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科普第17期,美国的机枪史。(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战美军重武器 武器科普第17期,美国的机枪史。(上)

武器科普第17期,美国的机枪史。(上)

2023-09-23 07: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为开学了,没时间写文章所以我鸽了好几个月。但这不重要。

今天我会讲一下美国的服役轻/重/通用机枪的历史。

但我们在正式的介绍之前我们要先来给一些不了解的人了解一下轻机枪(Light machine gun简称LMG)、重机枪(heavy machine gun简称HMG)和通用机枪(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简称GPMG)

重机枪

这是世界上最早研发出来的机枪种类,19世纪是研发了加特林重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等。这类型的机枪一般为了持续设计会设计风冷或水冷套筒延缓过热,并且为了抑制后坐力会装上三脚架,重量一般在20千克以上。用于固定在载具和单独摆在地上使用,也可以在缺少防空武器的情况下充当防空机枪。

轻机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个国家在堑壕中互相对打基本上要打很久,战术要么是冲锋要么是防守。在这时需要一个轻便还可以打步枪弹的武器,于是丹麦人便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挺轻机枪,麦德森轻机枪。这种种机枪一般要求在可以一个人使用,重量在10千克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还在对这一领域进行摸索。这时轻机枪多半是用弹匣、单盘、弹板、弹链等供弹具。现在轻机枪一般是要求有开膛待机、快拆枪管、弹链供弹、两脚架等。(像RPK那种轻机枪只是在步枪的基础上换了重型长枪管、两脚架和枪托,严格的来说不算轻机枪)

通用机枪

在现代战争中,军队越来越强调机动性,所以需要一种能在重机枪和轻机枪之间互换的机枪,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为了躲避《凡尔赛条约》,制造了MG34和MG42这两把机枪可能是最早的通用机枪。

好了现在了解了这些机枪的概念,我们就从19世纪说起。在那个年代,有一名叫理查·乔登·加特林,他发现学医救不了美国人,所以就发明一种东西减少士兵的伤亡,那就是加特林手摇机枪。

加特林机枪,又译为格林快炮。

1861年的夏天加特林医生开始构思转管机枪,其中的特殊结构就是有一个带有击针旋转的圆柱体,上面有六根枪管,每根枪管都有自己独立的击针。

当时主要是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用独立的钢制弹膛,所以与枪管是分离的。通过转动将弹膛中的子弹从供弹斗中放入枪管后的闭锁槽。装到某个位置时就会开火,然后在退壳,每转一周就可以完成6次装填、开火和抛壳。可能使用当时美国人常用的.45-70黑火药步枪弹。

在当时还没有一个能做到单兵携带的自动武器,所以加特林手摇机枪变成为了那些帮派分子、军队、匪徒等最不愿意面对的武器。不过这把武器并不可靠,因为如果在战场上士兵情绪不稳定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手摇速度变快的话就会造成卡壳的问题。

这种有底缘的黑火药圆头步枪弹是当时美国广泛使用的黑火药步枪的,许多如亨利步枪、雷明顿滚珠闭锁步枪等,使用这种步枪弹。

后来,一个英国的发明家马克沁,发明了一种依靠火药燃气抛壳换弹的重机枪取代了加特林重机枪。

这个机枪十分可靠,有一个硕大的水冷套筒在枪管上,这个套筒可以装水来减慢枪管过热的问题,但缺点无疑是很重。这和那个加特林相比不知道好到哪去,于是欧洲各国列强都买了很多回去,各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时都有装备类似的武器,德国的MG08,英国的维克斯,中化民国的民-24都是仿制的产品。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在1917年往法国派去了远征军。他们在这泥泞的战壕里第一次意识到了,单兵火力不足的问题,靠手中的栓动步枪是根本不可能打进德国人的战壕的。于是他们只好找到法国人购买一批打.30-06步枪弹(7.62×63mm)的绍沙轻机枪,但是美国的步枪弹和原版的绍沙打的步枪弹相比美国人的步枪弹火药燃气太多了,导致弹簧无法承受,再加上在堑壕中绍沙的镂空弹匣非常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导致卡壳。所以这一期间,美国人为了弥补火力不足还装备了温切斯特M1897霰弹枪和英国的.303口径(7.7×56mmR)的路易斯轻机枪,这样也就可以把堑壕里的敌人全杀光,手榴弹扔过来的话就可以像打飞盘一样打掉。还有佩德森装置,虽然不好用,但是这个装置确实弥补了美军火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它会变成一把打法制7.65×20mm手枪弹的半自动步枪在短时间内打出大量子弹,一个弹匣40发。但这都不是好主意。

