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环境与生态学丨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整体实力提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世界排行榜第一的大学 重磅: 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环境与生态学丨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整体实力提升!

重磅: 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环境与生态学丨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整体实力提升!

2024-06-18 0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U.S.News 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环境与生态学 (中国大陆)

学科排名 机构名称 世界排名 学科得分 1 清华大学 23 85.1 2 北京大学 29 82.8 3 浙江大学 53 73.9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8 72.5 5 北京师范大学 82 67.5 6 南京大学 89 65.8 7 湖南大学 142 57.9 8 复旦大学 147 57.2 9 中山大学 156 55.8 10 华东师范大学 177 53 11 同济大学 182 52.5 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5 50.9 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5 49.4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8 48.9 15 中国农业大学 215 48.3 16 上海交通大学 217 48.1 17 中南大学 227 47.4 18 南京农业大学 235 46.2 19 华北电力大学 248 44.2 20 南开大学 249 44

来源:U.S.News官网

重磅丨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整体实力提升!

来源 :自主选拔在线

导读

,规划

10月20日,USNews发布最新的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来自全球74个国家或地区的1250所知名大学入围。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号:zizzsw)为大家收集整理完整榜单及中国内地的工程力学、计算机专业榜单,供参考。

说明:2021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涵盖了分布在81个国家/地区的近1,500家院校,与去年保持一致,具体排名标准见文末。

01

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

(中国高校)

中国共有 206所高校入围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其中内地高校176所,香港高校7所,澳门高校2所,台湾高校21所。相较去年,中国高校整体排名进步较大。

今年清华大学排名全球28位,相比去年进步8位,进入全球TOP30,居内地高校第一。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排名全球第51位,相比去年也进步了7位。清华和北大也是仅有的2所入围全球前100名的内地高校。

除清华和北大外,中国内地还有7所大学进入全球200强,比去年增加2所,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122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4名)、浙江大学(135名)、南京大学(148名)、复旦大学(160名)、中山大学(177名)和中国科学院大学(197名),其余排名靠前的高校还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次进入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就位列内地高校第9位,世界高校197位。

中国大陆入围的176所高校详细名单如下(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未区分两地办学情况):

中国香港地区共有7所高校上榜,排名最高的是香港大学,居全球83位。

中国台湾地区共有21所高校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台湾大学,排名全球184位。

中国澳门地区共有2所高校上榜,其中澳门大学位居全球505位,澳门科技大学居全球1068位。

0 2

重点学科专业排名

工科&计算机

1、工科专业排行榜

中国TOP 50

今年的全球大学工程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高校共计有18所高校进入TOP50:清华大学(1)、哈尔滨工业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浙江大学(11)、东南大学(14)、同济大学(17)、西安交通大学(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7)、北京大学(28)、北京理工大学(37)、中南大学(41)、电子科技大学(41)、天津大学(43)、华南理工大学(46)、湖南大学(48)、大连理工大学(50)

2、计算机专业排名

中国TOP 50

今年的计算机科学全球大学排名前12名中,中国内地共计有67所大学进入榜单: 香港中文大学(11)、北京大学(15)、上海交通大学(19)、香港科技大学(22)、浙江大学(26)、香港城市大学(36)、香港理工大学(36)、哈尔滨工业大学(41)、华中科技大学(4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5)、武汉大学(4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0)

2、其他专业排名

中国TOP 10

学科世界排名前10的学校如下:

机械工程:西安交大、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华科、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航、中科大(9所)

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清华、苏州大学、中科院、北大、中科大、浙大(6所)

化学工程:清华、武大、湖南大学、华南理工、苏州大学、哈工大(6所)

电气电子工程:清华、哈工大、东南大学、浙大、电子科大(成都)、华科(6所)

能源与燃料:清华、华科、西安交大、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华南理工(6所)

土木工程:同济大学、清华、香港理工、东南大学、北交(5所)

工程学:清华、哈工大、上海交大、华科(4所)

材料学:清华、北大、中科大(3所)

化学:清华、中科大(2所)

物理:清华(1所)

生物技术及应用微生物学:中科大(1所)

03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标准

2021主要指标

US News排名不单独考量学校的本科或研究生教育,而是根据13项指标进行排名,这些指标衡量学校的整体学术研究表现以及其全球和地区声誉。

今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主要指标权重如下:全球研究声誉12.5%,地区性研究声誉 12.5%,发表论文10%,出版书籍2.5%,学术会议2.5%,标准化引用影响10%,总被引用次数7.5%,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 12.5%,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10%,国际合作10%,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和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

建筑央企--重大重组!

