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楼里突然确诊25例,却因“封门”站成两个阵营!有人公开发求救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情况下小区会封 一栋楼里突然确诊25例,却因“封门”站成两个阵营!有人公开发求救信息

一栋楼里突然确诊25例,却因“封门”站成两个阵营!有人公开发求救信息

2023-07-25 07: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本是一栋邻里之间交集无多的单元楼

因为一扇门的开合

居民们一夜之间形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阵营

2022年元旦前后,西安旭景新港小区8号楼,短短一周内确诊了25例新冠病例,成为封控楼。就在8号楼居民居家隔离期间的某一天,有人声称楼下进出楼道的两个单元门因为疫情防控原因被反锁了。就是这样一扇在疫情期间隔离人员都没有办法看到的单元门,却成了隔离在家的人内心深处的焦虑。

有人担心门不锁闭,不自觉的居家隔离人员出入,会让疫情进一步扩散;

但也有人担心单元门关闭后,消防逃生通道被一并切断。

8号楼下两扇单元门平时的样子。王恬摄

究竟是疫情防范还是消防安全才是此时的“优先级”,成为了分歧的根本。

单元门一关一合之间,其实指向的是各级疫情防控人员对防疫行为矫枉过正处的纠偏——如果门“失守”了,就是疫情防控不力;但如果把门堵死,却又成了简单的一刀切,取其平衡点,知易行难。

上锁的大门

王恬(化名)是西安旭景新港小区8号楼二单元29层的住户。1月8日傍晚,她发现8号楼业主群里有人忽然说了一句:“楼道的单元门被锁了。”

8号楼是一栋高30层的长条形公寓楼,分为一单元和二单元,两个单元都分别有一扇淡绿色铁门作为出入口。同时,楼内每一层都有消防门连通一单元和二单元。往日上下班高峰期时,两个单元楼里的人还会穿过消防门混用两个单元楼的电梯。

刚开始,8号楼的单元门究竟有没有被反锁这件事,没有照片可以核实——楼里居家隔离的人,谁都不愿意公开站出来承认自己跑到了楼下,这样就违反了防疫规定。

但对于“门被锁”的消息,群里很快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追问。王恬提出强烈质疑:所有的逃生通道都上了锁,万一遇到火灾怎么办?附和者不过两三人,且都和自己一样标注着“二单元”住户。

也有人不置可否,在群里含沙射影问一句:“是谁发现的?你为什么可以下楼?”言外之意是有人没遵守居家隔离规定,随意下楼,关闭单元门确有必要。王恬看了一眼发言者的微信名备注,写着“一单元”。

原来,虽然8号楼里住户同为封控区隔离人员,对待这扇门的开合却态度不同:二单元陆续出现确诊病例,而一单元却始终未出现病例。一单元居民对隔壁单元楼居民的忌惮不断上涨,电话接二连三打到街道防疫办,要求把连通两个单元的消防门也全部堵上。但对二单元居民来说,疫情防控固然重要,但消防也必须考虑。

1月8日晚上11点左右,王恬在微博上公开发出一条求救信息:“我们单元有确诊,楼上几百户居家隔离,我们足不出户,今天发现单元门被锁,如果一旦发生地震、火灾,这几千条人的生命就没法保证了……”

王恬发布的求助微博。受访者供图

当晚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王恬把消防急救、110、市民热线挨个儿打了个遍,得到相关部门的大致解释都是:关闭单元门是出于防疫需要,物理阻隔病毒在楼道中传播。

枣园街道防疫办告诉记者,2021年12月28日,小区确诊9个病例后,他们接到了不下100个从8号楼打来的电话,住在一单元的居民反复表达担忧:二单元那么多病例,必须要在两个单元楼之间再做一个分隔。北京来的疾控专家也进了楼道实地勘察并且指出,建议对8号楼两个单元楼做物理空间区隔。

按照专家的指导意见,街道防疫办出面请物业关闭了8号楼每一层的消防通道,同时还把单元楼下的门从外部封上了。“当时钥匙就在门上挂着,如果遇到危险情况,外面的人第一时间就能开锁,我们还找了专人负责保管钥匙。”街道防疫办的工作人员说。但是在锁门当天,楼道门旁边并没有保安在值守。

“8日那天晚上,8号楼下面的两个单元门都从外面锁上了,还被插上了一个栓子,从里面是打不开的。”小区1号楼的志愿者沈洪平回忆。

王恬在8日当晚找了一位对消防领域熟悉的博主,询问锁闭消防通道这种紧急措施是否可取,得到的答案很绝对:无论如何,绝不可以锁消防门。于是她当晚决定发出微博,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1月9日白天,王恬继续向莲湖区公安分局枣园派出所追问楼道门被锁的原因。当班民警的解释让王恬觉得是自相矛盾的:“要在平时有居民报警,报告消防通道堵塞的情况,我们会马上出警的。但现在公安部门也是在配合政府部门防疫。根据《消防法》,消防通道是不允许堵塞的,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不用追究民事责任的。但如果出现问题要追究刑事责任。”

这段话让王恬费解,“什么叫如果出现问题?难道是出现人身安全才需要追责吗?”也就是在那一通和警察的沟通电话里,王恬才知道了二单元最终确诊的病例数是26人,其中包括一位在楼道里打扫的清洁工。“在这以前,这个确诊病例数字从来没有人向我们公开过。”她说。

电话里,民警不时劝慰王恬冷静、克制,王恬事后向记者提出反问:难道真的是我偏激、冲动了吗?