因为美国没有很好的东西弥补火力不足的问题,所以美国传奇武器设计师勃朗宁研制出M1918BAR自动步枪

美军看到这东西之后,大呼BAR比绍沙好用,然后被当做轻机枪使用,在战壕中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让美军可以对德军进行绝对地火力压制。但缺点和当时很多轻机枪一样,无法快速更换枪管,所以过热了只能等。20发的弹匣并不够用,虽然以前据说有30发弹匣,但不利于趴下射击。这把枪从一战用到抗美援朝战争,并被多个国家仿制和使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重机枪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美国之前的马克沁机枪无法使用美军现在使用的.30-06步枪弹,所以勃朗宁设计出了M1917水冷重机枪。这种水冷重机枪可以靠快速扫射来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可以使用250发的帆布弹链。可以压制1000米左右。

在1936年该枪被进行了改进成为了M1917A1,后面也逐步改进成使用风冷M1919A4之类的重机枪,还有去掉水冷给飞机坦克使用的M1919A1和质量只有14千克给骑兵使用的M1919A2,但都只在二战前后短短服役了一段时间。

后来衍生出的提普曼制造的.22口径的M1917A1机枪,比原来的枪小很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第一次使用了反器材口径的重机枪,那就是一直服役至今的“老干妈”M2重机枪(最早叫M1921,因为是1921年定型。后进行部分改造被叫做M2重机枪),这把重机枪及其改型已经被美军服役100年左右。勃朗宁可能连自己也没想到,用M1917为基础设计的重机枪和在温切斯特设计的弹药服役时间比自己寿命还长。

这把枪在射击是弹道平稳,因为使用.50BMG(12.7×99mm)比.30-06要大,所以压制距离更远,我打算下一期重点讲一下。

M1917重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取得了成功之后,勃朗宁对其进行改造,制造了步兵用的M1919A4和M1919A6这两种机枪。M2重机枪虽然很好用,但是弹药不是.30-06步枪弹,所以无法通用步兵的弹药,所以美军在二战还是有很多用.30-06步枪弹的重机枪。这两把机枪都是改成风冷,并且部分零件可以通用。但是M1919A6很拉胯,虽然枪管短,但重量还是比14千克的M1919A4重。射速慢,而且很容易过热,散热也慢,换枪管最快也要5分钟,枪机要3分钟,等你换完敌人早就来了。M1919A6还被设想为一种轻机枪,但在行进间射击时故障频发。

最后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与其他武器一样和.30-06步枪弹一起退役了。曾经也有多个国家在使用。

轻机枪依然是之前的M1918 BAR自动步枪,只不过这里使用的是勃朗宁设计的最后的一个版本M1918A2。

马润的自制武器

在硫磺岛战役之前,一名马润士兵格拉维克发现他们需要一能够有快速火力覆盖能力的武器。于是他就找到了他的长官,并说出了他的想法,他的长官表示赞成,于是他便于另外的几个人制造出6把“毒刺”机枪。

图片出自《被遗忘的武器》,现实中这6把轻机枪不是官方武器,所以没有一把保存至今,所以这把机枪是根据照片制造出来用于参观复刻品。

“毒刺” 机枪是用标准的M1919A4进行改进的,被加上了M1加兰德的枪托和BAR的两脚架。据说射速可达到1400发/分钟,但只能用100发的弹药箱(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弹药箱)。制造好后,6把枪被G连分走,还有一把给了一个来协助帮忙的A连士兵。

这把枪在硫磺岛战役表现出色,但是弹药消耗很快。这把机枪虽然很好,但这把机枪是士兵自己制造出来的,不算美军官方的武器,所以没被收起来,以至于没有一把现存的保留至今。

替换的尝试

1940年美军希望替换M1919系列机枪,他们不是很想再用了,所以他们急需一种新的机枪,所以新机枪的要求无非就是更轻,可靠性强,能快换枪之类的,只是多了一个能在半自动和全自动之间切换的要求。这把枪的工程师比尔·鲁格在当时找到了自动军械公司,开始设计新的机枪。

说来也是个奇迹,比尔只用了4-5月就设计出了一把机枪。但在1941年的武器测试时,一共有5把样枪,塞奇格力公司的枪一个测试都没通过,其他三个是岩岛、斯普林菲尔德和柯尔特都是M1919的改装方案,最后是自动军械公司的比尔。但这次武器测试没有人通过测试,塞奇格力公司一个测试都无法完成,美军不要那三个M1919的改装方案,比尔的枪多少还有点问题。

这把枪虽然没通过测试,但是军方还有点看上这把枪了,其他的方案重量都有点超重,但比尔的枪没有超重。但缺点就是无法在寒冷环境正常使用。快换枪管不好用,拆容易,装回去难。1943年,美军第二次武器测试时比尔设计的第二把样枪还不如第一把样枪,因为换完枪管之后就会有故障发生。

最后,这把枪也被埋没在了历史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