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 不断深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健身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认真学习 不断深化

认真学习 不断深化

2024-06-04 0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发布有力呼应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反响。本文仅从《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中的部分关键词语进行粗浅的论述。认真学习《意见》的内容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意见》中部分关键词语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还有见仁见智的空间余地。

关键词语一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意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发改社会﹝2021﹞1946 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有利于引导各地区各部门厘清权责边界、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地分类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有利于在保障群众基本健身需求的基础上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的新需要;三是有利于引导各地更加注重健全完善普惠化、基础化、均等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扎实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四是有利于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质升级蓄势储能提供支撑;五是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2.概念: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满足社会公众参与体育活动需要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指政府为满足全体人民健身需求而提供的各种公共体育服务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全民健身领域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程度的整体体现。

3.特征: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公民拥有的权力(《全民健身条例第四条》);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政府体育部门的基本职能之一;公共财政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基本保障。

4.体系构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竞赛与活动服务、健身指导服务、健身培训服务、健身信息服务、体质测试服务、宣传报道服务、经费和人员保障服务、监督与评价服务等。

关键词语二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1.概念: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是指体育场地内可供开展训练、比赛和健身活动的有效面积与人口的比值。

2.关于体育场地面积有三种表述:一是用地面积,是指体育场地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二是建筑面积,是指体育场地用房及附属设施房屋的面积;三是场地面积,是指可供训练、比赛、健身活动场地的有效面积(包括必要的安全区、缓冲区、无障碍地带)。《意见》提出的“体育场地面积”属于第三种。

3.体育场地类型:主要有82种,包括体育场、田径场、田径房(馆)、小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室外游泳池、室外跳水池、综合房(馆)、篮球房(馆)、排球房(馆)、手球房(馆)、体操房(馆)、羽毛球房(馆)、乒乓球房(馆)、武术房(馆)、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空手道房(馆)、举重房(馆)、击剑房(馆)、健身房(馆)、棋牌房(室)、保龄球房(馆)、台球房(馆)、沙狐球房(馆)、室内五人制足球场、网球房(馆)、室内曲棍球场、室内射箭场、室内马术场、室内冰球场、室内速滑场、室内冰壶场、室内轮滑场、壁球馆、门球房(馆)、足球场、室外五人制足球场、室外七人制足球场、篮球场、三人制篮球场、排球场、沙滩排球场、室外手球场、沙滩手球场、橄榄球场、室外网球场、室外曲棍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棒垒球场、室外射箭场、室外轮滑场、板球场、木球场、地掷球场、室外门球场、室外人工冰球场、室外人工速滑场、室外人工冰壶场、摩托车赛车场、汽车赛车场、卡丁车赛车场、自行车赛车场、自行车赛车馆、小轮车赛车场、室外马术场、射击房(馆)、室外射击场、水上运动场、海上运动场、天然游泳场、航空运动机场、室内滑雪场、室外人工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室外人工攀岩场、攀岩馆、登山步道、城市健身步道、全民健身路径和户外活动营地等。

4.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有371.3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0.99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尽管如此,我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语三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且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

2、“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是指体育锻炼要保持常态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失去了锻炼效果,而且还容易受伤。体育锻炼,坚持最关键,忙不是理由、累不是借口,锻炼是可以让人享用一生的。

3、“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人在体育锻炼的时候,肌肉里的糖就开始分解,到了10分钟以后,糖分解的速度就大了,到了20分钟以后,体内的脂肪开始分解,所以减肥运动一定要保持30分钟以上。而从30分钟到1个小时以后,脂肪分解的速度是不变的,因此,一般运动时间以30至50分钟为宜,运动时间也不宜太长。

4、“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关于运动强度的判定有一个计算公式,不同年龄段计算公式不同,年轻人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最大心率×65%-85%,中年人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最大心率×60%-70%。通过心率来自我监测运动强度,对一般健身人群来说不是那么好操作,每个人的最大心率通常可以采用“220-年龄”这一公式来推算。单从主观感受来说,达到了中等强度会气喘吁吁,与身边的人交谈不会那么自如,不过现在可以通过运动手环、心率带等监测心率,保证自己在运动时心率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关键词语四 普惠性公共服务

1、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中介机构履行法定职责,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求,为其提供帮助或者办理有关事务的行为。普惠性是指公共服务应由全社会普遍分享,多数人受益,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2、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中央宣传部等21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的通知。

(1)《规划》在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方面提出:“加强县级公共体育场、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公共健身设施建设,合理利用体育中心、闲置厂房、校舍操场、社区空置场所等,拓展公共体育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可建设非标准的健身场地设施。实施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在社区推广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2)《规划》提出推进重点行业创新融合发展:“倡导全民健身,鼓励兴办多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和健身组织,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繁荣发展足球、篮球、排球、冰雪、水上等运动,普及推广户外运动,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鼓励培育品牌赛事,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经纪等发展。鼓励发展智能体育,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3)《规划》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发挥好各类企事业单位、协会商会、公益团体等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公共服务。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协同发力、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发展格局。”

3、社会力量提供的普惠性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均有支持政策与措施(如建设补助资金、政府购买服务、奖励等),充分发挥社会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鼓励社会力量独立开办或通过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冠名、合作经营、股份制、捐赠或优惠(免费或低收费)提供场地及组织竞赛活动等形式参与普惠性公共服务。(转自4月11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