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民日报》好标题汇总,可直接套模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物小标题大全摘抄 2022年《人民日报》好标题汇总,可直接套模版!

2022年《人民日报》好标题汇总,可直接套模版!

2023-06-21 0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消息改写几乎是所有院校新闻传播学考研初试的必考实务题,从高中训练写作文开始,相信你的老师们也一直在强调你:“题好文一半”。考研改卷更是如此,甚至有院校专门考查标题。

《人民日报》作为官媒代表,充分发挥着耳目喉舌、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所发布的消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下面就跟着《人民日报》一起把标题学起来!

本期目录

01 消息标题写作技巧

02 《人民日报》2022年好标题复盘

03 2021年《人民日报》获奖标题展示

消息标题写作技巧

练习消息这么长时间了,小铎在开头先带大家回顾一下消息标题写作的几个要点

01

字数简明扼要

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消息本身就是要简洁、明快、扼要,放在消息的标题上就更加是简之又简,尽量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用语干净利落、善于把最能体现信息价值的文字用在标题上,不多用一字词,做到事丰而辞简。

一个撰写消息标题的最好公式,就是“5W”公式:何人(物)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为何why。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消息的标题依旧要保持简洁准确,所以往往不需要在标题中点清所有的5W,但至少何人(物)who、何事what往往需要点清。

02

内容客观真实

信息标题一定要平实、客观、真实,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这一点尤其在网络化时代里更加重要。因为大家往往在一些“标题党”的冲击下,以为标题就是将正文反映的问题夸大缩小、拔高降调,写出一些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标题。

大家在拟标题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标题不是为了吸引点击,而是把文章概括清楚,拿到更高的分数。在理解这一前提之后,大家就知道绝不能和搞微信运营或者UC新闻部一样,单纯用标题的提升点击率,甚至产生编造等等恶习。

03

提取有效信息

标题要拿高分,光是四平八稳的说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要善于把信息中最有特色的或最重要的事实“捡”出来制作标题,切忌平淡如水,泛泛作题。

比如材料中出现的最新事件就可以放入标题中,让受众从标题上就能让人感觉到时间新近,内容新鲜,引发阅读兴趣,凸显信息实际价值。也可以在标题中适当加入时间或体现时间的数字,更能增强时效感。特别是编辑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时,更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04

巧用数字信息

标题中点出数字,在反映工作进度、工作成绩等类消息中十分具有说服力。因为数字直截了当,最能能充分表明信息本身朴实无华的特点,有一种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效果,特别适合说明情况的发展。在标题中适当加入数据,会更直观地表达信息内容,体现信息的“含金量”。

这就提示同学们在阅读材料时,要及时在文中找出最具关键性、代表性的数字,反复考量是否来表明信息的主题。直观明白的数字能使受众一目了然,不看信息内容就知道信息的中心内容。也可以避免了使用“效果显著”、“形势喜人”、“上台阶”等词义模糊的套话。

05

巧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使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在点出主要内容后,为了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不妨在标题中使用一点修辞手法来凸显自己的水平。比如用通俗比喻彰显深刻哲理,既蕴含哲理,又鲜明地表达了被采访者的观点,从语言上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读者看后印象深刻。

也可以引经据典,化用一些诗词或者俗语来表现自己的文采,提升了报道的意境。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就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还可以活用“双关”,看似平常的话语,放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

但是大家要注意,标题的文采化,并不是把古诗词原封不动进行照搬照套,而是要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人民日报》绝佳消息标题

复习完基础知识后,大家再跟着小铎学习鉴赏一下,今年《人民日报》那些亮眼的消息标题。

01

政治类标题

➤《创新发展 动力更强劲》《协调发展 结构更平衡》《绿色发展 中国更美丽》《开放发展 空间更广阔》《共享发展 人民更幸福》

解读:首期两会特刊便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大手笔——5块整版联动策划,以“这些年,总书记两会上与代表委员共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别围绕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刊发5个整版报道。标题里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自成体系,而且整体的标题结构一致、对仗工整,非常有韵味。

➤《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解读:标题运用排比,气势十足,充分体现了人民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新时代的恢弘画卷里,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最美最动人的风景,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书写的时代篇章。”

02

经济类标题

➤《引:海南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 主:跨出保税区 迈向自贸港》

解读:复合标题的使用增加了标题的可读性与内容的丰富性,而且在考场中复合标题也比单一标题更得老师青睐,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符合标题的使用方法。引题介绍背景信息,主题结构工整,而且“跨出”和“迈向”带有十足的动势,充分展现了海南儋州洋浦的发展前景。

➤《主:宁波外贸进出口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副:前8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3%》

解读:主题介绍主要内容,副题使用数字来进行出口增长程度的补充,非常全面,而且信息质量很高。小铎提示使用百分比比具体的数字更有价值,因为可以看出它与其他时期的对比情况,进而使读者对数字有更精确的把握。

➤《引:湖南株洲整合技术、市场、管理资源,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家——主:龙头企业带动提档升级》

解读:引题充分介绍背景信息,主题展示信息的主要内容,标题的整体丰富性很高。

➤《主:第五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735.2亿美元 副:比上届增长3.9%》

解读:主题介绍主要内容,副题使用数字来进行成交金额增长程度的补充,非常全面,而且信息质量很高。可见这种主题与副题搭配的形式是非常常见的。

03

文化类标题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解读:标题的文艺气息非常浓厚。其中“生生不息”与“史诗”的使用更是增加了标题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文章内容“1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情书写人民史诗,深刻表现时代发展景象,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主题。

