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58年了,人们为什么念念不忘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兰考县原县长 “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58年了,人们为什么念念不忘他

“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58年了,人们为什么念念不忘他

2023-10-21 04: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两张照片拍摄时间相隔不过十来年但照片里的人却老了不止三十岁他是焦裕禄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组织的唯一请求令人泪目:将自己的遗体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今天一起致敬焦裕禄

【苦大仇深,渴望翻身】

1922年8月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尽了苦难的煎熬7岁上学,学习刻苦认真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1932年,家乡遭遇灾荒家境十分贫困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运煤卖煤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焦裕禄的家庭和广大劳动人民一样深受帝、官、封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过着悲惨至极的生活

焦裕禄十几岁时日本鬼子侵占了山东博山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被迫到黑山煤窑当小工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重活得到的仅仅是一点橡子面别说是养家糊口连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饱

焦裕禄的父亲因无钱还债被地主活活逼死眼泪未干焦裕禄又被日本鬼子抓到抚顺的一个煤窑作苦工在日本鬼子、汉奸的刺刀威逼下他每天在煤窑里干十五个小时以上的苦工和焦裕禄同志住在一个工棚的二十三个人中两三个月里,就有十七人被折磨死去每当工友们不幸死亡的时候焦裕禄的心比针剌还要难受他不忍受日寇的非人折磨和工友一道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冒着生命危险逃出了虎口

焦裕禄逃出了虎口又掉进了人间狼穴他逃荒要饭跑到江苏宿迁县不得不给一个姓胡的地主当长工焦裕禄进一步受到了残酷折磨甚至在他生病的时候地主还逼他干活这阶级仇、民族恨在焦裕禄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份入党申请书】

1945年8月新四军解放宿迁经常组织劳苦大众开会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焦裕禄认识到共产党才是真为人民办事的同年秋天,焦裕禄返回家乡为了参与家乡的解放他主动加入了村民兵组织由于焦裕禄严格执行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的政策纪律且在村中威信较高后来当上了队长他积极参与村里的反霸反伪顽斗争白天参加生产、斗争会晚上巡逻放哨、视察敌情

当民兵期间由于历次参加革命斗争的实践以及聆听党的教导再加上早年艰难求生的经历焦裕禄迅速地成长起来也渐渐萌生了加入党组织的愿望

焦裕禄找到当地党小组长焦方开同志谈话要求入党但是他并不知道入党有一系列组织程序焦方开问他:“你写过入党申请书吗?因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参加党得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像参加民兵那么简单”焦裕禄本以为自己出身贫困家庭又参加了民兵已经符合入党的条件了却听到小组长教导说党员不仅看出身还要有思想觉悟小组长鼓励他今后积极工作、奋勇抗敌待条件成熟即可写入党申请从此,焦裕禄不仅了解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这次谈话后焦裕禄写了三份入党申请书才最终加入了党组织

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焦裕禄写了自己当苦力、退学坐牢、逃荒的经历他表示坚决要入党打倒地主为亲人报仇然而,当焦裕禄上交入党申请书时正赶上了党组织召开学习会在这次会上党小组长批评了部分同志中存在的公报私仇的狭隘思想:“有的同志思想觉悟还不高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想到全中国的老百姓和普天下的受苦人都有仇、都有冤、都有恨……消灭剥削阶级,推翻旧社会实现共产主义,达到世界大同这是我们党的大目标、总目标如果参加共产党仅仅是为了报私仇就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焦裕禄听了这次党课后觉得自己还不符合入党条件写好的申请书便没有交

第二份入党申请书焦裕禄专门请了一位老党员指点重点写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和决心这次没有提交是因为他违反了俘虏政策把民兵团抓到的一个做尽坏事的俘虏的胳膊砍伤了因此,焦裕禄受到了党组织的批评被批评后焦裕禄进行了深刻反思一个人如果不能执行党的政策怎么能够得上党员的标准呢?于是,他又将写好的申请书收了起来

在经历两次思想考验以后焦裕禄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他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模范执行党的政策纪律并开始动手写第三份入党申请书几经修改后他郑重地将这份申请书交给焦方开他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道:“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救星没有共产党革命就不能胜利穷人就不能翻身我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946年1月焦方开郑重地告诉焦裕禄上级党委已研究并批准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听到这个消息焦裕禄激动万分眼含着泪花:“我的条件还不够对革命还没有作出啥贡献对照誓词,我还差得很远很远……我要努力为党工作……”这一年,他24岁

