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暨水上服务区创建纪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京杭大运河宿迁段水深 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暨水上服务区创建纪实

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暨水上服务区创建纪实

2024-04-13 2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暨水上服务区创建纪实 发布时间: 2020-08-18 09:24:17 | 来源: 中国水运报 | 作者: 桂慧樵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7月16日,交通运输部专家组到达江苏,对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暨水上服务区等内河水运示范工程进行验收。验收会议上,专家组对宿迁航道建设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新方式、管理与服务转换的新理念、航道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及水上服务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7月下旬,记者冒着高温酷暑来到刚刚验收不久的京杭运河苏北段的宿迁水上服务区。尽管烈日当空,记者看到过往船只仍整齐有序地停靠在岸边,络绎不绝的船民上岸后悠闲地逛着各家商铺,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一位山东船员告诉记者,船民到这里可以办理港航监督、船舶检验、航证许可、运政管理、规费缴纳等所有水上交运手续,同时还可以享受购物、医疗、餐饮、加油等全方位服务。不仅使千里运河无服务区的历史从此结束,而且让我们这些常年在水上漂的船员有了一个歇息的“家”。

脏乱差困扰大运河

京杭运河是宿迁的母亲河,其在宿迁境内112公里,途经宿豫区、宿城区和泗阳县二区一县,其中宿迁城区段全长18公里,并穿城而过。在其境内,分别配布有皂河、宿迁、浏老涧和泗阳等4道船闸。去年,京杭运河苏北段货物通过量超过1.6亿吨。京杭运河造就了宿迁城河相依的城市形态,带动了宿迁传统产业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宿迁悠久深厚的文史底蕴。但是,长期以来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污染严重、淤泥深厚、航道变窄、水路不畅,沿河绿地面积少、临河厂矿企业多,致使“有河不见水”,污水排放使运河水质恶化,船行波使岸坡坍塌;运河两岸建筑杂乱,房屋拥挤、垃圾成堆,加上倒闭企业的破损厂房、仓库和荒废的土地,杂草丛生,残垣破壁随处可见,沿岸生活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随着宿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水运事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数量增多、吨位变大,导致过闸船舶待闸的时间长,锚地积压船舶多,船员在船闸附近逗留时间较长。但是,京杭运河沿线为船民服务的场所和设施主要是以船闸上、下游远方调度站为中心并在其周围搭建起来的小规模的店铺、油罐、修理点等,由于是自发、无序和随意发展起来的,可以用“散、乱、脏、差、低”这五个字来形容,即服务场所相对分散、布局混乱、环境卫生脏、服务态度差、商品档次低。同时也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和引导,社会治安不良,严重影响运河的对外形象和船民的生活水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宿迁市交通局及所属的航道管理处积极把握宿迁三线船闸建设契机,在提高航道、船闸通行能力的同时,在京杭运河沿线率先规划建设宿迁水上多功能综合服务区,便于船民休闲、娱乐、购物、船舶维修、加油、寄泊,提高宿迁整体水运层次和服务品位。

让200万船民有一个“家”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自古至今最著名的水上要道之一,不论是它起建之初的军事价值,还是明清时期的漕运功能,都无愧于国之命脉的称号。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仍承担着年近2亿吨的货运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

全长683公里的江苏段是京杭运河中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航运价值最高的“黄金水道”,来往运输的船队为各个城市的建设提供着建材、能源的物资保证。到去年底,仅宿迁市从事船舶运输的人员已超过1.5万余人,加上每年40万艘从宿迁段运河过境的船舶,有近200万人需要在宿迁境内消费购物、维修船舶、添加油料和餐饮娱乐。

但是水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水上服务区的缺乏,使得常年生活在水上的船民无论是购买生活用品还是医疗看病都必须等到停航上岸,船舶维修、配件购买都要在起航前进行。若是依靠一些瞅准商机,利用小船在运河上流动营业的“货郎船”和“加油船”的话,既影响航道安全,船民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营造“畅、洁、绿、美”的通航环境,打造“绿色水岸”、“生态运河”,2003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宿迁市交通局、航道管理处和市水务局抓住有利时机,结合中运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筹措5000万资金,率先在运河上启动了京杭运河宿迁段水上服务区工程,并于2007年底建成,使千里运河无服务区的历史从此结束,让百万船民在京杭运河宿迁段有了一个歇息的“家”。

宿迁市交通局副局长、市航道管理处处长王彬告诉记者,服务区位于宿迁船闸上游,横卧京杭运河北岸,东西长1.5公里,占地近200亩,主体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配套绿化景观区8万平方米。服务区按照功能分为农贸市场、餐饮部、行政楼、船舶配件城、加油站、回收站等六大板块,其中行政楼内包括行政服务中心、银行、医疗等机构。

该服务区不仅解决了船民购物、医疗、餐饮、加油等日常所需,同时对往来船舶产生的废油、船民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和及时处理。从而为打造绿色通道,生态水域提供有力保障。

该服务区除主体工程按照高标准建造外,还根据地形地貌特点,为服务区量身订做一件“生态外衣”,即在服务区身旁建成约20000平方的绿化景观区,景观区按照园林风格设计,内置亲水步行街、林荫大道、生态小岛、苗木园艺、生态防护林等,与中运河综合整治工程交相辉映,打造出富有特色的“绿色名片”。

水上服务区一瞥

倾心拯救千年“母亲河”

随着宿迁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运河城区段众多潜在的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中运河综合效益的发挥,生活在沿岸的人民群众开始强烈要求改变中运河的环境,拯救这条滋润西楚人民千年的“母亲河”。

2002年6月中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开始实施,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综合整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吻合,防洪治污与经济开发相结合,景观建设与文化传统相融合的指导思路,贯穿“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源”的规划设计理念,紧扣“园林式,生态型”城市发展目标,按景观主题化、序列化要求,进行概念性规划,以人水和谐为宗旨,充分考虑水、堤、路、桥、绿、历史文化等因素和排涝、调水等方案。

2005年10月3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来宿视察中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时表示,宿迁下的决心很大,治理效果很好,整个工程的投入合理而且节省。2007年,运河风光带被省政府批准为省水利风景名胜区。

无限风情的中运河成为这片古老的西楚大地上最具活力的血脉,它将带领这座新兴的城市,这群满怀激情的人们,共同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再铸辉煌。

凝聚宿迁人智慧和汗水的京杭运河宿迁段暨水上服务区已成为运河史上的一个亮点。它不仅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和创新精神,更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京杭大运河宿迁水上服务区已被交通部明确为示范工程,并在全国作为典型推广,宿迁的第一将为全国水运服务业的发展做出示范。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暨水上服务区工程的建成使用,不仅为“生态宿迁、绿色家园”再添一道亮丽风景,也为宿迁实现“水运强市”战略打了坚实的基础。

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大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