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伊通满族自治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通河属于哪个流域 伊通河·伊通满族自治县

伊通河·伊通满族自治县

2023-12-07 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子吉林省中部,伊通河、东辽河上游。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南、东南部为吉林哈达岭山脉,西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大黑山脉,中西部为开阔的地堑平原,平原上散布着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死火山),其中有7座山分布位置如天上的北斗,故名“七星山”。伊通火山群已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伊通境内有大小河流128条,其中最大的河流是伊通河。早在西汉孝武帝时,伊通便因境内这条伊菟河(伊通河在汉代的名字)而得名。“伊通”为满语,意为“汹涌”,也就是说,伊通河是“波涛汹涌的河”。也有人说“伊通”是“宏大”、“强壮”、“强健”之意。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些解释,究竟为何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由于译写的差别,伊通河有过许多不同的名字:金时称益褪水,明时称一秃河,清初称伊屯必拉。此外还有伊敦河、伊吞河、一敦河、伊突河、依屯河、依褪河、伊屯河、易屯河、依图河等许多名称,散见于各种史料之中,均为伊通河不同的汉字译写。

  伊通河在吉林省中部,是流经省会长春的惟一河流。伊通河发源于伊通、东丰、磐石三县交界处的青顶子山北侧,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大酱缸屯东南之山腰。二十世纪80年代前,那里还是一片沼泽,有泉眼,如今已被高速公路和稻田覆盖。伊通河从河源镇向西北流,过营城子镇、那丹伯镇,穿过伊通县城后入新立城水库,出水库泄洪闸后,由南向北蜿蜒经过长春市区,再沿德惠市、农安县交界处向东北流,最后注入饮马河,全长383公里。伊通河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汛期尚能通航。“可行三丈五尺船”,“水深一丈,沿河两岸林密如壁,水清见底”,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伊通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足迹。明初属奴尔干都司东河卫、马忽山卫,明末境内大部为海西女真叶赫部。叶赫部原住在松花江北岸塔里木卫,16世纪初,南迁到叶赫河沿岸,以河为名,称叶赫部,又号称叶赫国。伊通境内的大孤山、小孤山等地当时均为叶赫国的屯兵营垒。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征叶赫部,此后在伊通境内多次征战,努尔哈赤攻取了乌苏、赫尔苏(今四平市二龙山水库)及境内其它城寨19处。所到之处,城郭、房屋均被破坏、烧毁。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努尔哈赤消灭了叶赫部,使伊通地域成为后金辖境。1670年(清康熙九年),清政府在吉林省境内修筑“新边”,在伊通设伊通边门、赫尔苏边门、布尔图库边门、威远堡边门四个边门,同时还设了四台子、五台子、景家台等边台。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兴修“大御道”(驿道),设霍罗站(今辽宁省莲花街)、叶赫站(今梨树叶赫乡)、赫尔苏站(今二龙水库内)、阿勒坦额墨站(今大孤山镇)、乌苏站(今伊通镇)、伊巴丹站(今伊丹)。这些边门、边台、驿站形成了伊通县境内的主要聚落,驿道对伊通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渐渐使伊通成为伊通河、东辽河、叶赫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康熙年间设置乌苏驿站使伊通镇早期聚落得到了发展。

  1728年(清雍正六年),从吉林、开原拨出镶黄、正黄二旗,屯居伊通,设二旗公署。衙署设在伊通河畔的乌苏站,隶属于永吉厅。二旗公署负责掌管二旗户籍及军政、民政。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设伊通河分防巡检,属吉林厅。伊通河分防巡检的署衙设在乌苏站,将乌苏站更名为“伊通河”,后又改称“伊通街”。可见今伊通镇亦因伊通河而得名。此后,在伊通边门外的蒙地内添设了长春厅,特别是吉林西围场弛禁,使伊通地域人口逐渐增多了。1882年(清光绪八年),撤销伊通河分防巡检,.改设伊通州,隶属吉林府,州署设在伊通街。同时在伊通东南磨盘山添设分防巡检,隶属伊通州。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在伊通街修筑城墙,城呈正方形,四面各135丈,周长540丈,墙高2丈,以石为基,用砖砌垛口,周围挖护城河,河深2丈,宽3丈。有东、西、南、北四座门楼,四门之外各修桥梁。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撤磨盘山分防巡检,从伊通州划出,设磐石县。1909年(清宣统元年),改伊通州为伊通直隶州,下设赫尔苏分州。1913年(民国二年),改置伊通县。1923年(民国十二年),在县衙外空地上筑起大小炮台数座。1925年(民国十四年)秋,扩建城墙,仍以土筑,全城周长扩至2200丈,呈椭圆形。此后伊通城由于战事频繁,历经沧桑。后来将西城壕废弃,缩至老西门,同时堵塞东南门、西南门。1932年以后城墙渐渐废弃。1941年伪满政府将伊通县与双阳县合并,称通阳县。1945年光复以后成立民主政权,1946年撤销通阳县,恢复伊通县和双阳县建制。1988年改置伊通满族自治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