“锁”还是“开”?

在1月9日和民警沟通的电话里,王恬反复追问,究竟是谁的“民意”在主导关闭单元门这件事?

对方的回答依旧模棱两可:“当然,这里说的民意肯定不是指全体居民,起码你现在就不同意关闭单元门。”民警只是在电话那头反复讲述着疫情期间他们配合防疫工作时的左右为难。

究竟谁在支持锁门,谁在反对?王恬发现,业主群里很少有人愿意公开站队。毕竟这样就是在公然歧视二单元的20多家住户。“我们一单元的人心思都是很单纯的,我们就是提出要关闭楼下单元门,但不是封死。”一位一单元的住户澄清。

王恬一直觉得8号楼是典型大城市里的陌生人社会——一单元住的大多是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二单元有不少从老城区拆迁过来的市民。小区房价不高,不少房东还把房子租给外地租户。

疫情管控初期,8号楼有一部分居民并不安分,他们时不时还会牵着狗绳下去遛狗、锻炼,甚至大摇大摆跑去正门口取网购的东西。还有人在楼道里抽烟,需要志愿者把他劝诫进屋。

8号楼下自出现确诊病例后被封闭了起来。受访者供图

直到12月26日,群里有人发了一张通知落款日期是12月23日,确认8号楼有一名阳性病例。12月28日,在8号楼工作的4位保洁也被感染了,住户们变得不安起来。

一单元的住户回想起疫情管控初期的松散状态,开始一遍遍向街道、物业提议,要求切断二单元住户来一单元的所有通路。

有些住户虽没有主动提出关闭消防通道,但也大多认同。“现在防控才是大事,我觉得其他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单元门关着就是控制那些不遵守纪律的人。既然已经关上了,遵守纪律就好了。”一位住在一号楼的中年男性住户说,他当下关心的就是“何时能够解封”。

但王恬对锁闭消防门后遇到灾难事故逃生无门的担忧,并不是毫无缘由的。1月8日凌晨,青海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小区8号楼居家隔离的高层居民也有明显的震感。

“我当时看到家里的吊灯在晃动,有种逃生的意识,但是现在,如果楼下的单元门被封起来了,我们能往哪里逃?”住在29楼的王恬说。

住在二单元的业主何斌(化名)也想促成单元门重新打开,他曾经给110打过电话:8号楼2单元业主大部分被转移到酒店隔离,家中无人,很多业主没有关闭屋内电源总开关,火灾隐患非常大。

王恬觉得,人的立场是很容易改变的。比如元旦时,社区动员二单元的居民去隔离酒店集中隔离,有的居民迟迟不愿意走。但是当他们一旦松口,上了转运去隔离酒店的车,立即就会改口在群里对居家隔离的住户说:“我建议你们也还是早点走,不然等我们回来了,你们还留着,也没办法彻底对楼道做消杀。”

情绪“矫正”

实际上这扇被锁闭的二单元楼道门,平日里也不太让人省心:这扇防盗门反应速度太慢,住户刷完门卡后立即拉门会有延迟,有人就开始用力多次拉门,导致门损坏了。

“他们不知道爱惜这扇门,很多住在里面的人本来也就是租户,对这个社区感情不深。”王恬说。

王恬没有加入过任何业主群,和这个小区的大部分人关系疏离。她承认原因可能是自己以前有些优越感——她硕士研究生学历、是一家外企的员工,这次也是被邻居拉入了业主群。

为锁门的事积极奔走后,王恬发现自己成了不少邻居眼中的“刺儿头”。

有些住户整天拿着酒精四处喷洒,好像空气都是有毒的,平时在家也不敢开窗户,似乎毒气能从空气里飘散进家。而王恬总在提醒他们这么做有些过头了,只要把口罩戴好,注意手部卫生就可以了。但大部分人对她的劝说置若罔闻。

隔离期间,人变得很敏感。有次有位住户无意间说了一句“在酒店隔离的都是黄码”。立马遭到了众多在酒店隔离业主的群起而攻之。“我们现在还是绿码,没有事实依据的事不可胡说……”声讨不断。

让楼道里的人都平静下来的,是被感染的邻居们从医院发来的消息:他们大多都是轻症,在医院除了服用口服药也没有更多治疗措施。楼道里其他人也渐渐明白了,即使被感染了,也不需要悲观。“而且这次主要是有家庭成员感染了,所以虽然楼道里感染的人数多,但实际涉及的也就是六七个家庭,并没有想象中传播面那么广。”王恬说。

