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八文化的手工作品 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

2023-09-21 1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进一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增强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刻体悟红色精神,在实地寻访红色足迹结束后,8月11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出发吧!青年”实践团队成员开展了“巧做手工学党史 红色精神代代传”红色手工制作活动,以巧手传情,以作品言志。

作品一 《剪刻记忆》

左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制作江西井冈山剪纸

右图为:团队成员制作的江西井冈山剪纸成品

这是以江西井冈山为主体的手工剪纸。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剪纸包括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一张红色纸,一把剪刻刀,团队成员用刻刀刻画出江西井冈山的风景,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深刻体悟了井冈山精神。团队成员李雪霜表示:“剪纸看似简单,但如果不讲求方法,很容易刮坏纸。所以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用力轻重、速度缓急,更重要的是克服浮躁情绪,静下心来,能坐得住板凳。在剪纸过程中,曾经井冈山的革命场景仿佛跃然于眼前、革命故事在脑海中浮现,不禁感慨当前盛世下我们定要珍惜韶华,不负先辈,立志为国奋斗。”

作品二 《童心向党》

左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制作手工挂饰

右图为:团队成员制作的手工挂饰成品

这是一个以两名儿童的卡通形象为主体的手工挂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繁荣昌盛、海晏河清。当代青少年不再饱受战乱之苦,享受着岁月静好的日子,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份作品正是致敬那些一腔热血为国为民的英雄们,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日盛世之中华。团队成员刘燕萍表示:“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在艰苦年代、恶劣环境中始终坚定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同时也要继续扮演好‘红色讲解员’的角色,讲好革命故事,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作品三 《我爱我的祖国》

左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制作手工贴钻画

右图为:团队成员制作的手工贴钻画成品

这是一副由天安门、白鸽、红旗等要素构成的手工贴钻画。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见证了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在伟大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写下的辉煌篇章。团队成员林和表示:“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民富国强。中国今日之和平来之不易,青年一代要不忘历史、不忘先辈,在新时代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巧手展风采,红心感党恩。将实地寻访红色足迹和手工制作相结合,以手工作品为载体,记录实地寻访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沉浸式”手工制作中追溯红色记忆、体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将爱党、爱国情怀深深地刻在心里,在今后定会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弘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声音、讲好红色故事。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出发吧!青年”实践团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