【鲜为人知的军事生涯】

1947年7月为了帮助新解放区人民翻身求解放焦裕禄被调到渤海地区南下工作队集训后分配到淮河大队一中队任班长在南下途中他经常替其他队员扛背包、背干粮袋最多时,他一个人竟背了四个人的背包

1948年2月13日南下工作队到达河南境内焦裕禄同志被分配到尉氏县彭店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他坚持依靠贫雇农广泛发动群众经常在彭店古会上作政治宣传在彭店区委的领导下群众很快就发动起来了接着建立了农会和民兵组织没收了地主的浮财分了地主的土地

很少有人知道焦裕禄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冬淮海战役打响了隆隆的炮声敲响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丧钟火线上,解放军战士英雄杀敌火线下,人民群众奋力支援焦裕禄根据上级指示组织了千人担架队支援淮海战役他积极带头,埋头苦干以模范行动影响别人使运输工作提前完成了任务淮海战役结束时豫皖苏五分区奖给这个大队一面“支前模范”的锦旗

在革命的疾风暴雨中焦裕禄从一个饱受苦难的贫苦农民成长为青年干部

【他是个文艺青年】

焦裕禄早年家境贫寒但并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在学校,他参加过“雅乐队”他的二胡、小号等乐器演奏功底都是那时的“童子功”参加革命后为更好开展工作焦裕禄又学会了演歌剧、编快板、跳交谊舞是一个妥妥的“文艺青年”

1947年为发动群众、教育群众、鼓舞士气党的革命宣传队编排现代歌剧《血泪仇》25岁的焦裕禄在剧中出演男一号

没有排练时间焦裕禄就边行军边背台词休息和宿营时他就抓紧时间集中排练常常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20多天后《血泪仇》在阳谷县首场演出当晚,方圆十几里的群众扶老携幼,赶来观看,场上人山人海焦裕禄激昂悲愤的唱腔严肃逼真的表演深深地感染了全场观众台上在哭泣,台下在流泪全场到处是哭声和痛骂国民党反动派的怒吼声群众异口同声的高呼“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演出结束后当场有很多青年报名参军

1949年27岁的焦裕禄在尉氏县大营区任副区长为使土改工作顺利推进他经常会搬着凳子到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拉二胡总引来不少人围观他便趁机给大伙儿讲党的政策

拉二胡不仅帮助焦裕禄推动工作还为他赢得了爱情1950年,焦裕禄被任命为青年团尉氏县工委副书记

有一天徐俊雅被焦裕禄宿舍传出的二胡声吸引推门进去,两人开始攀谈并且商议为配合剿匪和土改二人合演一出《小二黑结婚》两颗年轻的心在琴瑟相和中越走越近

1950年11月焦裕禄与徐俊雅结为连理昔日一起剿匪反霸、生死与共的战友成为了一对同理想共命运的人生伴侣

1955年33岁的焦裕禄被安排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实习焦裕禄学习了俄文和跳舞方便与厂里的苏联专家交流对此,苏联专家都表示佩服认为“一个‘拉牛尾巴的’能把舞跳得这么好,很了不起”

【支援工业建设】

为了支援工业建设1953年6月此时任青年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建设这一年焦裕禄31岁

期间他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学习进修

1958年春天洛阳矿山机器厂接了个大任务:制造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要求4月底试制成功

时间紧、任务重而此时焦裕禄的健康状况出了问题胃疼、神经官能症肝也不时隐隐作痛为了不耽误进度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苏打片胃病犯了就塞几粒苏打片有时疼得直不起腰就用筷子顶住胃部

就这样熬了十几个夜晚忍着疼痛焦裕禄翻阅了六百多张图纸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和技术人员、老工人把整台机器的上千个部件从图纸到工艺规程再到工具和材料准备一件件推敲就连一个小小螺丝钉也不放过

焦裕禄很少回家吃住都在车间里通常一杯白开水一个干馍就打发一顿饭困了就拿军大衣一裹躺在车间里一条大板凳上这条硬板凳他睡了五十多天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中国第一台新型2.5米双筒卷扬机诞生了

经过这次奋战焦裕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业管理人才但由于过度劳累他的肝病也越来越严重在车间里常常疼得大汗淋漓甚至晕倒在车间1962年春天焦裕禄转入郑州医院疗养

