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时的会议内容多到爆,怎么做会议记录啊?用这个方法高效省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例会内容怎么写啊 4小时的会议内容多到爆,怎么做会议记录啊?用这个方法高效省事

4小时的会议内容多到爆,怎么做会议记录啊?用这个方法高效省事

2024-06-02 09: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实这种状态很常见,如果会议没有主持人角色的话,很容易就一个点越走越偏。

到最后,没有解决问题,也没有结论。

或是,有结论,但过程中废话一堆。

这对于需要做会议记录的小方来说,就是一个大难题了。

——这么长,又没意义的会议,我怎么做会议记录嘛!

那在频次多、时间长且无聊的会议中,我们怎么能好好做会议记录呢?

其实,无聊会议也能做出高效笔记!

01 会议记录该有什么?

首先你得知道会议的重点,至少有 3「W」。

❶ WHY——会议主题

你总得知道,为什么开这个会?

一些公司发会议通告上面就会写有会议主题。

就算是个例会,不知道主题,你也要写上——“例会”。

❷WHO——参会人及发言

会上都来了哪些人?他们都分别说了哪些话?

最好能画一个席位图,标明哪个位置坐了谁,如果参会人你不认识,会后你也能问问其他人。

说的话不用全部记,主要抓取围绕主题的发言。

如果有一些比较有亮点、有新意的发言当然也要记录。

❸WHAT——会议结论

会议结束时,会议记录者该从会议上带走什么?

也就是会议结论。

结论是开展会议的最终目的。

一次会议结束,一般都会有结论产生,可能是指派给大家的任务,也可能是大伙碰撞出新的想法。

就算没有结论,你也得记上——“无”。

02 用本子能记好吗?

你是不是这样用本子记笔记的?

❶按时间顺序,会议进行的次序,以列表方式记录要点。

记录简单,不过脑子,但看起来就很难了,这样交给上司估计会被批的很惨。

❷ 高级一点的是,按照层级分次序记的大纲式。

但真的记录完,可能是这样的——

所以,即使把会议记录内容精简到 3「W」,你会发现,也不是那么顺利。

因为——

主题不止一个 发言人不止一个 会议结论不止一个

记录内容可能会在主题、发言人、会议结论中不停的切换。

用本子记不好,怎么办?

03 用幕布做会议记录

想要没有修改痕迹,当属用电子笔记咯!

第一次进幕布,它会很暖心地弹出「使用教程」和「快捷键列表」,长长的快捷键列表,看着就害 pia,不过其实你只要会用「Enter」和「Tab」两个键就能进行会议记录了~

记录界面是这样的——

每一个点就是一个主题。

「Enter」(就是回车键)用来创建新主题,Enter 一次,会创建一个新主题,再接着 Enter,该新主题则会提升一个级数。

「Tab」则是调整主题级数,Tab 一次,缩进一次,降低一个级数;「Shift+Tab」也能提升级数。

操作很简单,自己动手试试马上就能上手!

❶会议前记录准备:

先理好 3「W」的逻辑顺序,以主题为单元作为一级标题,分别在这些一级主题下记录,就不用担心「主题不止一个」怎么记了~

❷会议中记录过程:

① 除了 3「W」,你可能需要记一些会议基本情况、参会者、席位图等,按照自己记录的习惯分级别记录;

② 以主题为一级标题,发言人为二级标题,对应的发言要点为三级标题

各级主题随删随增,也不用担心「发言人不止一个」怎么办了~

③ 最后的决议部分也就是我们的会议结论,将决议设为独立的一个主题,方便大家查看。

❸会议后记录整理:

用幕布记录完,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整理,因为你记的已经是要点内容,条理都很清楚,但还是需要再过一下,确保上司能很快看明白。

比如对某些主题进行备注,选择「编辑描述」;

比如需要添加座位次图,选择「添加图片」;

比如需要对某些主题进行强调,可以更改文字的大小及颜色。

这些功能,可以在高级版看见,嗯,关注幕布之后可以获取高级版的试用 15 天。

但基本版对于我们来说基本就够用了~

因为它一键生成的结果也会让你的老板惊艳——

把所有主题显示,下载图片,一个逻辑清晰、图文并茂的会议记录就生成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方便?

这种记录方式有两个优点:

❶自己方便记

❷别人方便看

当然会议记录不止 3「W」,欢迎大家把自己的会议记录技巧分享在留言区,一起提高工作效率~

记好会议记录只是第一步,想成为office技能大神,你还需要这节课!

一顿午餐的价格就能搞定office技巧,视频授课,还能反复观看!

点击下面的专栏卡片,获得更多PPT干货!成为大神,从基础开始!

记好会议记录只是第一步,想成为office技能大神,你还需要这节课!

一顿午餐的价格就能搞定office技巧,视频授课,还能反复观看!

点击下面的专栏卡片,获得更多PPT干货!成为大神,从基础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