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如何做?一众大咖告诉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如何做?一众大咖告诉你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如何做?一众大咖告诉你

2023-08-05 0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健康中国2030”的助推之下,健康服务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如何适应大众的健康需求,由以疾病治疗为主,逐步转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是新时代赋予健康从业者的新使命。

新环境呼唤创新,新形势需要转型。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成为健康从业者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18年8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社会办医与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分论坛之“变·模式”上,业内专家齐聚一堂,共话“模式之变”。会议由北大医疗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金融街中心院长徐玉华主持。

曾强:时代呼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曾强指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病井喷式的增长、居民整体健康素养的有待提高,使得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已经融入国家政策,并日益成为全社会的期待。

虽然健康管理分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已经在全国建立了示范基地,但健康管理存在诸多不足,如健康管理学科尚未进入学科目录、人才队伍储备不足、相关培训不规范等。健康管理分会和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应该成为健康管理标准的制定者、行动的实施者和技术的研发者,为健康行业从业者提供更多支持。

对于未来健康管理中心的转型发展,他认为,一个新兴学科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健康管理永远在路上。健康管理中心未来发展应去行政化,同时要与全科医学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基因检测等技术支撑,由慢病体检向健康体检评估转变,由套餐式体检向个体化精准体检转变,由单纯体检向检后服务转变。

张静波:打造良性质控生态圈

全国唯一一家公立体检管理和服务机构——北京市体检中心主任张静波分析北京市体检行业情况指出,2011-2017年,北京健康体检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医疗来讲,质量和安全是永远不变的核心。在管理上,应遵循质量和安全是核心,标准规范是基础,督导和培训是抓手,信息化建设是保障的原则。

“标准和规范之所以作为基础,是因为有了行为准则,才能进行评价,有了评价,才能算绩效。信息化建设做保障,一是因为对科研来讲,健康评估需要用数字说话。二是对行业的质控来说,用数据说话可实现更佳质控效果。质控要发展,理念需先行。应摒弃旧有的发展模式,做好顶层设计,从被动变成主动,由单打独斗变成通力合作,形成一个良性质控生态圈。”他说。

迟春花:全科医学、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主任迟春花指出,健康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任何人都是健康管理的主要人群。健康管理是面向个体各方面的管理,是“健康中国2030”融入中国国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