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经济,从未向东看,中国会是他们的“压舱石”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俄罗斯公布中俄贸易数据了吗 俄罗斯的经济,从未向东看,中国会是他们的“压舱石”吗?

俄罗斯的经济,从未向东看,中国会是他们的“压舱石”吗?

2023-09-01 23: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俄贸易总额连年上涨的背后真的是一帆风顺毫无矛盾存在吗?两个大国发展中的“绊脚石”到底是谁?本期文章咱们就来聊聊俄罗斯对我们的真实态度。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外界有很多人在鼓吹一种论调:“只要有我们在,俄罗斯的经济就有压舱石。”然而这是真的吗?我认为真实情况或许与很多老板想象中是大相径庭的。这么说吧,事实上中俄经济之间的合作,无论是对两家的谁来说,起到的作用都并不大,为什么呢?

先来看一组数据吧,截止到今年10月份,中俄两国的贸易额第一次突破了1500亿美元的大关,增速比去年同期整整高出了33%,老板们可能会说:“这不是可喜可贺,皆大欢喜的事情吗?”我想说的是,这组数据只能说明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存在利好关系的,增长虽然惊人,但并不代表什么。

要知道咱们中国是一个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就单拿GDP来算都占到了老美的八成,区区一千多亿美元才拿到哪啊?换个说法或许老板们就明白了。2021年,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额是6.9万亿美元,咱就说俄罗斯和咱那点贸易额,真的是连前十都进不了。从官方数据来看,我国对外贸易额第一的是东盟,紧随其后的是欧盟、美国、拉美等,俄罗斯排在第十五的位置上。

再举个例子吧,这几年咱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很僵吧?甚至上升到了“贸易战”的程度,可事实上呢?仅2021年两国的贸易额就是同期中俄贸易额的1.5倍。当然了,我并非说澳大利亚好,毕竟中俄关系要胜他们一大截。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俄两家关系不错,为啥贸易额总是徘徊不前呢?这就说来话长了,我们不妨就两国贸易增长这一点开始聊吧。

说个让很多老板扎心的事实,长期以来俄罗斯在经济这一块上向来比较排斥咱们,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和西方打交道,建立所谓的经济纽带。因此中俄之间的贸易额一直就不咋高,一直到俄乌翻脸之后西方开始全面封锁制裁俄罗斯,他们才开始在某些方面被迫加深与我们的合作,这也就是近两年中俄贸易总额不断上升的关键原因。

俄乌冲突开始后,俄罗斯在经济上倍感压力,虽然在前期保住了本国货币的汇率,取得了经济战领域的重大胜利,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相当棘手,即大量的卢布根本花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呢?

战争前,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是相对单一的,也就是靠着向外输送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为主,然后从其他国家进口制成品。战争开始了,西方各种制裁接踵而来,据悉有超过600家西方企业全部退出俄罗斯市场。照理说这也不算啥事,我们完全可以替代原有的西方企业重振俄罗斯经济,作为目前全球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我想没有人会怀疑中国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我们不仅完全可以替代,只要俄罗斯保持开放的心态,他们还能获得很多从西方人那里得不到的东西。既然专家都说了“两国需要背靠背”,那么咱们的企业就该迈开大步进入俄罗斯市场了吧?

然而现实并非如愿以偿,就在西方企业纷纷退市的大环境下,俄罗斯方面并未允许中资企业进入其本土。文章一开始我就说了,俄罗斯并不喜欢对咱们开放市场,他们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与我们完全不同,甚至说是相当排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旦放开了市场,本土企业的利益一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慢慢地还会损害本国各产业的发展,这么大的利益是不能放给外人的。

当然了,换个角度来说,即便是让出利益,他们也更希望让利给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其精英阶层认为这犹如投名状,可以缓和与欧盟的关系,并在下一步顺利融入西方。

但他们长期的这种战略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现状是:北约步步紧逼到了家门口,在乌克兰彻底倒戈西方后,两家只能撕破脸干仗,至于曾经寄了大希望的欧盟,人家压根就没打算管,更别说拿你当自己人了。

如今西方企业纷纷退出市场,其一对经济产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其二,似乎也被俄罗斯人认为是“重振国产化”的契机。不过在我看来,他们的种种做法说白了还是对彻底开放市场并没有太多自信,所以更愿意把“确保国内供应绝对安全”放在经济战略的首位,哪怕是他们获得的产品并不如人家手里的好也在所不惜。

西方企业走了,他们也不乐意让中国企业进入,虽然能够很快获得足够多,足够好的商品,可碍于“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俄罗斯更愿意关起门来过小日子,除了自己明知一辈子都不可能搞到手的东西外,其他的商品能不买就不买了。

说到这里,明白的老板心里都有数了,事实就是:我国经济的腾飞把整个东南亚都带起飞了,哪怕越南这种内心复杂的家伙跟着喝汤也喝到饱了,然而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仍然相当的初级。

关于这一点从两国的贸易额具体发展特征上也有很好的体现。2021年的前十个月里,中俄贸易额增长量为33%,真相是其中大部分份额是俄对中出口上的增长,占到了一半,而中对俄的出口增速只有区区13%,远低于咱们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速。

各位老板可以想想,他们能给咱啥?无非就是些石油和天然气,我觉得粮食给的都很少。我们本来能给他们很多很多急需的商品,不管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不管是各种零件还是制成品都没问题。当然了,这其中还掺杂着其他诸多的原因,比如俄罗斯在政策上不欢迎中资企业进入,是为了不愿意让本土成为“中国制造”的倾销地;再比如,目前的现状和老美的制裁政策密不可分。怎么这里还扯上老美了呢?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不管是俄罗斯还是咱们,尚处在老美制定的世界体系和秩序中,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遵守老美的对俄政策,即便不是完全遵守,但也要看相关的条款。这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除以上几点原因外,还有很多客观的原因,比如运力上的不足等。在以前,中俄两国的贸易规模很有限,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也不足,像路上交通的主力——铁路运输,现有的西伯利亚铁路根本跟不上如今日益增长的贸易。至于海运,那就更离谱了,俄罗斯压根就没啥像样的海港,哪怕是加里宁格勒港,水深才只有7米,搁咱们国内,别说港口了,都不具备商业码头的建设条件,充其量是渔船停靠的地方。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理解俄罗斯为啥对克里米亚这一块儿如此重视,死不松口了。

很多老板并不熟悉两国关系的发展史,要说他们向咱们靠近,那还是2015年前后开始的。当时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彻底敲碎了俄罗斯的“西方梦”,才转而开始研究与我们的贸易建设。

照理说目前国际贸易这块有相当成熟的机制,拿过来就能用,可为啥这么多年都发展得如此费劲呢?我认为原因很简单。俄罗斯人就跟得了“迫害妄想症”一样,他们要保证既和我们保持距离确保自家企业利益,还要拿到想要的东西,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不就一拖好多年嘛。

说白了,自由贸易本身就是有代价的,你开放市场获得需要的东西,与此同时成为人家商品的交易地,这是相互的,也是不能避免的。如今战争打响了,想三想四的俄罗斯也就自食恶果了。

哪怕从贸易合作的角度来审视,起到“绊脚石”作用的也是俄罗斯。看着昔日的小兄弟这些年起飞,自己混得越来越差,甚至修航母的钱都没有,心里有多难受是可想而知的。祖祖辈辈都希望融入西方,也向来以西方人自居。

现在呢?俄罗斯开始为昔日的想法和做法承受着巨大的代价,至于这份代价要持续多久,就要看他们觉悟的提升速度了,这也不是咱们能够决定的。好了,今天咱们就说到这里吧。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