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与我们的生活有啥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均gdp有什么意义和重要性 GDP与我们的生活有啥关系?

GDP与我们的生活有啥关系?

2023-07-03 1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数据显示,一、二季度,我国GDP增速均为6.9%。

  GDP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将它比喻为描述天气的卫星云图。这个大家最耳熟能详的统计指标,和我们的生活有啥关系?

  福建网友安迪熊:为什么要用GDP反映经济增长?

  主持人:反映经济的统计指标有许多,GDP是其中重要指标之一。GDP的“诞生”源于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需要,帮助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中,避免决策者陷入杂乱无章的经济数据中而不知所措。GDP的核算范围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当然,作为一个统计指标,GDP也有局限性。它无法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的消耗、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福利分配等情况。如果把GDP的增长建立在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虽然GDP总量扩大了,但是导致人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会财富浪费。因此,不能简单地把GDP增长与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划等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不片面追求GDP,在确保经济增长合理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环境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浙江网友绿水青山:GDP与我们生活有啥关系?

  主持人:也许有人认为GDP只是一个宏观经济指标,离日常生活很远。其实不然,GDP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GD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成果,GDP增长了,说明生产成果增多,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有助于吸纳就业,百姓收入水平随之增加,国家税收也会增加,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最终惠及民生。GDP作为一个核算指标,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例如,通过计算消费占GDP的比重,了解消费率的变化,当消费率偏低时,政府将调整社会财富分配政策,通过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居民消费,从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用GDP与常住人口可以计算出人均GDP,将人均GDP转换成美元后,可以进行国际比较,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天津网友马达:今年GDP增速调低了,会影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吗?

  主持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6.5%左右,和去年全年实现GDP增长6.7%相比有所下调。但GDP预期增速的下调不会减少就业机会,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处于中高速水平,对应的GDP增量在增加,必然拉动就业的增长。二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对就业拉动力而言,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随着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浪潮催生了一大批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方面作用很大,随着政府实施更积极优惠的创业政策和措施,小微企业将加快发展,同时也会相应增加就业机会。

  北京网友密斯:用不同算法得出来的GDP数据往往不一致,到底哪个方法靠谱?

  主持人: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全部最终生产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拿汽车举例,一个汽车制造厂的总产出是组装完的成品汽车,中间投入是购进的各种零配件、消耗的电等,它创造的GDP就是成品汽车的价值减去中间投入的各种产品价值后得出的新增价值。

  收入法是从形成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例如,汽车生产的收入包括生产者取得的劳动报酬、政府取得的税收、汽车企业的机器设备折旧以及取得的营业利润等,把这些微观数据汇总起来就构成收入法GDP。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去向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还是以汽车生产为例,汽车有三种最终用途:如果被购买用于消费,那么就是消费品;如果被用来作为生产工具,例如工厂里面的运输车,那就成为固定资产;如果被出口到国外,则成为出口产品。由于外国生产活动不计入我国的GDP,因此,进口车作为扣减额,也就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计入我国GDP,这就是支出法GDP。

  理论上讲,三种算法得出的数据结果应当一致,但由于不同算法的数据来源不同,其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

  陕西网友大漠狂奔:我不太明白,GDP这么一个指标,咋就能用来分析经济形势了呢?

  主持人:分析经济运行状况时,可以分别从GDP的总量、速度、结构等角度展开分析。GDP核算总量可以对经济体量有一个基本判断,从静态角度衡量经济总体实力。GDP的增速则从动态角度考察经济总体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快慢。仅仅分析总量和速度还无法了解经济增长的全貌,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剖析经济增长内在深层次的特征。结构分析的具体运用包括:

  一是产业结构分析。使用生产法GDP核算结果分别计算三次产业所占比重,观察一二三产业以及各细分行业的变化趋势,分析社会生产是否协调。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趋势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目前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着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二是需求结构分析。GDP支出法中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也是影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投资、消费的结构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通过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支出法GDP比重)、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比重)的分析,可以发现需求结构存在的问题,了解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来源结构,对今后经济增长及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投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高于消费。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率逐渐上升,投资率稳步下降,经济增长逐渐改变过度依赖投资的模式,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不断优化。

  三是区域发展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通过东、中、西地区GDP的比较分析,了解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考察区域差异是缩小还是扩大,从而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广东网友大闸蟹:使用GDP数据时,还应注意哪些事项?

  主持人:作为一个统计指标,GDP有特定的内涵和方法制度,在实际运用中应全面了解,才能发挥出GDP的作用。

  一是要注意GDP数据的版本。GDP是根据各行业的基础资料核算出来的,受基础资料获取的时效性、全面性等方面的限制,GDP数据要经过初步核算、最终核实等步骤,经济普查后还会对相关年份GDP进行修订。因此,要了解是否是最新的GDP核算数据,以保证GDP数据的准确性。

  二是要厘清相似指标间的区别。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完整意义上的“三驾马车”是指GDP支出核算中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社会上比较普遍的是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货物贸易净出口额用来分析宏观经济,但实际上这些指标与对应的核算指标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使用。

  三是要了解GDP核算方法的变化。GDP的核算方法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的修订而变化。例如,为更好地反映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家统计局2016年采用新的核算方法,主要是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由原来作为中间消耗修订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计入GDP。这有利于客观准确体现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激励研发投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同时可以提高我国核算数据的国际可比性。

  (本期主持人 林火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