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巨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俄罗斯出版业之父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巨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巨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2023-12-24 05: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普列汉诺夫文集(第1卷):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王荫庭 译

《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普列汉诺夫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发表的 七种传世名著之一,也是他论著中译成外语最多的著作,在十九世纪末曾经轰动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

1878-1883年,在欧洲, 混进工人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者“用行动作宣传”的浪潮泛滥一时。以后几年虽然暗杀之类的活动稍有收敛,但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宣传却一直有增无已。到了九十年代,“同伴们”的个人恐怖活动又开始回潮。

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 一般人心目中还保存着一种错误的印象:好像无政府主义也是一种社会主义,甚至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左翼”。

无政府主义的浪潮严重地阻碍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宣传用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它模糊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使他们看不清自己真正的利益之所在,诱使他们离开阶级斗争的正确轨道。 无政府主义者“用行动作宣传”的那些活动,则使国际工人运动丧失广大人民的同情, 并且给各国反动政府提供了迫害无产阶级领袖和镇压社会主义运动的借口。因此,打退无政府主义者掀起的反动浪潮,批判他们的错误理论和策略, 阐明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根本区别, 揭露无政府主理论和实践的危害性,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当时无产阶级的一项紧迫的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指挥部于 1894年 2月函请普列汉诺夫写一本批判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 普列汉诺夫毅然接受了约请。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写出了现在放在读者面前的书,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用法文写的, 1894年 6月被译成德文首次发表 。这本小册子的问世,当时首先在西欧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它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它的作者赢得了“反无政府主义英雄”的盛名,社会民主党人对它普遍表示热情的欢迎,而无政府主义者则暴跳如雷。

当时正忙于完成整理《资本论》第三卷这一远为重要的工作而无法亲自批判这种反动思潮的老 恩格斯,“曾热心地帮助过这本小册子的出版”。恩格斯的赞许肯定地告诉我们: 《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不仅当时具有迫切的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价值。

在无政府主义批判这个问题上,同样可以看出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的关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关系。普列汉诺夫的无政府主义批判当然不能同马恩或列宁的批判相比。无论从肯定的意义上说,还是从否定的意义上说,我们都应当作如是观。 列宁正是继承了普列汉诺夫的遗产,吸收他批判无政府主义的精华,摒弃其错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恩思想为指导,主要凭借俄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在国家与革命这个要害问题上, 把无政府主义批判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普列汉诺夫文集(第2卷):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王荫庭 译

本书一般公认是世界哲学名著,事实上也是历史学名著,确切些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名著,尤其是至今少有的马克思以前唯物史观学说史名著。他和作者另一部著作 《俄国社会思想史》同为思想史名著。 整个说来是他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在这里他达到了自己一生理论水平的最高峰。

作者第一次相对完整地提出了 历史哲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并明确指出区分这些阶段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原理的研究同对该原理的历史探讨融为一体,是 史论结合的典范,也是公认的哲学和历史学名著。

恩格斯和列宁对本书都曾给予很高评价。

据说恩格斯曾经对查苏利奇讲过:“我知道只有两个人懂得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人就是:梅林和普列汉诺夫。”

列宁一直到晚年仍然“认为从作为唯物主义者的普列汉诺夫那里有许多可以学习的东西,不知道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言论,就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向前进。”

在中国,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曾规定本书为十几种“干部必读”书之一。

3.《普列汉诺夫文集(第3卷):唯物主义史论丛》

[俄罗斯 ]普列汉诺夫 著

王荫庭 译

意见支配世界;就是说,意见决定社会环境。人是周围社会环境的产物;人们的意见决定于这个环境的种种属性。这就是唯物主义者们不断在其中转来转去的没有出路的窘境。 思辨哲学冲破了这个窘境,把“意见”看成是人类历史运动的表现之一。

本书与《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是姊妹篇,以霍尔巴赫和爱尔维修历史哲学为中心,对他们的自然观、认识论、宗教观和社会政治思想,特别是道德学说,都做了或详或略的评述,并揭示了他们的突出缺点——议论的形而上学性,从而导致种种自相矛盾。本书与《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具有同样高的学术价值。

4.《普列汉诺夫文集(第4卷):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王荫庭 译

普列汉诺夫的代表作,全面充分地反映了普列汉诺夫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观点。

普列汉诺夫批判了三个错误观点,即英雄史观、无为主义和因素论。

在批判这些观点的过程中,他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作用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认为杰出人物只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个别外貌,不能决定其一般趋势,后者是由社会发展一般原因(如社会生产力等)决定的。本书是普列汉诺夫1898年发表的从理论上总结自己当时进行的反对俄国民粹派和无政府主义者策略思想斗争的名作。

