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假期为什么总要调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国家调休的双休日和双休日 好好的假期为什么总要调休?

好好的假期为什么总要调休?

2024-06-09 21: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盼望着,期待着

劳动节的脚步近了

痛苦着,抗拒着

今天居然要上班

小编算了一下

4月不放假是9天休息日

放假也是9天休息日

所以说

云团团每次发出放假通知的时候

关于“调休”的问题

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那么

为什么会有调休这种设计?

今天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要想知道为什么要调休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我国节假日的发展历史

1949-1960

单休时代

网友们对调休最大的意见,就是占用了双休日,但其实我国在实行双休之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单休时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全国的法定假期每年只有4个,一共也才7天——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十一”2天。

同时,一天工作8小时,一周要工作48小时,也就是“上六休一”,只有周日可以休息。

但就这一天也歇不踏实,那个时候买东西还要“票”,定点购买,但平时大家下班了,门市部也关门了,只有周日能不吃闭门羹。所以很多人都得在周日这一天,采购一周或更长时间的物资,由于人太多,甚至天不亮就得去排队。

当时流传的一句话是“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可以说,那个年代,大家根本就没有假期,甚至一度连春节都不放假。

1960-1979

全年无休

20世纪60年代末,全国刮起了农田建设的“风潮”,春节都要用来搞建设,那时过年的口号都是“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

别说什么放鞭炮、拜祖宗,吃顿饺子就算过年了。

直到1979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为什么春节不放假》的读者来信,问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各省才陆续恢复了春节放假。

尽管如此,当时的中国依旧是世界上民众平均时间休息最少的国家,几乎9成以上的国民从未有过旅游计划,哪怕是到县城闲逛的人都极少,精神生活非常贫瘠。

1979-1995

试行双休

从1995年开始,我国算是进入双休时代,这还多亏了一个叫胡平的人。

胡平是原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因工作原因经常需要到国外出差,他发现,联合国周五下午从来不开会。

因为欧美等很多国家实行的是5天或4天半的工作制度,工作时间虽然减少了,工作效率反而非常高,而且旅游、教育等产业发展得也非常好。

他回国后便向领导汇报,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1986年,胡平带领着研究中心开始研究我国是否有条件实行五天工作制。直到1990年,研究和事实都证明可行,也使得我国跟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

因此,到了1994年2月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开始实行“大小礼拜轮休制(单双休)”,也就是我们现在也很熟悉的大小周,作为双休之前的过渡。

也许是民众反馈比较好,以至于第二年,国家就宣布从“五一”开始推行五天工作制。

所以,中国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周末是1995年的5月6日至7日。

看完我国的节假日发展历史后

有了对比大家是不是心里平衡了许多

那么调休又是从哪来的呢?

云团团继续为你讲解

1999年,为了促进消费和旅游,国务院再次修改节假日制度,春节、国庆节、劳动节开始跟前后的双休拼在一起,出现了90后的童年回忆——“7天乐”。

就在这个时候“调休”也随之出现了。

但现在再回想那时候,不记得调休的痛苦,只记得放假的快乐。

尤其是在当时,一年依然只有4个假日。因此,和一口气歇七天的快乐相比,调休也就不算什么了。

但也正因为假期太集中,全国人民都在这几个节点出行旅游。这么一来,旅游业首先顶不住了,同时也大大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

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8年国家开始推行“小长假”。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多个小长假+2个大长假”的休假体系。

自从2008年小长假开始推行

已经过去了14年

如今不管是生活节奏还是工作节奏

都跟以前大不相同

虽然我国发展成果有目共睹

但不同行业、区域间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

同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

可以说

高度发达的经济

才是人们实现长时间休假的前提保障

但不管怎样

再上(熬)5天班就可以放假啦

调都调了

不如认认真真干工作

安安心心等假期呀

各位小伙伴如何看待调休制度

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百年团史心向党

青年文明号的创建与发展

01 青年文明号的创建

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内容,是以培养青年的敬业意识、创业精神,树立质量、安全、竞争、协作、服务、效益观念,提高青年的业务技能为目的的一个活动。这一活动一经开展,迅速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并且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很快成为引导青年迎接跨世纪挑战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02 青年文明号的发展

1994年2月5日,团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意见》,对开展这项活动进行了总体上的安排和部署。4月1日,江泽民同志为“青年文明号”牌匾题字。4月8日,团中央与国家民航总局联合在首都机场为民航系统的4个青年文明号先进示范单位授牌,拉开了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序幕。

青年文明号活动从一开始就是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采用分行业下文的方式启动的。团中央已经联合国家22个部委组成了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组织委员会,并分别与1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的专门文件,召开了专门会议,金融、公安、公交、铁道、交通、邮电、卫生、税务、民航、旅游、工商、内贸、电力、供销等主要窗口行业都开展了这项活动。各行业部委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策优势、管理优势和组织优势,为青年文明号活动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政策优势体现在部委下文开展活动,使活动纳入了行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范;部委出台奖励政策,形成积极导向,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管理优势体现在部委成立领导小组,把活动纳入全行业管理体系;部委制定创建标准、考评办法,加强了对活动科学、规范的管理。组织优势体现在部委直接召开工作会、推进会,直接动员发动,直接表彰肯定,推动了活动的不断拓展和不断深入。

03 青年文明号的精神内涵

青年文明号活动从一开始就倡导高度的职业文明,强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水准的统一。为保持和激发青年文明号活动旺盛的生命力,努力从精神层面反映青年文明号新的时代内涵,经认真调研和研讨,确定青年文明号的精神内涵为“敬业、协作、创优、奉献”,即爱岗敬业,强调每个成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优秀的工作业绩;团结协作,青年文明号集体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创先争优,立足本职,争创一流,成为行业标杆;奉献社会,引导广大青年树立“青春献事业,文明献社会”的自觉意识,发挥岗位技能和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实践。

04 青年文明号的重要作用

“青年文明号”是以青年为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创建的体现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成绩的青年集体、青年岗位和青年工程。开展这项活动,目的在于组织和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文明从业,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敬业意识、创业精神和质量、安全、效益、竞争、服务等观念,在全社会展示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塑造行业和职业文明,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识别图中二维码,云团团粉丝群你值得拥有▼

编 辑丨初 二

校 对丨窜天猴

校 审丨木 马

来 源丨南方日报、新京报、“X博士”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世界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内蒙古共青团等

原标题:《好好的假期为什么总要调休?》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