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沙特握手言和,中东变天?英美百年在中东造的什么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朗为什么不和沙特战争打了 伊朗与沙特握手言和,中东变天?英美百年在中东造的什么孽?

伊朗与沙特握手言和,中东变天?英美百年在中东造的什么孽?

2023-05-07 19: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伊朗和沙特的握手言和,是绝对可以载入中东,乃至世界历史的里程碑事件,整个中东的格局恐怕要变天了,这意味着美国被视为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结束。

握手言和

不少国内网友似乎并不买账,我特意看了一下评论区,气氛一言难尽,究竟是高估了这些事件的作用,还是低估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前提是要先弄清楚中东乱局的来龙去脉,再去分析和评论。

从美苏冷战时期,时间跨度长达34年的,5次中东战争,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再到冷战末期的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是有着非常清楚的线索的。

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连续,盎格鲁.萨克逊国家对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国家的分裂和蚕食历史非常永久,时间跨度超过两个世纪,本文将结合历史去理清之间的来龙去脉。

中东地图

01 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矛盾

1946年3月5日,二战的硝烟刚刚褪去,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第二年的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将“遏制共产主义”,作为战后美国的核心外交策略,即“杜鲁门主义”。

一场在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拉开序幕”。

这是一场从政治到军事,从经济到文化多维度的大国博弈,石油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血液,成了冷战地缘博弈的焦点之一。

中东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到了全球的48.3%,1948年,在美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宣布以色列成立,强占了巴勒斯坦2.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集体反对。

阿拉伯国家一共有22个,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伊拉克、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等等,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使用统一的阿拉伯语,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人口数量超过4亿。

伊斯兰国家

苏联并不反对以色列在中东建国,这给中东地区引入了新的变量,宗教和民族的矛盾变得更加复杂,以色列复国运动直接引发了,随后34年里的5次中东战争。

期间美国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支持,虽然为了维系中东地区的战略平稳,苏联也不甘示弱,但是为了幸免与美国正面冲突,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的支持显得缩手缩脚。

正是由于缺乏支持力度,导致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国家一直被以色列按在地上摩擦。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集结了集结4万部队向以色列发动进攻,本来是占优势的,但是在美国的干预下,阿拉伯国家战败。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是地中海通向印度洋的关键咽喉,是西方海权国家通往亚洲的捷径,英国和法国为了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操纵权,联合以色列攻打埃及。

1967年又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这是二战之后人类最成功的闪电战,从战略部署到战术实施无懈可击,以色列只用了6天的时间,就把阿拉伯世界虐了一遍,夺取了约旦河西岸土地,抢回了圣城耶路撒冷。

中东战争

犹太人上次离开这里是公元131年,还是古罗马时期,这一次以色列的领土面积变成了1948年的5倍,这也是近2000多年来,犹太人在军事上的巅峰时刻,于是一个从地中海到波斯湾的“大以色列国”的构想被重提。

而苏联只是想在中东维持不战不和的局面,不情愿提供进攻性武器,为此还跟埃及闹翻了。

中东战争让所有阿拉伯国意识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转而开始担心自身存亡的问题。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打击以色列和美国,在OPEC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阿拉伯国家,宣布暂停出口石油,导致油价上涨,从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从而引发了全球石油危机。

反战情绪高涨的美国社会问题尖锐,加之越南战争的失败,迫使美国不得不改变对阿拉伯国家的策略。

阿拉伯国家需要美国的军事庇护,而美国以此为筹码,让美元成为石油结算的唯一货币,从此美元的金融霸权得以建立,全球石油危机引发了一些连锁反应,为了后面的两伊战争制造了条件。

第四次中东战争

02 伊朗与伊拉克

两伊战争主角是伊朗和伊拉克,这两个国家都是中东石油出口大国,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在美国和英国的支持下,推行白色革命,妄想将伊朗变成一个西方国家,完全抛弃原先的伊斯兰什叶派宗教传统。

