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什么是六经及六经辨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伤寒论内容是什么 第四讲:什么是六经及六经辨证

第四讲:什么是六经及六经辨证

#第四讲:什么是六经及六经辨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那么我们更简单的去理解它,就是相当于啊,一个国家的国道啊,这个国家每一个省会城市都要与首都相连,而每一个下面的城市都要与省会城市相连。那么城市与城市之间沟通的这一个交通的。那么就是国道,那么几条主要的国家的通道称为国道。而这个六经或者是说这个十二经,就有点类似于人体的国道、通路啊,从内部连接到边疆的道路,我们(比方)说边疆就是表面嘛。经络可以由内而外,相连接,而经与经之间,也能连接。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有很多国道啊,我们就说六条或者十二条吧,而国道与国道之间又能相连,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那在人体上呢,这个网络就叫六经或者十二经,是道路嘛!

那么给这六经命名的话,最开始其实就是两个字,就是“阴、阳”,就是在六经里面这六条道路里面,六条同名经的道路里面,有的是阳道,有的是阴道。而阳道呢,就把它分为了——根据阳气的多少,把它分为了三类,太阳、阳明和少阳。而阴道呢,也把它根据阴气的多少分成了三类,太阴、少阴和厥阴,就这么简单!六经其实就是阴阳,它的分类方法是阴阳,只是把阳分成了三类,把阴也分成了三类,和为六类,称之为六经。

那么,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什么是三阴三阳呢?现在有三阴三阳了,那究竟什么是三阴三阳呢?为什么要分成三阴三阳呢?

好,什么是三阴三阳?刚才已经讲过了,是根据阳气和阴气的多少来把它区分为三类。阳分成三类,三阳。阴分成三类,三阴。三阴,三阳合为六经。那么由于人体它有五脏六腑,而心呢,又分为心包和心,所以相当于六脏六腑,那么六脏或者六腑,它们统统都有差异。六脏和六腑,它们在阴阳属性上是有差异的,所以呢,我们通过引入了三阴三阳刚好六个,用于区分它们,不同脏腑之间的阴阳上的差异,所以呢,就固定了六经。为什么是六经,不是八经,不是十二经,不是双倍的,继续往下排呢,只是用六个名称呢?是因为六脏六腑,而每一脏都有对应的腑,与其相表里,所以呢,就有六个主要的通路。

那么,为了区分这六种脏和这六种腑,他们之间的阳气的多少呢,就引入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中太阳我们把它称为巨阳,如果要把它量化的话,那么它就是三个阳。阳明呢,是两个阳。少阳呢,是一个阳。所以太阳的阳气最大,阳明次之,少阳最少。而太阴呢,称之为三个阴,少阴称之为两个阴,厥阴称为一个阴。根据“阴”它的多少,那么分别是太阴、少阴和厥阴,所以呢,就有三种不同阳气的阳和三种不同阴气的阴,合为六经,也即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

请注意,在脏腑上,脏是属阴的,腑是属阳的,有点类似于什么呢?有点类似于脏相对于腑来说“像女人”,而腑相对于脏来说“是男人”。因为脏是藏而不泻,所以它具有阴的属性。而腑呢,以通为用,泻而不藏,它具有阳的属性。所以但凡是腑都是阳经,但凡是脏都是阴经。比方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啊,这是阴吧,因为它是脏,肺和脾都是脏。那么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而胃和大肠都是腑,所以它们都是以阳经来命名的。

好,在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六经的阳经是指腑,脏腑的腑,六经的阴经是指脏。好,那么,我们现在就明白了,六经里面的阳经,是内连腑,外连四肢百骸的经络。腑啊,五脏六腑的腑,这个六腑啊,是指胃、小肠、大肠、胆、膀胱和三焦这六腑啊。而脏呢,是指心、心包、肝、脾、肾、肺。

那么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说这个中医不是以五脏为核心的吗?为什么五脏属阴,而它所对应的腑属阳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中医的确是以五脏为核心的,比方说木、火、土、金、水里面的以主导是肝、心、脾、肺、肾,是以五脏为核心的。那么它所对应的,比方说肝它属木,它对应的腑是胆,而胆是属阳,但是反倒处于一个肝的附属啊,相表里。反倒以脏为核心,以肝为核心,而不是以胆为核心。肝胆互为表里,为什么呢?我们有一点点,我们人体的结构,有一点点像母系氏族一样,就是以“阴”,在脏腑上,我们的人体是有点类似于母系氏族,以阴为核心,以阳来保护阴这么个情况,所以有阳主外,而阴主内,由阳来保护阴。所以呢,我们六经,它也是由表及里,由阳及阴的这么一个道理。

就是男人呐,是要保护女人的嘛,男人在外面挣钱、挣钱嘛,女人在家里带孩子,那么,如果说你的家里受到了一些灾难,或者不好的情况,你是让女人出头还是让男人出头啊?那当然是男人出头啊。如果有病邪来了之后,你是让女人去抵抗还是男人抵抗啊?当然是让男人抵抗啊。所以病邪在人体啊,是由表及里,由阳及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伤寒论》里面第一条啊,第一个就是太阳经受邪是太阳病啊。太阳、阳明、少阳,那么阳经过完了才到阴经,才是太阴、少阴、厥阴,是这么个规律。病来了,首先是阳经去挡,就男人去挡啊,男人抵御完了,不行了,才有女人去抵挡,所以由表及里,由阳及阴,是这么个规律啊,这是六经。

好,那么六经呢?我们大约是讲的差不多了。我们看一下六经的历史渊源。六经之说,最早是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这篇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将六经之说,深化到辨证的角度上来,而张仲景呢,参考了《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这篇文章,引入了六经的概念,来用以阐述疾病的证候和规律。但是张仲景也没有指出,这是一种六经的分类法,也没有说这是一种六经辨证,都没有说,他只是引入了这个概念,那么六经辩证呢,这个三阴三阳啊,是后世医家总结的。

那么后世医家在研究《伤寒论》啊,第一个提出按三阴三阳,正式称为六经的呢,是宋代的朱肱。在他的作品《类证活人书》当中提出来的,也就是说一直到了宋代才正式把三阴三阳称之为六经,但是明确对《伤寒论》按照六经分证的是宋代的庞安时,在他的作品《伤寒总病论》里面提出的,他就按照六经分证来立论,来归纳、来总结的。所以说,这是后人在《伤寒论》的基础之上总结的,给它安了一个名称,张仲景本人都没有给它这么安名称,但是为了方便学习,他总结分了类之后,我们仍然按照这个来学习。

好,那么关于什么是六经呢?我们就先分析到这里,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有所明白了,这个“什么是六经”。由于时间关系呢,什么六经辩证我们只能下节课再讲了。

谢谢大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