水环境生态圈昨天

建筑央企--重大重组!

来源 :施工企业服务平台

----------------以下是正文--------------

近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下属控股上市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发布重磅信息。根据披露内容,中国能源建设拟筹划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并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实现A股和H股两地上市。这次重组将是中国能建企业发展历史上一次新里程碑,必将对中国能建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能建为什么要换股吸收合并?

这件事要从2011年时的 中国葛洲坝集团说起。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独立的建筑央企,和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一样直接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那时候还没有中国能建这家企业。 2011年9月,在组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时,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被划入了中国能建,成为中国能建的全资子公司。(注:2011年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5个省(市、区)的电力勘察设计、施工和修造企业组建成中国能建)。

但是,在中国葛洲坝集团并入中国能建以前,葛洲坝集团控股的葛洲坝股份公司已经于2007年在A股上市了。而 葛洲坝股份是 葛洲坝集团的业务主体,因此属于是葛洲坝整体上市。 作为组织架构,在组建中国能建以后,葛洲坝集团、葛洲坝股份都继续独立存在。

后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19日发起成立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12月10日在香港H股上市。

于是,中国能建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比较复杂的股权架构。我们梳理一下这几家公司的股权关系。简单地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其中,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H股上市,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控股关系如下图(→代表控股):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比较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电建等企业而言,中国能建这样的股权链条比较长,管理也相对复杂一些,也不利于中国能建充分利用A股市场来进行资本运作。毕竟中国能建下属的企业中,不仅有葛洲坝集团公司,还有若干家规模不小的建设公司。因此,中国能建决定对葛洲坝实施资产重组,进行换股吸收合并。

换股吸收合并如何操作?

换股吸收合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公司重组方式。中国能建披露了 拟筹划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并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实现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重组思路,有关重组的详细 方案目前还没有公布。

目前,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有A股上市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2.71%的股权。根据中国能建公告信息, 中国能建拟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超级建筑预测,中国能建的意思大致是: 中国能建将 增发一些自己的股份,并用这些股份按一定对价比例换回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葛洲坝的A股股份;换股完毕后,葛洲坝就不是独立的A股上市公司了,而中国能建的股份将取得A股上市的地位,原来 葛洲坝A股的股东转变为中国能建A股的股东。 中国能建此前已经在H股上市,此后将成为A股+H股上市公司。大概就是这样的操作。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能建总资产4361.7亿元,葛洲坝总资产 2344.63 亿元,这两家千亿规模的企业进行换股吸收合并, 堪称资本运作的大手笔,必将上演一场精彩大戏。

曲久辉院士:后疫情时代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应从四方面着手

water8848今天

曲久辉院士:后疫情时代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应从四方面着手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余璐)2020年环境领域发生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席卷全球。疫情发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曲久辉领衔中国工程院相关院士团队,迅速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环境风险防控”应急攻关项目,取得全新研究成果。近日,人民网记者围绕水环境水生态领域相关问题对曲久辉院士进行了专访。

水环境水生态病毒安全研究应从认知、溯源、调控和建库四方面着手

“如何精准、快速和安全的检测环境介质当中的典型病毒,是后疫情时代水环境面临的首要问题。”曲久辉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的水环境水生态病毒安全的研究应该从认知、溯源、调控和建库这四个方面着手。

曲久辉谈到,疫情与水环境水生态变化的研究要面向未来、面向前沿、面向科学、面向实际、面向健康等重大课题,归结起来就是要深刻理解和科学认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溯源研究中不仅要研究传统的化学污染因素,还需要进行环境学、生态学、生物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实现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综合,形成揭示规律和数据建库的研究方法,对现象、机理、过程进行一体化深入探讨。在调控中,通过对环境介质中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传播控制与高效灭活,提出保障生物安全的原理,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方法体系,例如复工复产复学,恢复供水用水时,应提前评估城市供水系统中水质的生物安全性。

疫情终将过去,但它对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对我们的影响是长远的。在后疫情时代,水环境水生态如何保护?

