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共享充电宝太贵或成“过去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共享充电宝合作联系方式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共享充电宝太贵或成“过去式”?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共享充电宝太贵或成“过去式”?

2023-11-05 10: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钊

共享经济领域闹出了大事件。

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在市场监管总局的行政指导下,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已经积极整改,取得成效,共享消费领域价格涨势得到有效遏制,标价逐步透明化、规范化。

市场监管总局在公告中用了大篇幅来说明共享充电宝领域价格乱象的整改情况。在过去,提起共享充电宝,“贵”“暴利”是广大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但另一方面,净利奇低、企业哭“穷”也确实发生在这个行业当中。为何在这么“暴利”的行业中企业赚不到钱,消费者的钱究竟进了谁的口袋呢?

入场费、分销费用高企

相关企业挣钱难

不久前,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怪兽充电第二季度营业收入9.72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2.9%,超此前预期,连续五个季度盈利。咋看之下,这是一份健康的财报。然而,本季度怪兽充电净利润为82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仅为0.8%,这意味着,有着近十亿元营收的怪兽充电,赚钱赚了个寂寞。

怪兽充电的钱去了哪里?细究其财报数据不难发现,怪兽充电2021年第二季度销售与营销费用为7.710亿元(约1.194亿美元),占比营收约为79.1%,与上年同期的4.684亿元相比增长64.6%。

原来,现阶段共享充电宝企业通常采用的是与渠道商或代理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网点铺设,这一服务的特性也决定了人流及特定场景的重要性。因此,充电宝点位的争夺是行业企业们绝不会放弃的战略要地。怪兽充电的“销售与营销成本”占比营收近八成,也说明了行业目前正处于点位争夺的白热化阶段。

作为行业头部,怪兽充电的日子已经算不错了。数据显示,另一家共享充电宝上市企业小电科技日子更“惨”:2020年,小电科技营业收入为19.1亿元,净利润亏损1.04亿元。

有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除了入场费以外,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点位营收是要与商户进行分成的。“6~7成是很普遍的现象,个别极端的情况商户要分走9成的收益。”该行业人士表示,入场费高、分成低,再除去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盈利实在艰难。

对此,艾媒咨询CEO张毅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共享充电宝点位入场费高、分成高的现象其实不能完全责怪商家方,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内部恶性竞争造成的。“假设A品牌给商户的入场费是5万,B就开口给10万,C可能愿意给15万。”张毅表示,在入场费、分成费用的问题上“解铃还须系铃人”,行业自律是关键。此外,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监督规范,多方努力来解决问题,让消费者能够用上物美价廉的共享充电宝。

整体价格小幅回落

共享充电宝定价更趋于合理

据了解,今年6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此次参加整改的6个共享充电宝品牌共有机柜426万台,占市场份额约80%。相关企业在市场监管总局的行政指导下提出的整改计划是:进一步完善定价规则,与合作商户沟通协商,通过直接降价或者降低计费单元等方式下调部分机柜价格。

从整改结果看,街电有8万台机柜降价,小电、搜电、怪兽、美团分别有数千台机柜降价。目前各品牌平均价格为2.2~3.3元/小时,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96%,从最高价格占比来看,均不超过1%。

相对而言,处于热门旅游景点等相对封闭区域或者繁华商业区的机柜价格仍然高于均价。杭州市西湖景区88家共享充电宝商户中有23家降价,最高价格由10元/小时下降到8元/小时,目前每小时3元及以下占比25%,每小时4~6元占比58%,每小时7~8元占比17%。这也意味着,此前传出天价充电宝(10元/小时)的杭州西湖景区已经将价格控制在了最高8元/小时。

记者8月31日通过多个小程序测试共享充电宝价格时发现,在广州地区,多数共享充电宝价格相对平价。以珠江新城商户为例,怪兽、小电、街电等品牌的充电宝价格都在2~3元的区间内,很少有定价超过3元的商户。此外,黄埔、海珠、越秀等多地商圈的共享充电宝价格也基本如此。

对此,张毅表示,在普通的消费场景中,共享充电宝的定价是相对合理的。定价高的点位主要存在于酒吧、星级酒店、旅游景区中。这些场景中,商户们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使用是刚需且“别无选择”,因此定价会高于其他场景。

消费者吐槽共享充电宝充电慢

疑似主观故意

记者留意到,除了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处理的价格问题外,有关共享充电宝产品老、充电慢的情况格外受到消费者关注。“充电两个小时,还不如我自己的充电宝冲一个小时。”“有时候觉得企业是故意的,充得越慢,用得越久,他们赚的更多。”

“以广州地区为例,有很多商户的共享充电宝点位是近期才铺设的,但这些点位充电宝的充电效率与几年前的设备并没有太大区别。”张毅表示,目前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效率是低于自用充电宝的平均水平的。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技术储备,是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消费者认为企业方存在主观故意的成分,不去对充电宝的充电功率进行升级,这是合理的猜测,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应该着手调查的方向。(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责编 | 杭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