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水果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市场价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志处理器是哪里生产的 2019年中国水果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市场价格

2019年中国水果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市场价格

2023-09-06 2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中国主要水果产量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消费角度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水果消费国,全国水果消费稳步增长。据估算,2018年中国人均水果直接消费量为82.3公斤,国内水果直接消费量为1.15亿吨,水果加工消费量3100万吨。综合来看,人均消费量稳中有增,同时随着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对水果的安全、营养、便捷和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水果消费更加趋向于优质、特色、品牌产品。国内水果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工工艺不断提高也拉动了加工消费,2018年水果加工消费量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0.1%。

“近年来,国内水果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产能也在扩大。2018年国内消费总量约为2.53亿吨,全国水果总产量约2.61亿吨,国内水果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武婕说。此外,水果进出口保持稳步增长。2018年,中国水果及制品进口量592.48万吨,进口额84.16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24.8%和34.5%;出口量509.68万吨,与上年相比减少2.0%,出口额71.57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1%。

武婕预计,2020年,全国水果产量为2.76亿吨,国内水果消费总量将达2.62亿吨;2025年,全国水果产量将达3.05亿吨,国内水果消费总量将达2.95亿吨;2035年,全国水果产量将达3.32亿吨,国内水果消费总量将达3.21亿吨。总体看,我国水果产需基本平衡,略有盈余。

稳价格需要加快产业升级

蔬菜水果价格走势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部分水果、瓜菜价格大起大落现象频繁上演,不仅扰乱了人民生活消费,也冲击了行业生产。而防控风险,让水果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则有赖于尽快实现产业升级。

“水果种植风险较大。自然灾害、价格波动、质量安全,诸多风险分散于产业的不同环节,借由产业链进行传导和汇集,如经长时间累积或突发事件触发,行业将遭受沉重打击。”武婕说。

我国水果种植多为果农分散经营,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水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历经多个中间环节,抵御风险能力弱。比如,果农分散经营,导致跟风种植,较易导致供大于求、价格暴跌、果农亏损,价格暴跌又会导致跟风减产、供给不足、价格暴涨。

此外,武婕告诉记者,我国水果供给虽然总量充足,但供给结构不合理。大宗品类如苹果、梨、香蕉、葡萄等供给较多,特色品类如大樱桃、百香果、火龙果等供给较少。另外,品种熟期结构不合理。同类水果集中上市且同质化问题严重,结构性滞销时有发生,影响农民增收、产业稳定发展。

“水果卖难时有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水果大多欠缺品牌效应,以致产量高、价值低。”武婕说,比如我国苹果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均处较低水平。出口地主要限于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向欧美发达国家出口的鲜苹果数量很少。近年来,随着出口放缓,进口不断扩大,中国水果贸易格局由顺差转为逆差。

有鉴于此,我国水果行业宜尽快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现代果业产业链体系。比如在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方面,武婕建议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消费升级发展趋势、产业发展基础、区域资源禀赋等因素,充分挖掘和发挥水果产业比较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分类推进大宗优势品种、特色差异化品种的发展,协调鲜食与加工比例,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推进各类水果向优势产区和适生区进一步集中,突破大宗品种差异化程度低以及小宗品种多而杂的局面。同时,调整优化内部品种结构,提升产品均衡上市能力,开发差异化、个性化品种,突出品质提升,适应国内市场升级化、多样化需求和出口需求。返回搜狐,查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