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南》背景下,什么样的“园本课程”才是幼儿园真正需要、真正适合孩子的课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设计的核心 《评估指南》背景下,什么样的“园本课程”才是幼儿园真正需要、真正适合孩子的课程?

《评估指南》背景下,什么样的“园本课程”才是幼儿园真正需要、真正适合孩子的课程?

2024-06-02 04: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次,园本课程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幼儿的现实需求为基础,与幼儿生活与经验紧密联系,具有一定的园所特色和生成性。

最后,园本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和实施者主要都是教师,其开发是一个教师民主参与的过程。“园本课程不是外来的课程,而是在幼儿园内部逐渐生成起来的课程”,它天然地观照到了幼儿园的课程传统和现实条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总之,园本课程决不是简单的一所幼儿园拥有自己的课程,而是一所幼儿园建设出了最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课程。

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只要开始建设了就有了园本课程。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在努力建设园本课程,但真正形成园本课程的幼儿园并不多见。这不是说园本课程高不可就,而是说明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的过程。

二问:

目前园本课程建设的几大误区

没有最好的课程,只有最适宜的课程

✦ 把园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材编写

▪ 幼儿园出书、出教材(或课程方案)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和幼儿园享有著述权。事实上,有的教师和幼儿园出版的书籍也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那些来自实践、经过长期深入研究的成果是我国幼儿教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为出书而劳民伤财,出的书又无实践价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某些地方,幼儿园自己出教材几乎成了园本课程建设的代名词。比较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水平高低似乎就看有无出版物。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状况。

一个好的课程,其衡量标准不是是否出书,而是其实践成效。要看它是否最有利于幼儿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是否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和幼儿园总体办园水平的提高。

诚然,园本课程的建设应该包括文本建设,但文本并不等同于出版物,更不能用是否出版作为衡量文本建设水平的尺度。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活动设计、教师的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各种讨论和会议记录家长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各种评估的结果、教师的工作总结、各种评估的工具等都是幼儿园课程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本建设应该关注所有的这些文本的积累和提升。衡量文本建设水平的主要尺度是:能否体现观念的发展、能否反映幼儿发展的成效;能否看到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发展和变化。

✦ 把园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树立幼儿园的特色

▪ 幼儿园的特色是幼儿园在长期办园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生长起来的。

特色不是刻意追求的,特色不是外在贴家的标签,特色源自内在的力量。幼儿园办园不是为了特色,但优秀的幼儿园总是能够显现自己特色。不是特色是幼儿园优秀,而是优秀蕴涵了特色。

特色是有层次的。有幼儿园整体的特色,有管理方面的特色,有课程方面的特色,有环境方面的特色。因此,有特色并不意味着幼儿园全面工作的成就,幼儿园全面的工作不能仅靠某个所谓的特色来支撑。

当前,有一个情况值得我们关注。有些幼儿园将彰显特色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外在的添加课程内容绝不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途径和内容。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增减,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优化。优化的标准是幼儿获得更好的、真正全面和谐的发展。

对于中国的幼儿园来说,当前最需要的不是挖空心思找特色,而是在踏踏实实地全面开展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去自然地呈现自已的特色。我们感到,特色经常不是自己言说的,而是他人感受到、领悟到的。

✦ 把园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我行我素

▪ 最近常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现在搞园本课程了,可以自己说了算。因此,有的幼儿园以建设园本课程为旗号,无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要求,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出现了明显的缺损或过度的重复,或在背离幼儿一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过度扩张,课程已经出现严重的偏倾和失衡,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是背离国家法规要求的,也侵犯了幼儿受到适宜的教育的权利。的确,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课程决策的自由度。

事实上,今天中国的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上比以往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园本课程建设不是我行我素,园本课程的建设是自由的、创造的过程,也是规范和受约束的过程。这种约束来自于科学,来自于法规。一切违背科学原理的内容和做法是必须加以约束的,一切严重背离法规精神的观念、内容也是必须受到制约的。

因此,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科学理论的作用得到发挥的过程,是国家的法规得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的过程。

三问:

如何开发园本课程

没有最好的课程,只有最适宜的课程

如前所述,我国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可能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思路逐步推进园本课程的建设。各幼儿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实事求是地对园所课程现状及相关条件进行评估,找出本园课程建设的优势、不足、机会等,做到对自身的充分了解。

评估的方面应尽量全面,如目前所使用课程的适宜性、园所的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课程资源的拥有及开发情况、获得外部专业支持的可能性等。这样做有助于为课程决策提供比较充足的信息,从而避免课程建设的盲从和盲目。

第二,精心选择适合本园的蓝本课程。

优质、适合的蓝本课程能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奠定一个相对规范的基础,也能为教师体悟幼儿园课程的架构与要素提供模本。更重要的是,在今天,优秀的幼儿园蓝本课程的作者们在编写时已经考虑到了使用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留出了其被园本化的空间,甚至会提出园本化的策略建议,这降低了幼儿园调整蓝本课程方案的难度和出错率。

第三,结合本园实际尝试对蓝本课程方案进行调整。

教师可以依据本班幼儿的兴趣或发展水平,依据本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适当增加、删减或替换蓝本课程方案中的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对蓝本课程的调整不应是随心所欲的,而应当具有充分的依据且经过必要的论证,幼儿园可以借助课程审议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讨论,详细记录要调整的内容、调整的理由与依据、教师的主要观点、调整后的方案等。

第四,组织教师学习并掌握园本课程建设必需的一些技术方法。

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教师反复从事某些需要用到特定方法策略的活动,如调查、搜集、整理、管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设计主题活动等,掌握开展这些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可以保障园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当我们透彻、全面地理解了幼儿园课程的应有之义后,园本课程行动才是合理的、科学的、有质量保障的、符合课程规律和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

这样,可以避免错误的、甚至反科学的所谓“园本课程”的泛滥,更有利于治理课程乱象。

看到这里,请园长和老师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 您的园所有本土特色园本文化了吗?

▪ 您的园所课程目标明确了吗?

▪ 您的园所系统搭建完善了吗?

比如:为了凸显园所特色,以牺牲幼儿全面发展为代价凸显、增强某一部分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各个板块内容组织缺乏逻辑递进性……

园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林林总总,其根本问题是“以儿童为本”理念没有真正被理解、落实到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去。

声明:文件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

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