【兰考的400多个日夜】

1962年秋兰考突遭内涝淹死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碱死了10万亩青苗全县的粮食产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全县36万人中灾民就有19.3万人

兰考,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城却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历史上记载兰考县址曾六次迁徙每一次都是因为洪水泛滥淹没县城黄河多次改道和泛滥使11条黄河故道形成了故堤故堤环绕沙丘又形成上百个风口给这个县城留下了大片沙荒地、盐碱滩风沙、内涝和盐碱成了兰考历史上亘古不变的“三害”

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带头人带领群众渡过难关1962年6月河南省委、开封地委动员焦裕禄去河南省兰考县当县委书记 

时任中共兰考县委新闻干事刘俊生:当时的兰考情况是个什么样子呢?灾荒压头、人口外流、干部发愁!

时任开封地委书记的张申明确告诉焦裕禄兰考是全地区最艰苦、最穷、最困难的一个县患有慢性肝炎的焦裕禄并没有讲述自己患病的事实他明确表示他去接受组织的分配

1962年12月6日焦裕禄到兰考报到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此时的焦裕禄40岁 

带着改变兰考面貌的雄心壮志到兰考的第二天焦裕禄便带着县委办公室的干部下乡考察

他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全面了解灾情和原因寻求救灾办法

在刚刚到达兰考的头半个月焦裕禄就走访了十多个村子他认真地向老乡讨教并总结出了治理风沙的两个办法“贴膏药”、“扎针”

所谓“贴膏药”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

所谓“扎针”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这种树能在沙地里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即能挡风又能压沙并且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不用多投资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 以林保粮

无论多忙焦裕禄总是坚持和群众一起干活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

为了彻底根除“三害”焦裕禄从全县抽调了干部、技术员和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农120多人组成了除“三害”调查队越刮大风越往风里跑去查风口、探流沙越下大雨越往雨里钻去追洪水、看流向

半年下来他带领着这支队伍从黄河故道开始走出兰考,走出河南一直追到黄沙落地,洪水入河摸清“三害”形成的来龙去脉彻底查清全县大小风口84个大小沙丘1600多个9条河流发生淤塞的62个地点

他亲自组织有关人员起草了《关于治沙、治碱、治水三五年的初步设想》这个方案对治理兰考的风沙、盐碱、内涝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

1964年开春兰考人民和“三害”斗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了开会、作报告时他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用左手按住疼痛处有时候用一个硬的东西一头顶住椅子一头顶住肝部时间长了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组织上劝他治疗他总是因为忙一再推脱不停地东奔西走不停地探寻思考他知道一旦停下来自己也许就永远也爬不起来了

直到1964年3月焦裕禄的肝病已经严重到拿不起手中的笔才同意到外地治疗医生开出了最后的诊断书:肝癌后期,皮下扩散

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禄要求将自己的遗体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他说:“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1966年2月7日清晨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通过广播传到了千家万户焦裕禄的事迹被全国知晓

1966年2月26日焦裕禄的灵柩从郑州回到了兰考那一天十里八村赶来的成千上万乡亲黑压压地聚在县城北郊的一处沙丘下大家胸戴白花眼含热泪寒风中“迎接”他们的“县委书记”

人们遵从焦裕禄的遗愿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兰考他曾经工作过的沙丘上

【“焦裕禄精神”永不褪色】

在焦裕禄的枕下放着《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两本书在一个笔记本上焦裕禄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

受“焦裕禄精神”的洗礼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兰考接力奋斗不仅完成了焦裕禄治理沙丘的遗愿更让兰考成为河南省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如今的河南兰考县张庄村村貌

如今的兰考高楼林立、泡桐葱郁兰考人利用泡桐木材生产的古琴、古筝等20多种民族传统乐器远销海内外成为当地标志性产业之一

焦桐。图片来源:冯大鹏 摄

焦裕禄1963年亲手栽下的一棵幼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春风拂过,桐花满城飘香这棵“焦桐”笔直深情地守望着兰考的一方水土守望着令他牵挂的人民

50多年过去兰考的变化翻天覆地但是,焦裕禄书记和那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延伸阅读

  习近平: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精神:心中装着百姓 一切为了人民

  我们的传家宝丨焦裕禄精神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焦裕禄精神述评

  重温焦裕禄影像 学习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精神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