结果导致了严峻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巴列维政府面临破产。

70年代初,伊朗趁着球石油危机,抬高油价来缓解国内的危机,这就相当于间接敲了美国的竹杠,挑战了“宗主国”的底线。

于是,在地缘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的建议之下,美国卡特总统决定支持流亡海外多年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接助他来推翻巴列维的统治,美国需要一个更听话的伊朗。

在中情局的帮助下,1979年,爆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然而让美国万万没想到的是,霍梅尼在获得政权之后,立马对美国翻脸不认人,反手就与西方国家决裂,把伊朗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

霍梅尼似乎早就看透美国的政治伎俩,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利用美国,擅长干涉他国内政的美国,这一回玩砸了。

霍梅尼

美国一手制造了其在中东最难应付的硬骨头,伊朗也是很给面子,直接把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美国公民给绑架了,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人质事件”,而且一步到位直接和美国断交了。

总统卡特对伊朗局势的误判,也嘎嘣干脆的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1980年,总统里根上台之后,为了出这口恶气,教唆伊拉克对伊朗发动战争,为什么伊拉克会被美国挑拨呢?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萨达姆,他是美国多年来在伊拉克一手扶持起来的军阀。

从二战以后,阿拉伯国家就充斥着政变和动乱,卡塞姆集团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在伊拉克实行军阀独裁统治。

作为反对派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非常不满,萨达姆作为核心成员挺身而出,计划了一场刺杀行动,因此在1960年被卡塞姆政府判处死刑,于是走上了逃亡之路。

他只身游过底格里斯河,逃到了埃及开罗,后来在开罗大学学习法学,他的这一段经历,引起了美国中情局的高度重视,这是难得的人才啊。

在得到美国的各种援助之后,萨达姆在复兴社会党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1963年,他又回到伊拉克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成了党内的二把手,没想到的是第二年就被“自己人”出卖进了监狱。

萨达姆

在3年的牢狱生活之后,30岁的萨达姆成功越狱,成功策划了一次政变,赶走的原先的总统,当上了“太上皇”。

1979年,干脆直接把总统贝克尔赶下台,自己正大光明的坐上了总统宝座。

萨达姆是一个怀揣民族主义思想,主张阿拉伯统一的战争狂人属于铁杆的逊尼派,极其反对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公开表示,美国是伊拉克的“主要敌人”,但那都是年轻不懂事,没有美国的援助,他靠什么搞政变呢?

他在上台前一年,他就公布政令将国内的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用来支持庞大的军费支出,向美国买军火。

1980年,美国对伊拉克的贸易,仅次于法国之后,位列世界的第四位。

美国

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在古代这里叫巴比伦,萨达姆执掌伊拉克的一段时间里,曾经欣欣向荣,大有成为新兴发达国家的势头。

然而两伊战的爆发把伊拉克推入深渊,伊拉克与伊朗有着1280公里的边界线。

伊拉克不但是什叶派的发源地,而且什叶派人数占大多数,霍梅尼掌权的伊朗,必定会对伊拉克输出革命,那么在以萨达姆为首的逊尼派军阀眼里就成为死敌。

除了有美国的支持外,逊尼派阵营的盟友都是中东知名土豪国家,根本就不差钱,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就是他们的战略前沿,可以抵御什叶派的扩张。

所以伊拉克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美国就上想接萨达姆之手,把伊朗往死里锤,在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送上了各种制裁和禁运,这是伊朗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伊朗

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不存粹是宗教矛盾,更是民族矛盾,伊朗的主体民族是波斯人,和阿拉伯是两个民族。

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被迫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波斯人挑选了对自身文化比较包容的什叶派。

这种宗教和民族的隔阂,让伊朗在中东只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叙利亚,另外一个是黎巴嫩,这两国是中东地区少有的,不产油的穷国,也不被逊尼派石油富豪待见。

在两伊战争期间,什叶派三兄弟是共患难的,两伊战争是美国对伊朗失控之后的报复性为,也是中东地区宗教和民族矛盾被放大的结果。

两伊战争为后面的海湾战争提供了条件,而海湾战争是美国收割中东利益的关键一战。

海湾战争

03 美国制霸中东

1990年8月,萨达姆以“挽救阿拉伯,完成统一”的名义入侵科威特,这场被称为“沙漠风暴”的战争,成了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同样都是阿拉伯国家,伊拉克为什么要打科威特呢?

