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明儒学中的“心学”概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儒家派别 揭秘宋明儒学中的“心学”概念

揭秘宋明儒学中的“心学”概念

2023-08-06 1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宋明儒学中的“心学”概念

姚才刚, 李 莉

(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 “心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儒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它在宋元明清时期以及现当代都较易产生歧义,不同学者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有必要对宋明儒学中的“心学”概念加以重新梳理与诠释,以减少因概念所指不同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纷争。从广义心学与狭义心学之分疏的视角来看,广义心学即是儒家的心性之学,狭义心学乃指倡导心本论一派儒家的思想学说。有学者将朱熹、张载等人的学说也定位为心学,这种“心学”就应为广义上的心性之学,而非强调以心为本的狭义心学。从“传心”与“传道”辩证关系的视角来看,宋明儒家心学一派既借鉴了禅宗“以心传心”的方法,强调直指本心、心心相印,又在终极关怀层面紧扣了儒家之“道”,彰显人之道德本心与成就圣贤人格的重要性,主张坚守儒家的仁义及中庸之说,将“传心”与“传道”紧密结合起来。从心学与其他相关概念比较的视角来看,在宋明儒学中,心学与理学、道学、性学、气学等概念既有区别,又是可以相互融通的。

关键词: 宋明儒学;心学;传心;传道

“心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儒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备受当代学者关注,“心学”一词频繁出现于有关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的论著之中。不过,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注重梳理心学的发展历程或开展对心学主要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对心学本身的内涵并未深究。而“心学”这一概念无论是在宋元明清时期还是在现当代均较易产生歧义,不同学者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人们在谈论心学时可能出现“言人人殊”的情形。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心学就等同于陆王心学(1)董玉整主编的《中国理学大辞典》即把心学界定为“陆王学派的学说”。参见董玉整主编:《中国理学大辞典》,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6页。,有的学者将朱熹、张载等人的学说也定位为心学(2)在民国时期以及当代学界,均有人持此种观点,具体可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