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荣誉!青岛13人获表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国劳模李艳创作了什么工作方法 全国荣誉!青岛13人获表彰!

全国荣誉!青岛13人获表彰!

2024-06-02 10: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时代靠奋斗,竞一流要创造。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山东共有125人荣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其中,青岛有13人获得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来自中车四方、青岛地铁、青岛能源集团等公司,虽然来自不同行业和岗位,但无一不是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质,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精神。

当前,青岛正处于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时期,要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归根到底要依靠一批批人民,要靠他们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实现城市梦想汇聚强大正能量。

山东125人获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劳动创造财富,奋斗铸就伟业,而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是五年一度的表彰大会,目的是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大会旨在表彰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科教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

1950年党和国家首次表彰劳动模范70年来,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涌现了一批批劳动模范,展现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11月2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内,暖意融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2400余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共聚一堂,接受党和国家授予的崇高荣誉。

本次共授予1689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予8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山东共有125人获评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其中,青岛13人获得这个荣誉,年夫顺、黄克兴、郭锐、胡克涛、王加全、王艳、尹星、尹财山、管延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李华军、孙先亮、于文成、印兴耀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青岛13人获全国荣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测试仪器首席科学家年夫顺

作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学科带头人,从事电子测量仪器科研工作30年,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禁运,实现了自主创新与规模化批量生产,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7项,发明专利36项(授权21项),国家和国家军用标准3项,学术论文和论著32篇。他领衔的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毫米波与太赫兹测试系统团队分别获得2016年度和2017年度集团公司十大创新团队。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

从技术员、工程师,他一步步成长为青岛啤酒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用“贴着地皮跑”的工作作风,长期深入一线,通过实施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创新举措,一举扭转连续三年下滑的颓势,2017、2018、2019连续三年取得了销量、收入、利润全线增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他带领青啤人快速总结形成了疫情形势下新营销的50多个“打法包”,每一个打法包投放市场后都产生了良好效果,让青啤逆势增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最好成绩。前三季度公司利润创造了净利润历史新高,股价创1993年上市27年来历史新高,市值破千亿,品牌价值达到1792.85亿元。

图:青岛啤酒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郭锐

42岁的郭锐,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与中国高铁一路同行,郭锐和团队装配出的高速动车组超过1400列,已安全运行超过30亿公里。他独创了10项绝招绝技、先进操作法,30多项攻关课题及改善提案在公司级评审中获奖,获授权、受理的国家专利有18项,在国家级、省部级、公司级刊物发表技术论文20多篇。郭锐带领的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完成了192项攻关课题,研究出了140项应用在生产线上的绝招绝技,创造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

中国高铁的成功,正是在郭锐这样一个个“智慧原子”的带动下实现的。

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汽机专工兼检修班长胡克涛

31年如一日,他坚守在检修生产一线,成为集汽轮机维修、管道工、钳工、电焊工于一身的“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产业技术工人,被行业内称作“汽轮机诊治专家”。

据测算,他采取技改挖潜方式,共计节约资金1200余万元。胡克涛先后被评为“莱西市优秀共产党员”、省市首席技师;荣获莱西市劳动模范、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拔尖人才、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获评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大工匠。

图:青岛能源先锋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吊车司机王加全

他提炼的“啤酒岸吊作业”操作法,一举创造18亿瓶啤酒装船无破损的佳绩,还打造出“亿瓶精装”作业品牌。此后,他带动工友先后创造15项绝活、3个员工品牌,总结提炼出“吊车大件精装操作法”等5个工作法,并参与创出集团级及以上生产高效及纪录百余项,且带领团队相继研制出幅杆限位自动报警、哈工吊车倒车全方位角度后视镜等22项革新成果。2017年,王加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图:青岛港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王艳

作为青岛巴士“暖行”服务品牌形象大使,王艳伴随着她深爱的十米车厢已驶过27个春秋寒暑。她能在13分钟内背出近200条公交线路的首末车时间及沿途走向,将旅游线路景点特色及换乘等信息汇编成册,提供给游客,制作的《6路线危险路段示意图》《6路线安全行车导则》,已纳入了集团公司创新服务1+N车厢服务新元素。

正因此,她是乘客们心目中的最美公交司机,市民推选的“十佳笑脸”服务明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图:青岛巴士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车辆部技术安全室技师尹星

尹星是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运营二中心车辆部一名工程车检修工,虽年近不惑,但学业务理论钻劲十足。