对此,曲久辉提建议,首先,在考虑常规化学污染物的同时,必须把病原微生物考虑进来,否则水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是不安全的,后疫情时代这一点应变成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其次,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病原微生物、有多少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影响人类,人们现在仍然知之甚少,因此,对环境病原微生物的调查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应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把环境和生态纳入体系当中。生态破坏和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重要因素。历史上很早就有生态破坏或水污染导致严重疫情的案例,如:草原过度开垦导致鼠疫爆发;犰狳的捕杀导致麻风杆菌在全世界传播,进而导致麻风病爆发......这些案例均指向一个事实:一些重大疫情的发生和生态环境变化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风险防控的兼顾协同尤为重要。”曲久辉补充道。

概念水厂:引领中国污水处理事业新变革

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升级,是持续优化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路径。

1984年,中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天津建成并投入运行。几十年来,中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快速发展。然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失,导致污水处理迅速成为一个高能耗、高物耗行业,并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能源与资源的循环利用。

2014年,以曲久辉院士为首的六位专家提出“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污水概念厂”这一命题应运而生。

“概念水厂,即建设一批面向2030年,实现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以期通过这项事业集聚力量,凝聚共识,引领中国污水处理事业跨越发展。”曲久辉对人民网记者介绍说。

“建设概念水厂,是世界大势、行业大道。”曲久辉认为,概念水厂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引导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发生变革,推出面向未来的工艺、技术与装备,促进产业升级。

污水是资源,污水处理厂是资源工厂。污水里富含的磷是重要的地球稀缺资源,污水中的碳也可以转化成能量。如果城市的污水都被回收利用,它能成为城市的第二水资源,解决城市大约50%的用水问题。

从2016年亚洲最大地下污水处理厂及其“屋顶”的湿地公园——北京槐房再生水厂的投产运行,到2020年底即将落成的宜兴污水处理概念厂。中国的污水处理事业正在从跟跑逐步变为领跑。

“在污水的回收方面,要充分考虑清洁生产模式,优先进行能量回收,将农业、绿化等营养物质直接利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手段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回收利用。”曲久辉说。

长江经济带城市水环境保护应在发展中取得平衡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中央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经济带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9月12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年度报告《长江经济带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观察与思考》核心内容发布。

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会长,曲久辉谈到,长江和城市既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城市依江而建,依水而兴。没有长江就没有沿长江现在的城市形态,也就没有长江现在这样的污染。如何在长江塑造城市与城市影响长江两个维度下,形成保护和发展的平衡,长江水质目标管理和长江生态系统的目标管理是重中之重。

曲久辉指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评估城市对长江的污染及其影响,例如“长江沿岸城市到底对长江的污染、对长江生态系统影响如何?控制长江污染负荷,减什么污染物?在哪里?怎么减?减多少?”

曲久辉表示,有效控源首先要核算这条河里有多大的容量,最大日负荷是多少,不同断面不同的区域,它的生态承载力也是不同的。其次,要知道在这个流域能排出多少污染物。根据排量如果达到某种水质目标的时候,就必须得确定它减少多少排量。最后我们再按照流域水体功能和水环境的容量,再分配它的负荷,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瓶颈问题。

回首过去,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已经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在曲久辉眼中,真正好的生态系统才是水环境质量好转的根本保证。践行“两山”理论才是打赢碧水保卫战的根本途径。

“绿水青山,是留给子孙万代的财富,也是我们当今要努力保护的,并且使真正成为造福子孙万代的金山银山。”曲久辉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