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802导弹为何打不沉千吨小舰 意外击中舰上吊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朗反舰导弹击中以色列战舰的电影 中国C802导弹为何打不沉千吨小舰 意外击中舰上吊车

中国C802导弹为何打不沉千吨小舰 意外击中舰上吊车

2024-06-02 07: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里说的是伊朗仿制的C802导弹

  2006年7月14日当地时间20:42,以色列萨尔5型轻护舰哈尼特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西30km+处执行封锁任务时,被真主党武装的C-802型(或伊朗仿制型)岸舰导弹击中,导致损伤,4名舰员丧生,其一尸体被找到。

  大家一定记得,这是C-802岸舰型首次取得较大战果。C-802是中国的出口明星产品,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都喜欢。它使用半穿甲战斗部,战斗部总重165公斤,装药约60公斤,号称1枚可使“一艘3000吨级护卫舰丧失战斗力,5000吨级驱逐舰遭到重创”。

  (找到萨尔5了没有,够小)

  可是哈尼特号满载排水量也才有1200吨,居然被打中后,仍然靠自身动力返回以色列,只用了10天就修好了,而且没有更换任何主要作战系统和设备,9月就回复战斗力重返现役了。

  这是挨打三天后拍的照片,只看到飞行甲板上有个口子并有烧伤,机库有损伤。

  尾部全景,可以看到机库附近损伤较重,机库门可能被炸坏,有明显的火烧迹象,机库左舷比右舷伤重。

  飞行甲板上的破损,可以看到破损部位延伸至左舷停止,左舷两根系缆桩已经变形并有穿孔,但仍与船体相连。飞行甲板上有明显的过火痕迹。从拉起的隔离带看,受损部位也就是机库左舷尾部以及相连的这一小块甲板。

  飞行甲板破损部位特写,看起来受损有深入更下层的痕迹,比如红色管子下面部位。

  这是修理进行中的照片,所有损伤都在飞行甲板和机库尾部,全舰其他部位都完好。

  显然哈尼特没被重创。

  那么一定有谁涉嫌撒谎,究竟是把疗效吹大了,还是把创伤说小了?

  有人站出来说,两边都没说瞎话。

  那枚c802其实战斗部没有工作,甲板那个口子是纯靠动能撞出来的,这枚蛋横着击中飞行甲板然后穿墙而过掉海里了,貌似也很有道理。

  然而,这观点是错的,因为他/她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这个细节,足以颠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认知。关子不卖了,先说曼姐的观点,C802工作正常,但这一发不能显示它的真实水平。因为严格地说它根本没打中哈尼特号——至少没打对地方。

  它打中的是放在机库门左侧的吊车。

  注意看图,之前都有这个吊车,再看下挨打之后修理时,没了!

  (这是刚修好的哈尼特,注意没有吊车,而且受损部位的漆颜色发白)

  当然,也有人会说是修理的时候拆了把,可能,然而,2004年10月,一名水兵提起那晚的情况,是这么回忆的:

  正当教职人员开始念餐后恩典诗的时候,轰隆!导弹打中我们了,但打在相反的一端(注:那天是周五,得到舰长许可后,全舰人员都集中到舰体前部的弥撒室祈祷,仅4人留在舰桥上),这一下原本会打沉我们的船的,但导弹却打中了直升机甲板上的吊车,这是个奇迹(miracle)!要是这还不算神,我在说一个,我们船的后部全烧起来了,但飞行甲板下面的直升机油舱却没爆炸……

  11月7日,IDF公布了事故调查报告,报告中也指出导弹击中了飞行甲板,哈尼特的损失主要是大火造成的。

  所以,这就是真相了。

  吊车君替哈尼特吃了一弹!

  也因此,可以确认,导弹战斗部的确工作了,因为甲板的开口和吊车位置不重合。而且舰尾大火,一枚未爆炸而仅仅穿墙过去的蛋蛋,是达不成这种效果的。

  (红箭头指的是甲板破口部位,涂黄色的区域是吊车底座)

  但更大的问题来了,165kg的战斗部爆炸仅仅摧毁了一部小吊车??这弹可是半穿甲战斗部,引信是延时的,那应该是击中吊车,继续往前插进上层建筑,然后引信发作,在上层建筑内部爆炸才对。

  可看挨打后的照片,显然不是这样。

  真要是在上层建筑内开花,那应该是这样光景的。

  右边小洞是无战斗部未爆炸的反舰弹洞穿口,右边是战斗部爆炸后造成的损伤。

  关于这个问题,有些歪国分析员是这样梳理的:

  这枚蛋其实是从船尾打过来的,c802末端飞行高度是5米,萨尔5飞行甲板高度是4米多一点,但竖起护栏后高度刚好是5米多,所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来袭弹首先击中了尾部左舷护栏,引信开始工作,蛋蛋仍然朝上层建筑飞去,延时10-15ms(c802末端飞行速度可达0.9马赫,这段距离大约是3米半),在吊车面前,战斗部爆炸,蛋体残余部分把吊车君干掉,然后冲进机库,造成二次杀伤。

  Defencenews也采信了这种说法。

  但这种推测仍然有极大的问题!

  就算蛋蛋的引信真的是被护栏触发,那么延时引信工作时,蛋蛋开花的位置距离舰尾端也就是3米多(假定延时10-15ms,但这个设置其实是打更大个的军舰用的,萨尔5的延时应该更短),和照片明显不吻合。

  (黄色框是战斗部爆炸的可能区域,橙色框是真实的甲板受损区域)

  假如哈尼特的损伤部位只有照片里展示的这些,那么我们按照结果反推,会推出什么结论?