多年来,他主导实施技术创新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技术论文35篇。实现“科技保安全”目标,主导完成的科技创新项目《运行监控系统在青岛地铁工程车的应用研究》在深圳地铁全线网内47辆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应用效益1070万元,实现了以“机器人+机器视觉+信息化”为手段,融入到轨道交通列车检修作业中,是国内外首次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日常检修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项目,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3000万元以上。

图:青岛地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8工厂船舶电工尹财山

在海军装备保障战线上,尹财山数十次参与辖区舰艇装备等级修理任务和重大任务装备保障,获得13项军地授予的荣誉称号,2018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

在某型舰改装工程中,需大量更换不同规格电缆,牵连工程巨大,尹财山带领同事对改装方案进行优化调整,节省工期1个月,为同型号其它舰改装工程提供了成熟样板。在某重大装备保障任务中,尹财山带领同事共同承担了多艘舰艇的装备改装工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拆装舰艇电缆十余万米,各型设备安装调试均实现一次成功交验,并以此为契机总结形成了一套本专业较为完善的重大装备保障任务工作预案。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技师管延安

2013年,他带领钳工团队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工程。参建期间,他经过数以万计次的重复磨炼,左右手均能实现误差不超过1毫米,创下零缝隙的奇迹。他和工友先后完成33节巨型沉管和6000吨最终接头的舾装任务,做到拧过的60多万颗螺丝零失误,为世界首条“滴水不漏”外海沉管隧道建设,创造中国工匠独有的技艺技法。2015年五一前夕,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之《深海钳工》,专题介绍了管延安的先进事迹,他个人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质量工匠”等荣誉。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华军

30多年来,他紧紧抓住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两个根本任务,带领团队研发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工新型结构、安全高效施工以及工程运维防灾技术,解决海洋工程中的安全风险高、施工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生态影响大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成果广泛应用于渤海、南海以及东海海洋资源开发工程、海上丝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以及国防工程等建设运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他分别于2019年、2010年、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均排名1),以及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等6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纳入5部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发表论著200余篇(册)。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首批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图: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二中校长、青岛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孙先亮

掌舵青岛二中20年来,他推行设计了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锻造、自创社团、自主研究的自主发展模式,给学生提供了立体多样的体验舞台,促进了学生素质发展。6年前,他创新教学形态,率先对在教育领域内还属于新生事物的“互联网+教学”进行调研、论证,进而在二中实施推广。

2013年,青岛二中实施学生学术素养提升计划,与学校、科研院所、法院、企业等合作,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学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每个学生都有课题,从选题、开题、研究、结题、答辩,学生经历了一整套严谨的治学过程。三年后,高校自招改革,二中学生得益于此项计划的实施,自招加分的学生达到300多人次。

图:青岛二中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兼大内科副主任于文成

抗洪、SARS、H1N1甲型流感、汶川地震救灾、新冠肺炎,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积极加入到防灾抗疫的一线。

疫情发生后,作为医院132名整建制医疗队的医疗组组长,在武汉期间,他一直奔波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病房,经他诊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无一例死亡,均恢复健康,无任何并发症。2020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遇见你栏目”、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家乡英雄》节目,分别报道了他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重症病房救治重症患者的事迹;山东省内及青岛市等城市主要户外大型电子宣传屏幕也把他的事迹广为宣传。

图:青大附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印兴耀

参加工作38年来,他先后被评为 “全国优秀教师(2019)” “全国模范教师(2007)”“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2005)”以及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2)” 等荣誉称号。培养了教授9人、学术带头人4人,指导博士后、博士、硕士100余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4项。

且他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科研工作,在油气储层地球物理,特别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和油气识别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果,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3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劳动工作者造就城市繁荣

1950年至2020年,全国先后召开了16次劳模表彰大会。70年沧桑巨变,劳动模范始终是时代的领跑者,引领时代奋发向上的先锋力量。“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是不变的。

城市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每一位劳动者的奉献、付出,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城市的繁荣需要劳动者!纵览青岛获得表彰的13名劳动者,他们身处各行各业,都在自己的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也为城市的发展增光添彩。

青岛一路高歌,抒写城市开放发展的乐章,归根结底是广大劳动者建设了青岛、成就了青岛。特别是在如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势下,青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劳动者,更应该重视劳动者,也能够为广大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作为城市来讲,要以城市体制机制的创新来贯彻“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突出以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更要以公共服务的完善来实现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青岛体面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青岛获表彰的劳模先进也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提升业务本领,积极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为青岛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