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的牙和我们一样吗?隐藏在牙齿化石中的秘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类牙齿进化过程中的变化图片 古人类的牙和我们一样吗?隐藏在牙齿化石中的秘密

古人类的牙和我们一样吗?隐藏在牙齿化石中的秘密

2024-06-12 07: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可见,从最早的人科成员南方古猿,到曾经与现代人祖先智人共存的丹尼索瓦人,基本上都是通过牙齿化石进行确认的,这些牙齿化石资料也呈现着人类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时间里,门齿切割、犬齿撕裂、臼齿捣碎和研磨食物的功能没有太大改变,同时,门齿的数量逐渐减少,犬齿从又长又尖变得短平,齿缝也在逐渐缩小。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就将犬齿变小当作是从猿到人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另外两个特征为直立行走和智力的改变。在演变过程中,直立人阶段(对应200万年到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由于具备了用火的能力,以及肉食性的增强,这一时期的古人类牙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熟肉变得容易咀嚼,臼齿也就因此变小,门牙则由于要将肉食撕扯成小块,则有变大的趋势。有说法认为:“人类的牙齿是在进化中发生了退化现象的器官”。

牙齿化石上保存着什么信息?

牙齿不光坚硬,还会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变化而改变,牙齿的磨损程度透露着一个个体的年龄、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

首先,从牙齿进行年龄判定。我们知道,牙齿是有生长顺序的,一般情况下,牙齿会按时左右成对地长出,下牙比上牙萌出的略早一些。因此,它能够成为年龄判断的标准。比如人在6岁左右会长出第一颗恒齿,即第一颗臼齿,到13岁左右恒齿替换乳齿的过程完成。另外,牙齿是用来咀嚼食物的,因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人类学家可以根据牙齿化石的情况,对古人类的年龄进行判定。当然,从牙齿进行年龄判断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个,准确的数据还需要结合颅骨、盆骨等资料。

其次,从牙齿推测饮食结构。这一点很好理解,吃硬的食物,牙齿就会相应的磨损严重,吃软的食物,牙齿磨损就小。据统计,我国南方人牙齿的磨损程度往往要小于北方人,沿海地区的人牙齿磨损程度小于内地人,这基本上取决于日常的饮食。结合从牙齿上提取的DNA物质,研究人员便可以判断某个古人类群体的食物来源,推测其是以肉食为主还是素食为主,有没有奶制品、鱼类或者其他食物的摄入等等。甚至有人类学家根据尼安德特人的牙齿化石,鉴定出了其儿童平均断奶年龄。

FUN知识点:既然对比了古人类和现代人的牙齿,那么现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牙齿和我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数量上的差异,现存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牙齿大多为36颗,少部分为32颗,而人类则为28颗到32颗不等;第二,形态上的差异,大多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犬齿都比较长,具有强大的撕扯功能,也是它们进行自我防御和恐吓对手的利器。另外,人类牙齿的齿缝要明显小于非人灵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臼齿,也就是俗称的大牙,从前到后依次变大,而人类则恰恰相反,臼齿从前到后依次变小,最后一颗臼齿,也就是智齿甚至会缺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