其实在陈家寨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娟看来,“许多问题,比如这个单元门,看起来是关于防疫和消防安全问题,实际是大家隔离期间堆积的情绪问题。你理解到了这层,很多事情都解开了。”

没有谁能比干了30多年社区工作的王娟更能理解当时楼里人的处境。自8号楼出现确诊病例以后,她一直带着医护人员入户采集核酸。她在场的主要目的就是安抚居民的焦虑情绪。

一位年轻业主因为收到了志愿者送错的生活用品精神崩溃、号啕大哭,王娟允诺她自己重新去买正确的商品回来;一位在酒店隔离的住户请王娟为家里的猫喂水时,给她写了满满一页A4纸的须知事项,并且反复提示:如果从酒店回来猫出了闪失,就要找王娟算账;还有带着孩子在家隔离的年轻母亲,直接打电话向王娟哭诉自己“不想活了。”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王娟都耐着性子顺着住户的思路安抚他们。

但令王娟为难的是,有时也不能完全缓解他们的焦虑。比如总有人问王娟每天楼道里新确诊的病例,但她因为担心暴露居民的隐私,只能说“还是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

“人和外界切断物理联系那么久,多少会有些偏执和情绪问题。”王娟说这扇单元门的开合,只要顺着大家的心意做改变,就能让大家顺了这口气。

物业给8号楼业主发出的公告。受访者供图

居间调停

在王恬最初发布的那条求助楼道门被反锁的微博下面,很多留言显示:小区反锁楼道防止出现疫情楼道人员走动,绝非孤例,从2020年新冠疫情发端到现在,各地不乏用铁丝反锁大门、防止人员进出等防控措施“一刀切”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都在不断调试解决,有些社区和街道相关负责人也已受到了责罚。

事实上,在物业锁闭单元门之前,有一件事让二单元住户不太能接受。在隔离期间,二单元居家隔离的近20户住户家门口都装上了火柴盒大小的报警器,居家隔离的住户一出家门,报警器就会发出提示。但安装报警器这件事隔离在家中的住户并不知情,大家都是在开门做核酸时,偶然瞥见的这个悬挂在门顶部的报警器。

“我们都理解,但还是应该和我们说一声。”二单元一位带着老人孩子居家隔离的住户谢翌说。而现在关闭单元门这件事比安装报警器更严重,动辄就是整栋楼几百人的生命安全。

其实在住户们发出求助的当晚,小区所属的陈家寨社区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街道最新的防控措施也下来了,考虑到住户反对锁门的呼声很大,8号楼的两扇单元门不再反锁,加派人手在楼道门门口24小时值守,但是每层楼连通两个单元的消防门依旧保持封闭状态。

1月9日晚上,业主群里开始传:两栋单元楼的门锁已经被打开了。随即又有人提出,现在大家都不能下楼看实际情况,能不能上传一张实地照片。

1月9日晚上9点多,西安莲湖区枣园街道旭景新港小区8号楼的业主群里出现了几张保安穿着防护服在门口值守的照片。和其他小区单元门不同,这扇单元门是敞开着的。

原来这扇单元门是王娟特地嘱咐物业打开的,“把门打开,就要让大家都看着,不用合上了,也好宽宽大家的心。”王娟说。现在每天在8号楼下,物业和街道派来支援的8名保安24小时分3班值守,即时拍单元楼道门图片反馈业主群。王娟每次路过8号楼,也都要拍下两张单元门敞开着、保安值守在旁的照片发到业主群里。

单元门打开后,物业给8号楼业主每天发布的照片。王娟供图

1月10日,8号楼业主都收到了物业群发的一条短信,表明8号楼下的单元门已经打开,并会派专人值守。

现在陈述单元门被反锁的整个事件中,大部分反对锁门的早期“投诉人”都在试图向记者表达: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疫情管控中的细节,也一直在动态变化之中,最终有了好的归宿。

“我们在隔离期间的饮食住宿都挺好的,这么大的城市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不可能在刚开始就想得面面俱到,需要调试的过程很正常。”二单元的一位居民顾真(化名)说。

因为一扇单元门的开合,这个楼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模式也在改变。此前,顾真在小区住了6年,从未听说过小区内有任何住户群、业主群,在8号楼被封之初他没获得过任何信息和公告,一切消息都靠邻里间口口传播。封楼后,有业主开始主动建立微信群,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最熟悉的陌生人开始因为交换疫情信息形成联盟。直到8号楼解封以后,住户们还在里面谈论小区的垃圾回收处理方案等,原本没线上场所讨论的公共事务问题。

但是单元门纷争的余震依旧还在,1月22日中午,业主群里有人专门截屏了王恬微博中一些比较情绪化的言论,一一晒了出来,并要求她退群。在众人的指责下,王恬只好退出了业主群。

1月24日,8号楼居家隔离人员度过隔离期解封,王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楼拍了一张单元门的照片,依旧五味杂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杨书源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泰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