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探索与实践报告 聚焦两会

聚焦两会

2024-06-17 04: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聚焦两会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学发展新篇章

2024/03/07 信息来源: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编辑:麦洛 | 责编:安宁

图片由人工智能工具生成

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 ‘人工智能+’行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在几年前就启动了“AI+”领域的研究与探索,目前已在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一些重要进展。

AI for Math:智能辅助,启迪创新

在“AI for Math”领域,早在2021年,中心的数学家们就开始围绕“AI与纯数学”的主题开展研讨,举办特别学术报告会。数年来,中心数学家持续探索AI在基础数学研究和科学计算中的应用。目前,中心数学家们正致力于开发AI辅助工具,以提升数学研究的效率,并探索增强AI逻辑推理能力的方法。这些研究不仅能够推动数学本身的进展,也有望为AI技术在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带来质的飞跃。中心还在2023年暑假和2024年寒假期间分别组织两期“AI for Mathematics:数学形式化和定理证明”学生科研培训班,并举办面向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师生的公开圆桌论坛,汇聚众智,共同推动我国“AI for Math”事业发展。

相关阅读:

BICMR迎新年特别数学报告 | AI与纯数学

AI for Mathematics:数学智能副驾驶的构想

Math for AI:深耕理论,融合实践

在“Math for AI”方向,中心数学家们专注于深入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背后的数学理论,探索其内在机理,并致力于数据融合机理的建模与计算方法的研究。其目标是通过数学的精确语言和逻辑,为AI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效的计算工具。青年领军应用数学家董彬在202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邀请报告,在报告中介绍了如何从数学上理解深层神经网络、启发新的网络构架,并给出了一个机理和数据融合建模的方法论。

相关阅读:

ICM2022 |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董彬作邀请报告

AI for Education:技术落地,激发潜能

在AI辅助教学方面,中心数学家们专注于探讨AI智能体构建的数学机理,并致力于开发落地辅助教学软件。其目标是利用AI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和科研的兴趣,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董彬等教授自2023年春开始深入思考交互工程和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应用,2023年秋季学期,他带领学生团队与校外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一款AI助教“Brainiac Buddy(简称BB)”,并在北大数学课堂上试用,这是人工智能在高校助教工作中的早期尝试,问世之初即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关阅读:

AI助教背后的故事:大语言模型、交互工程与因材施教?

新学期,厉害的北大新助教来了

正如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所指出的:“数学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AI技术中无不渗透着数学的应用。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我们数学家有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当中,我发现优秀的年轻数学家往往对新兴科技非常敏感,善于把握先机。因此,我们要给予年轻人更多鼓励和支持,为他们大胆探索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将继续在“AI+”领域深入探索和研究,推动数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未来智能科技的塑造作出不负时代的贡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