不管是两伊战争,还是中东战争中出兵叙利亚对抗以色列,伊拉克在所有阿拉伯国家中都是很能打的,打仗就要烧钱,但是这些石油富国给伊拉克的援助都是贷款。

战争刚结束不久,就已经开始催债了,虽然伊拉克也是石油生产大国,但起码也要喘口气再说吧?

所以在萨达姆眼里,这帮鳖孙就是过河拆桥,正好之前科威特与伊拉克在油田边界存在一些矛盾,很不给伊拉克面子。

在加上科威特用的是西方选举制度,对萨达姆的阿拉伯复兴计划是一个障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把这个债主给做掉。

于是就对科威特下手了,萨达姆坚信伊拉克军队可以“一拳击垮科威特”,但是这在其他逊尼派国家看来,就是同室操戈,萨达姆估量已经疯了,科威特如果被灭了,不知道一下个又是谁?

两伊战争

搞的这帮中东土豪国家整天瑟瑟发抖,接着联合国出面劝伊拉克要保持冷静,赶快麻溜撤兵,但是萨达姆根本就不Care什么联合国,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这个时候就轮到美国登场了。

1991年1月,美国总统老布什下令,带领30多个国家进攻伊拉克,以零伤亡的代价将把伊拉克按在地上疯狂摩擦,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这场40多天的海湾战争,不仅在于打残了伊拉克,保护了科威特,还向全世界上演的一场军事表演秀,美国用一场信息一体化的作战惊艳全球,此时的苏联离解体已经不远了,美国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登上世界之巅。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收下了中东逊尼派国家的膝盖,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这些国家的保护神,此后对美国言听计从,美元石油结算体系更是固若金汤,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成为美帝支配全球的战略双壁。

作为这个蓝色星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拉开了后冷战时代、单极世界秩序的帷幕。

伊拉克美军

但是仔细想一想,这是一场高段位的“黑吃黑”的结果,冷战结束后的中东并不太平,无论是以色列还是阿拉伯国家,都臣服在大哥美国的脚下,唯独伊朗这个硬骨头还在与美国死磕。

04 剑指伊朗

在美国的袒护下,以色列已经把巴勒斯坦蹂躏的千疮百孔,美国作为西方基督教的代表,就是穆斯林眼里的异教徒。

海湾战争后的这十年里,美国大量的在众逊尼派国家驻军,整个伊斯兰世界哀鸿遍野,这就成了孕育恐惧主义的温床,大量的恐惧组织产生,发动圣战。

美国的复仇也随即展开,以惩治恐惧组织为由,宣称萨达姆持有大规模杀伤武器,而证据就是鲍威尔手上的那管“洗衣服”,于是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

伊拉克战争

美国信誓旦旦向全世界表示,从根源上解决“恐惧主义”的方法就是,民主、民主还是民主。

小布什声称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就是把伊拉克建成中东国家的“民主标杆”,其实反恐未必是假的,但是针对伊朗绝对是真的。

看看地图就会发觉,此时伊朗的处境是多么凶险,除了以色列和逊尼派国家这些老冤家之外,伊朗已经是左右逢美,完全被战略包围了。

美国一些政客甚至提议,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直接把对伊朗动武,彻底把占据地连成片,一举搞定中东。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会发觉没有一个中东国家在美国的干预下变成了所谓的“民主”国家,而是清一色的陷入动荡。

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长时间处于贫困、饥荒和无政府状态,恐惧主义更加猖獗。

伊拉克美军

06 中东觉醒

从二战结束以来,经历过5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东国家已经纷纷发觉,抱美国大腿这条路根本行不通的。