  首先,毫无疑问,吊车被击毁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损伤在吊车前的甲板上,伤口长约16-1.8米,宽约0.4米,而且伤口某些部位深及舰体内部。

  鸬鹚/C802的战斗部长度是0.6米多一点,两排药型罩加一起长度大约占一半。这个伤口符合两型弹战斗部特征。

  So,第一个结论:甲板破口是战斗部造成的。

  Wait!

  战斗部爆了?才炸出那么小个口子?

  是的

  我们看看鸬鹚的战斗部

  (看哪些恐怖的药型罩,就是哪些凹坑!)

  一般认为它的战斗部是参照德国鸬鹚设计的,两者重量一样,结构也一样一样的。

  这种战斗部是半穿甲战斗部,最适合对付战后出现的薄皮军舰,先用动能钻进舰体,再起爆,靠破片和冲击波来破坏舰体结构造成损伤。

  从破片类型分,鸬鹚和c802这种战斗部叫自锻破片战斗部,这种战斗部外壳上预留药型罩,一排8个,共2排,爆炸形成的自锻破片重量大约是1.2-1.5kg,体形类似拉长的气枪铅弹形状,由于是空爆,大部分破片飞到空中了,只有一部分击中吊车前甲板,造成损伤。

  所以虽然是165kg的大家伙,但没钻进舰体,所以也就没法发挥真实战斗力。

  然后再看甲板破口和吊车的位置:破口更靠后,紧挨着吊车。

  那么第二个结论来了:弹一定是从哈尼特屁股方向飞来,否则不可能造成这样的损伤。

  但是,那么大个屁股,偏偏击中上面一颗痣,太邪门了把。

  那屁股虽大,但却是经过隐身设计的,真对比起来,恐怕反而是那颗痣反射截面积更高,对c8o2的雷达导引头来说反而更显眼。

  打中它也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当时真主党一共打了3发,其中一枚没有降高,直接错过哈尼特,锁定了比哈尼特更远的民船 MV moonlight号(船籍柬埔寨,船员埃及,距岸60km),一发就把这个倒霉蛋干沉了,船员比较走运,都被捞起来没挂点。另外一发发射不久就自爆了。

  IDF指责伊朗教官指挥了攻击,伊朗说没有的事。或许伊朗仿的c802性能和原生版没差别,但操作和维护的人水平够渣。

  (据说是其中2发发射的画面)

  这样一来,事情的经过清楚了:C802本来近视,看不清小船在哪,熟料吊车君护主心切,大喊:向我开炮!有这一嗓子,C802终于找准了小船,然后一发入魂,炸烂了吊车君…

  小船因此得救,只受了轻伤。

  这就有点尴尬了,找来祸害的是你,挡了枪子的也是你,你到底是功臣还是罪人……

  这事之后以色列海军处理了五个人,包括舰长、其中一个军官的过错是,把近防导弹系统至于节电待命模式,而且没把这个操作告诉舰长!

  当时舰上的雷达系统的确存在故障,但专家指出这故障只会影响作用距离,不会影响精度!而且之后的调查中,IDF的调查组也发现,近防导弹、密集阵、对抗系统都没问题,甚至挨打后连修都不要修。

  但挨打后很长时间,哈尼特号都搞不清什么打中自己了,附近2艘以军舰艇发现了导弹,然而误判蛋蛋是以色列空军发射的。

  所以,按照以色列海军司令的话说,这一弹是躲不过的,问题出在人身上,而不是设备身上。

  如果再往前捋,2003年以军情报机构就曾提示以海军,真主党可能有反舰导弹了,但后者并没当回事。2006年出事那天早上,海军的情报人员建议情报主管提醒军舰注意反舰弹威胁,但这提醒并没发出,因为没有可靠证据。

  结果,出事那晚,舰长带着全舰人员一起吃安息日晚饭、做祈祷时,全舰根本不处于交战状态!甚至连丝毫警觉都没有。

  事件发生后,以军对条令进行了调整。

  而哈尼特号上,舰员登舰时除了向船尾国旗敬礼外,还必须朝亲爱的吊车君敬礼,以向这位小冤家感恩(才怪)。

  最后,没兴趣推理的同学,看到这里就足够了,记住吊车君的梗,能和女票男票白活下过程,边境君也觉得这顿推理没白费。

  若是你还记得有个极大的问题没回答,那么下面的彩蛋给你。

  前面我们一共得到2个结论,1弹是从尾部打来,2甲板破口是战斗部的自锻破片造成的。

  但中间还有个环节缺失:蛋蛋的战斗部是延时引信a!!如果在甲板破口处爆炸,那么引信必然是在更靠后的位置开始工作的(如果仍然按10ms的延时计算,也得是3米外),是什么东西触发了引信?!

  没人细说。

  边境君抛出个大胆的结论(砖):看下吊车君的吊臂,完全伸展高度超过5米,那么假如当时这个吊车正在作业,恰好超尾部伸出,会发生什么情况?

  当然是最先被蛋蛋撞上!引信随后开始计时,但这一撞可能改变了弹的飞行轨迹,让弹偏出左舷,在吊车基座后端,战斗部爆炸,导致飞行甲板被破坏,弹体残部继续向前冲,击中吊车,并引起大火。

  圆满。

  和IDF的结论对上了。

  (再看下吊车的位置)

  (还未伸展吊臂时,已经和机库顶一样高了)

  最后,还记得舰长留了几个人在舰桥上值班?4个,这次事故丧生几人?4人,但只有1人尸体被找到。那么,会不会这4个人当时正在操作这部吊车?所以才会发生这种情况?

  你怎么看?

  最后,我们最新的萨尔s-72型轻护舰效果图里,又发现了吊车君的身影……(作者署名:边境计划firefly)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