾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大家用完要洗手啊。放高锰酸钾对鱼是很危险的事。用量不正确会对鱼鳃烧伤,给鱼造成很大的害;同时也会杀死硝化细菌,损坏水的微循环系统。所以万不得已不要放高锰酸钾。如有有鱼的身上出现溃烂,可以把鱼捞出来,用高锰酸钾涂在溃烂处,然后轻轻用水冲走表面的高锰酸钾,放回水中。

(9)其它防治水霉病的药物盐,不要小瞧看似普通的盐粒,它是目前疗效最广泛的鱼药,除了少数无鳞鱼外,几乎所有的鱼病都有疗效。老三样(升温、加盐、换水)是治疗鱼病最常见的办法,对鱼只体表寄生虫、水霉菌、烂鳃、烂鳍、烂尾等症状都有效果。还可以缓解因鱼只密度大引起的紧迫症,能一定程度解除氨氮及亚硝酸的中毒症。用盐量:一般用量在0.5%,视鱼病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减,最好分缸盐浴,主缸里没事别加盐。盐主要分为粗盐与精盐,粗盐是没加工过的海盐,比如观赏鱼用盐;精盐就是日常食用的食盐,脱碘处理过就行(脱碘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学过化学就知道:碘化物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挥发而失效。所以要使碘失效方法很多:日光暴晒、吸水后风干、通风、高温爆炒等等,只要能想到折磨的办法统统用上,碘想留住都难)。ps:家里的过期食盐不要丢,脱碘处理过,就能常备防治鱼病

水霉病的治疗

首先,把隔离容器的水温升至28*,水温处于28*时,水霉菌便会被抑制,升温不要一步到位,因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依赖高,温度急剧变化,会出大问题的。所以,每隔2小时,升温0.5*,一天升温不要超过3*(白点病也是一样的升温流程),这也是为什么我老是说要尽可能把鱼缸的水温保持在25*,方便升温治疗,也利于鱼的生长,大部分广温性鱼类在25*的时候,生长最为迅速。温度升好后,选择合适的,你们手头上有的药物,开始治疗病鱼

1,2%含量的聚维酮碘,浓度为1mg/100升,治疗水霉病,隔天1次,连用2-3天;预防是7天一次;如果伤口长霉的地方小,可以用棉签擦去水霉,在患处涂抹浓度为20mg/升的聚维酮碘水溶液,稍干后再放回水里。冷水性鱼类慎用,新手没把握可以不用聚维酮碘

2,浓度为10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每次浸泡鱼体10-20分钟,可以防治水霉病,跟盐配合,效果有保障。亚甲基蓝有残留,对人体有害,使用过亚甲基蓝要清洗干净双手,还有不要食用泡过亚甲基蓝的鱼类。

3,呋喃类药物,比如黄粉,照说明使用即可,使用的时候记得打氧,跟亚甲基蓝一样,有药物残留,导致人患癌,所以,泡过黄粉的鱼都不要食用。

4,食盐和小苏打(1:1)溶解于水,制成浓度为400mg/L的混合溶液,浸洗病鱼10-15分钟,水温20*就浸洗15分钟,水温25*及以上,浸洗10分钟。每天一次,直至痊愈。

5,土霉素,土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原虫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同时治疗水霉病的效果也是相当好。具体的用法与用量:通用剂量0.31~10毫克/升。人用片剂土霉素,150升水,下8-10片,一米缸基本上下三片左右。如果是兽药土霉素精粉,大约是100升水2克左右,这是鱼场推荐的用量,而我自己一般的下到三、四克,依据病情不同有所增减。用土霉素最好配合增温, 一般水温30度左右, 三天一换水(1/3), 下一次药,隔两三天换水缓解之后,再去观察鱼儿状态如何,然后视具体情况再决定要不要补药。

6,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泡腾片主要用于前期防疫,对预防相当有效,几乎99.99%。但是对已经得病的病鱼来说,治疗效果只有50%~60%。二氧化氯泡腾片对于预防细菌及病毒性疾病是有效的,其调水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7,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治疗鱼病的老伙计了,一般会搭配土霉素,或者聚维酮碘,也可以单用。因为有药物残留,而且还伤鱼,比以前用的少了使用方法:配制高锰酸钾水溶液最好用凉开水,因为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水温偏高会使其迅速分解失效。配制好的水溶液通常只能保存2小时左右,当溶液变成褐紫色时就会失去消毒作用,故最好是现配现用,并且使用时要背光,在室外需上午9点前或傍晚进行,阴天要改在中午。单独浸泡用大红色的高锰酸钾水浸泡鱼体五分钟,然后把水倒掉。用原缸水或者经过晾晒的新水,每三百斤水加入十二片土霉素浸泡两天。然后观察病鱼身体上白毛的情况,如果有继续生长迹象,高锰酸钾再来一遍,继续放在土霉素水中浸泡。再两天后,换水三分之一,同时加入前次药量一半的土霉素。基本上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整缸治疗当我们发现鱼缸中的鱼儿,有三只或者更多的数量患上了水霉病。直接全缸下药,因为水霉病的传染速度是相当快的,三天之内可以让你鱼缸里的鱼儿死得干干净净。在三十年前,水霉病被称为观赏鱼不治之症,因为水霉病的病程只有5-7天,当鱼身上长出白色霉菌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所以,一旦发现此病有传染迹象,我们一定要当机立断,坚决整缸治疗。方法很简单,首先,我们要准备好等量的,经过晾晒的温度合适的新水,以便往鱼缸中添加备用。然后,我们要抽取一半的原缸水直接倒掉。顺便把鱼缸中的供氧装置关掉,注意是氧气,不是过滤器。其次,我们把高锰酸钾倒入鱼缸中,倒入多少?以鱼缸中的水呈大红色为准。大家可以看下图,图中从左往右数第四瓶中的颜色就可以了,为什么不给大家具体用量,因为测量那些个东西,什么几克几克,多少ppm,真正能做到去测量的鱼友又有几个?我们就以水的颜色为准,也方便操作。在过滤器的作用下,很快整个鱼缸的水都会呈现大红色,我们再等上五分钟。大家注意啊,高锰酸钾的使用时间最好就是五分钟,最多十分钟。时间再长,不但会伤害到鱼儿的外表皮肤,还会伤害到硝化细菌。然后我们迅速的加入维生素C片进行还原,三百斤水下十片左右。大约也是五到十分钟之后,就会水清如初。这个时候,我们把准备好的新水加入鱼缸。最后,按照方法一,加入土霉素即可,其他操作步骤与方法一同步。像斗鱼,鳢科鱼类这些有鳃上器的,可以先泡聚维酮碘,再泡高锰酸钾,不用再下土霉素,浸泡高锰酸钾的时候,要把它们的头部抬出水面,免得损伤它们的鳃

觉得配比难的,可以参照下面这2张图,宁少勿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