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导弹误击自家军舰,提升目标识别能力+体系化作战可避免“乌龙”发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朗反舰导弹击中以色列战舰了吗 伊朗导弹误击自家军舰,提升目标识别能力+体系化作战可避免“乌龙”发生

伊朗导弹误击自家军舰,提升目标识别能力+体系化作战可避免“乌龙”发生

2024-06-18 05: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伊朗在举行的海上军事演习中上演了一起“乌龙”事件:贾马兰号导弹驱逐舰发射1枚诺尔反舰导弹错误地击中了靶船附近的一艘己方支援舰,造成舰上34人伤亡,损失惨重。

从伊朗媒体公开的照片来看,科纳拉克号支援舰的整个上层建筑几乎全被摧毁,部分舰艇已经下沉。

贾马兰号驱逐舰发射诺尔反舰导弹(资料图)

当时,伊朗正在阿曼湾海域进行诺尔反舰导弹舰载打靶试验。据伊朗官员称,被误击的科纳拉克号支援舰正在为其他舰船布置靶标,尚未来得及撤离至安全区域,而贾马兰号驱逐舰却快要发射导弹。面对目标区域的两艘舰船,诺尔导弹“果断”地选择了雷达散射面积较大的卡纳拉克号。导弹击中卡纳拉克号并摧毁了舰船甲板以上区域,致使舰体严重受损,最终造成19人死亡,15人受伤。

仔细梳理一下,其实可以发现此次乌龙事件,还真不能怪诺尔导弹。诺尔导弹是伊朗唯一一款经历过实战考验的反舰明星产品,其采用的雷达导引头,也是反舰导弹最常使用的一种末制导技术。既然技术不存在问题,就显然是管理协调的问题。

伊朗研制的诺尔反舰导弹

通常情况下,为了降低附带毁伤,各国在进行海上实弹演习时,都会划定一个禁航区,区域内仅保留充当目标的靶船,而其他船只都会在演习开始后,撤至安全区域。

除了禁航区,有实力的国家还会采取两类安全控制措施:一类是弹上自带安全自毁系统;另一类是靶场安全控制系统。一旦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有意外情况发生,导致其脱离有效安全控制区域,此时,靶场安全控制系统会从外部发送安控指令,关闭导弹发动机,启动弹上自毁装置令其炸毁,并确保其残骸降落在安全地带,从而避免误打误炸事件发生。

其实,除了军事演习,即便是在实战中,都有可能发生误击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在台湾海峡潜航的美国奎思菲休号潜艇,误将一艘日本阿波丸号客货轮识别为敌舰,并将其击沉,致使船上2000余名乘客和船员遇难。2006年,在黎巴嫩以色列战争中,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部队发射了2枚反舰导弹,其中1枚导弹丢失目标之后,击中了位于黎巴嫩海岸60公里处的一艘埃及商船。2016年7月1日,台湾地区海军金江号导弹巡逻舰在例行甲类操演验收时,意外发射一枚雄风3超声速反舰导弹,击中距离虚拟目标3.5公里的渔船,造成一死三伤。

被雄风3超声速反舰导弹穿透的渔船

雄风3超声速反舰导弹

从导弹捕获目标到击中目标,只有短短几十秒,甚至几秒钟的时间,因此目标识别是一个需要“内外兼修”的本领。一方面,导弹需要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的目标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导弹还需要借助外力,依赖探测、预警、通信等整个国家作战体系能力的提升。

从最初的微波波段雷达制导到现在毫米波寻的雷达、红外成像制导以及多模复合寻的制导方式,反舰导弹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敏锐。

美国在捕鲸叉反舰导弹系列化发展过程中,还应用了目标分类识别、二次攻击等智能化发展技术。在捕鲸叉Block 3的发展计划中,美国又为导弹增加了“人在回路”可控攻击、飞行中重瞄以及接入战场C4ISR系统等新功能。其中,“人在回路”控制可实现在线任务调整、巡逻待机、在线重瞄等任务。

美国捕鲸叉反舰导弹

此外,导弹本身也可作为体系中信息与传感器的节点,通过双向数据链将弹上传感器获取的战场景象或数据回传,操作手通过图像数据操纵导弹来搜索、截获,直至命中目标。

在现代信息化体系的作战条件下,导弹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它与预警探测与通信系统、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和综合保障系统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各个系统各司其职,为导弹提供及时、精准的目指信息,确保导弹飞得快、打得准。加装敌我识别系统也是有效避免误伤误炸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估计伊朗军方并没有为本国导弹及舰船安装此类系统。

面对导弹打击精度的不断提高,处于挨打地位的舰船也在寻求保命措施。

除了各型舰空导弹、火炮等硬杀伤手段外,舰船还大量采用隐身技术,降低自身雷达散射面积,让导弹看不清,甚至看不见自己;加装各种诱饵,一旦发现来袭导弹,立刻开启有源干扰设备,例如噪声干扰设备,舷外雷达有源诱饵,对来袭导弹实施干扰或欺骗;布施反射器、箔条或红外干扰烟幕等无源干扰,诱使导弹攻击目标特性更强的诱饵,从而保全自己;采用各种伪装措施,混迹于民船之间,使得对手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微系统技术、新型抗干扰制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导弹将变得更加耳聪目明,此类误炸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

文/杨慧君

原标题:《伊朗导弹误击自家军舰,提升目标识别能力+体系化作战可避免“乌龙”发生》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