➤《“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解读:借用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方面增加了文化性,另一方面也对应文章内容:反映世界艺坛异彩纷呈,中国美术积极参与世界对话、彰显中国艺术主张。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解读:可信、可爱、可敬是一个固定说法,标题的文艺性比较强,也对应内容: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涵养美好丰富的精神世界,是新时代诸多文艺作品的主题。

文化类的这些作品的标题在考场上遇到的可能性比较低,标题写法也不是我们在平时训练中的常规写法,所以大家过一下就可以。

04

社会类标题

➤《黄河里“淘”出好生活》

解读:“淘”字双重含义,以一字增加标题的可读性和含义,运用十分恰当,而且文字凝练、叙述生动、情感真挚,吸引读者关注。

➤《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解读:标题使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歇后语,十分亲切真挚,富有生活情调,而且歇后语的含义是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之意,用来修饰农民生活,更增添了喜庆氛围。

➤《家住黄河边,吃上乡村旅游饭》

解读:这个标题一是点出事件发生的地点(黄河边的山东省高青县蓑衣樊村),二是概括主要内容:用详实数据和百姓故事,讲述这里从过去挨着黄河吃苦到依托乡村旅游致富的巨大转变。标题语言朴素,抒发真情实感,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松辽碧水间 振兴谱新篇》

解读:标题运用对仗非常工整,内容可读性强。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正是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大国重器的产业根基在这里不断夯实,在白山黑水间书写东北振兴的时代新篇。

➤《清清塔河万泉河 永续发展惠人民》

解读:同样是一个对仗工整的标题,而且为了达到这一点,把“塔里木河”简称为“塔河”。这是做的一个小构思。标题非常直观展现了塔里木河滔滔奔涌滋润大漠,万泉河蜿蜒流淌连山接海,这两者构筑起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安化 山重水复茶为径》

解读:标题借用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进行改造化用,把安化这个地方以茶叶为经济发展动力产业进行突出显示,非常的生动自然,而且文艺性比较高。

➤《主: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副: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世界纪录》

解读:主题介绍主要内容,副题补充信息,内容非常全面,同时这也是考场中常规的、我们经常练习到的那种标题形式。大家的标题至少要达到这个程度哟!

05

其他类标题

➤《笃行司法为民 坚持公正司法》《依法能动履职 深化法律监督》

解读:以上两个标题是系列文章的标题,而且对仗非常工整,语言表达精简凝练。这两篇报道代表委员热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同时配发两组数据,清晰直观解读“两高”报告。从立法到民生,从改革到发展,特刊报道紧跟大会议程,积极主动引领舆论。

➤《伶仃洋上一条绚丽的彩虹》

解读:这个标题起得非常有文采,一方面伶仃洋(伶仃洋,又被称为零丁洋)是文天祥《过零丁洋》提到的地方,另一方面运用比喻手法,把港珠澳大桥比作绚丽的彩虹,充分体现了对该桥的赞美之情。文章也是聚焦港珠澳大桥建设中一个个世界级技术难题的突破,反映我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跃升。

➤《“天鲲”遨游》

解读:标题短小精悍。天鲲既与天鲲号同音,同时也展示了其动动物特有的“遨游”属性,非常的贴切。标题求新、求精、求活,同步时代主流,尽显文学魅力,带给人们思考启迪、信心力量以及无尽的遐想。文章讲述里“天鲲号”团队用青春和热血征服汹涌巨浪,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昂扬姿态和踏实苦干的扎实作风。

➤《解码“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解读:“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是总书记调研时提出来的,”刚“与”钢“同音,既具有文艺性,同时也可以看出从”钢“到”柔“的艰苦过程,充分展示了“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使用动词”解码“也是包含着带读者一探究竟的意味,非常具有启发性。

➤《以尺寸之功 积千秋之利》

解读:这个标题对仗非常精妙,而且”尺寸“与”千秋“之间的强烈对比也更加突出了当前我们所做的努力对后代所产生的巨大效益,非常具有鼓舞性。文章的内容主要为年轻的“黄河人”直言在母亲河保护与治理中挥洒青春,完成自己那份历史答卷既是光荣又是责任,豪迈之语让人感佩。

➤《黄山里那片茶叶,如何走出疫情的阴霾?》

解读:标题采用了少有的问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而且运用拟人手法,把茶叶拟作为人来走出疫情的阴霾,非常的生动形象。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

解读:标题的要素信息很全面,内容很充实。小铎提示:对于”首次“”第一“这种字眼一定要在标题中体现出来,这个大家在日常训练中也有训练到,不能忘记了!

铎说:大家可以发现,《人民日报》的标题不仅语言精练,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余味无穷;而且掷地有声,字字珠玑。其中,对于一些修辞手法(比喻、对仗等),大家可以尝试使用,毕竟一个好标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写的毕竟是考场消息(不同于媒体写作),限制性比较大,所以对于以上标题大家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模仿。

2021年《人民日报》获奖标题展示

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小组每年都会对报社过去一年的新闻作品进行评估,进而选出全年好标题。这些标题都是中国优秀编辑和记者下苦功夫熬出来的丰硕果实,充分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用心和匠心。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2021年的获奖标题,去年共评选好标题作品70件,其中一等奖20件、二等奖23件、三等奖27件。这些获奖标题主题鲜明、精炼生动,内涵厚重、余味悠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