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看后恍然大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儒家属于什么教派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看后恍然大悟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看后恍然大悟

2023-08-06 1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道家也称德家。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道家与道教不同的是: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而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庄子等。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有《道德经》、《太上感应篇》、《庄子》、《列子》等。创立到现在大约有2600多年历史。

道家讲的是清净无为,修仙修真。

“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自然循环的规律。

其意义:

第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第二、道是自然而无为。

第三、道是无形而实存。

第四、道具有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存。

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家提倡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1、道法自然,无为自化。(自然)

2、宽广包容,厚德载物。(大地)

3、阴柔慈爱,养育万物。(母亲)

4、复归婴儿,保持本真。(婴儿)

5、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水性)

6、虚怀若谷,道冲不盈。(谷神)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

8、大象无形,不缴不昧。(天象)

9、致需宁静,归根复命。(虚空)

10、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德)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

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治理国家,一切顺乎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指的就是客观规律,大自然。)。道家的根本是《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部都有录人功德罪过,降福祸于人的神和鬼,也充分体现了人对鬼神权威的敬畏。

三、佛家

佛家: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

佛教的教育,是教人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渡己渡人,成就佛果。创始人是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创立(主要由印度传人)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历史。

佛家讲的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超脱轮回,成就佛果。

佛家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生灵平等。

佛教的思想就是“自觉”。自觉就是自我觉悟,通过自我觉悟最终达到解脱。

佛家禅语: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佛:众生平等,慈悲救世。

1、因缘而合:因缘而起,因缘而合。

2、中道圆融:中道正观、不二法门。

3、明心见性:佛性即人性,明心见佛性。

4、平等慈悲:众生平等,慈悲救世。

5、真如本性:自行不如,本来面目。

6、色空不二:色不异空,看破放下。

佛家的思想精髓:无缘大悲,同体大悲。即出世、也入世。入世,是为了挽救众生(众生是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则是救一切众生,认识生命宇宙的真谛,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没有苦难、疾病、战争、贫富差别,不生不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佛的境界)。

佛教的表现:

第一、信三世。知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

第二、信六道。即信六道轮回之说(即一为天道、二为人道、三为阿修罗道;四为畜生道、五为饿鬼道、六为地狱道。三善道,三恶道,共六道。)。

第三、信善恶报。即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

佛家的根本是《十善业道经》。

要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方法就是修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说谎)、两舌(挑唆)、恶口(语言粗俗)、绮语(花言巧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瞋恚(愤怒怨恨)、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十种善业。

四、法家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以法理治天下,即依法治国)。其理论依据是“万物以道为源为本”。“法”是道在社会中的体现,法家推行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

管仲、子产、商鞅等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韩非子》等。

法即是法制,以严刑峻法(指残暴统治)管制国家。

法家主要内容是法(法令)、术(技巧、权术)、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造势用势)。

不足:夸多了法的作用,法治要讲究以人为本。

五、墨家

墨家:走极权主义治国道路。崇尚服从上级,以“兼相爱、交相利”(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作为学说的基础。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战国时期人。主要作品《墨子》等。

墨家观点: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墨家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即以天下为己任。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讲究“纪律严明”;提倡“尊天事鬼(崇拜天地鬼神)”;倡导“爱人爱己”等。

综合概论

1.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思想:

儒家讲的是“敬”。

道家讲的是“静”。

佛家讲的是“净”。

从修为层次上,一个比一个层次高。

2.儒家的最高境界为“圣”人;道家的最高境界为“真”人;佛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佛”。

3.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心灵之学,都主张内求。

4.学习传统文化,要懂得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5.学习传统文化,要把落实《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根本中的根本。返回搜狐,查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