今天很多人把美国当做中东乱局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确切。

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各种操作,本质上是沿袭了西方国家对伊斯兰世界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蚕食和毁灭,如果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待中东的情况,或许更清楚。

中东地区流传着一种说法,“如果两条鱼在相斗,背后一定有英国人在捣鬼”。

英国与中东的历史恩怨

广义上的中东是一个地理概念,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止可以大致分为四大阵营,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对应古代的四大民族。

分别是波斯、阿拉伯、突厥、犹太,在这片土地上,宗教和民族矛盾相互交错,错综复杂。

从公元15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纪期间,奥斯曼帝国是唯一能可以向西方国家叫板的伊斯兰国家。

它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土耳其人是突厥语系的民族之一,其中部分人有突厥人血统。

主要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鼎盛时期的奥斯曼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州,囊括中东、北非、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甚至地中海也在其操纵之内。

18世界中叶,在英国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各国相继崛起。

1798年,法国在拿破仑时期开始蚕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先是攻占埃及,随后英国又以埃及为跳板,向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地带挺近。

在其东部边缘的海湾地区,扶植了众多小国家,为了防止沙皇俄国趁火打劫,英国一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守护者”。

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站到了同盟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一边,英国认为瓜分奥斯曼的时机已经成熟,开始处心积虑鼓动阿拉伯人起义。

阿拉伯人最辉煌的时期比土耳其人早500多年,公元7世纪至13世纪,鼎盛时期的国力空前,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覆盖中东、西亚、北非和地中海部分地区。

今天伊斯兰教的信徒数量,足以证明阿拉伯帝国曾经的辉煌。

直到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兴起,在西征的过程中,用铁蹄踏碎了这里的文明。

蒙古帝国灭亡后,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建立了奥斯曼帝国,虽然阿拉伯人在其的统治下过的还不错,但是一直有着重建阿拉伯民族国家的愿望。

英国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奥斯曼帝国的后院煽风点火,鼓动阿拉伯人闹独立,承诺在一战结束后,帮助他们建立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

奥斯曼

但是作为“欧洲搅屎棍”的大英帝国绝不可能这么做,这相当于在中东给自己制造对手。

英国把欧洲大陆国家的那套方法,搬到了中东地区,只有将中东分裂成多个小国,并且长期处于互相混战的状态,英国才能顺理成章的介入其中浑水摸鱼,攫取丰富反而石油资源和地缘战略利益。

事实上,英国在策动阿拉伯人起义的同时,又和法国、意大利暗中约定,在战后如何肢解阿拉伯世界。

在一战结束之后的巴黎和会,英国人立马翻脸不认人,操纵了巴勒斯坦、外约旦、伊拉克、南也门、埃及和苏丹,法国操纵了黎巴嫩和叙利亚,意大利操纵了利比亚。

西方国家在这里各自扶持代理人,实施间接统治,且处心积虑在中东国家之间制造分裂。

1917年,英国占据伊拉克之后,强行把逊尼派为主的巴格达地区、和什叶派的巴士拉、还有库尔德人居多的摩苏尔,强行组合在一起,制造宗教和民族矛盾,为伊拉克埋下了内部冲突不断的种子。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作为西方霸主,连续了英国对中东地区的策略,从英国的殖民主义到美国的新殖民主义,都是换汤不换药。

美国的盟友最后有几个好下场的?中东民主标杆又在哪里?美国用武力在中东推行的西方价值观和制度已经全面破产,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和美国已经渐行渐远。

反而是多年来与美国死磕的伊朗,在反美的过程中逐步强大,实力已经可以和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平起平坐了。

美国在曾经在中东的铁杆盟友已经意识到,与其希望美国,不如和周围国家搞好关系。

沙特和伊朗握手言,绝对是中东地区百年难遇的里程碑事件,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个中东新秩序的时代已经拉开帷幕。

全文完,感谢阅读,请顺手点一个赞

伊朗与沙特握手言和,中东变天?英美百年在中东造的什么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