5.《普列汉诺夫文集(第5卷):跨进二十世纪的时候--旧《火星报》论文集》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王荫庭 译

本书主要是讨论策略问题的政论集, 也是 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收录了普列汉诺夫在旧《火星报》上发表的文章26篇,以及1903年7—8月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普列汉诺夫认为,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党来说, 一切正确的、好的策略必须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无产阶级实现社会革命这一伟大事业的胜利,而在当时俄国尚不具备直接进行这种革命的条件下,则是促进而不是妨碍无产阶级政治觉悟和组织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做好准备。

第二,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学说的指导下,辩证地全面考察特定国家现实的社会关系,分析阶级力量对比,力图预见社会客观过程的方向,并据以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然后坚定不移地实行。作者根据上述原则,针对当时俄国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评论。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对列宁早期的政治观点和以后的政治活动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6.《普列汉诺夫文集(第6卷):工团主义和社会主义》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王荫庭 译

工团主义,作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流派,只是无政府主义的一个变种,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末西欧拉丁语系国家,二十世纪初在法国和意大利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种思想对国际工人运动产生了有害影响。

为了同这种有害的学说进行理论斗争, 普列汉诺夫写出了一系列专门批判工团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论文。本书就是这些论文的汇集。本书对于无政府工团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相对全面而详细的批判,它迄今仍然是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参考文献,非常有助于对国际共运史、社会主义史以及普列汉诺夫本人的研究。

7.《普列汉诺夫文集(第7卷):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汝信 译

本书是普列汉诺夫的名著之一。由于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正好代表着俄国革命思想史上的两个不同的时代,所以这部著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本书出版于1909年,普列汉诺夫发表这部专著是为了纪念车尔尼雪夫斯基逝世20周年。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了一个正确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遗产的成功例子。普列汉诺夫论证了俄国马克思主义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学说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这就清楚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脱离世界优秀文化传统的异端邪说,也不是单纯从外国移植进来的结不了果实的花朵,而是包括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在内的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思想成果的合乎规律的必然发展。

8-10.《普列汉诺夫文集(第8、9、10卷):俄国社会思想史》(全三卷)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孙静工 译

被誉为“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的普列汉诺夫,是一位颇具创见和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把马克思成熟思想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人。 《俄国社会思想史》是普列汉诺夫一生经营最久、部头最大的传世名作。

这部三卷本作品是他晚年所写的未完成专著,在这部书中,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 详细论述了俄国的社会思想是如何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如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原计划六个部分,普列汉诺夫只完成了三个部分。在第一卷中,包括“绪论”和“彼得前的罗斯社会思想运动”两个部分。第二、第三卷为其第三部分“彼得改革后的俄国社会思想运动”。

11.《普列汉诺夫文集(第11卷):论战争》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王荫庭 译

本书收录了普列汉诺夫的两本同名著作。前一本书是他在1914—1915年间写的,包括他写的两封公开信;后一本书是1915—1916年间写的论文集。

普列汉诺夫在这里集中地论述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社会沙文主义观点,借反对德国帝国主义和支持德国帝国主义战争政策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为名,主张保卫“受攻击的祖国”,即保卫沙皇俄国。同时还对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观点进行攻击。 这一切都说明,曾经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普列汉诺夫,自从1903年蜕化为孟什维克以后,已经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机会主义者。列宁在1914—1917年的一系列著作中针对普列汉诺夫的这些言论做了尖锐批判。

12.《普列汉诺夫文集(第12卷):在祖国的一年——一九一七—一九一八年言论全集》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 著

王荫庭 杨永 译

这本文集所收的,是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回到俄国至1918年逝世为止的全部文章、演讲、文稿和宣言等。这些文章、言论主要发表在《统一报》上,是普列汉诺夫逝世后流亡在国外的孟什维克分子把它们辑录起来在巴黎出版的。这个时期正是俄国从二月革命到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时期。

普列汉诺夫自1903年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分裂,转向孟什维克,到这时从护国主义立场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终于与资产阶级妥协,支持临时政府,最终滑到了与列宁为敌的反革命立场,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本书是一部历史文献,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普列汉诺夫提供了重要参考材料。

延伸阅读:

《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

王荫庭 著

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的论战性的学术著作

作者根据普列汉诺夫全集和遗著,在吸收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晰地阐述了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批判了三四十年代以来广泛流传的、对他的哲学思想的许多误解和指责,提出了普列汉诺夫是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等观点。

王荫庭,南京政治学院原哲学系教授,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翻译家。擅长俄语,曾翻译了大量的普列汉诺夫著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