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十世纪西方美术史 美术史

美术史

2024-04-05 14: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方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以巴黎为中心,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观念艺术、大地艺术、欧普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中心转移到纽约。二者在宣扬时代个性和思考社会问题之外,区别如下:

其一,现代美术强调自我意识与内在精神;后现代美术漠视客观对象与具体风格,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其二,现代美术创造艺术单品,反感工业化;后现代美术鼓励大批量生产与机械社会相融合。

其三,现代美术为少数精英理解和享受;后现代美术服务于平民大众,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其四,现代美术选择背离传统思维;后现代美术在前者基础上注重突破艺术与非艺术的壁垒。

-二战之前-

野兽主义

“一罐颜料掼在公众面前”?(×)

“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马蒂斯(√)

1905年法国巴黎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展出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因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称其为“野兽”而得名,属于泛表现主义范畴,1908年左右解散。其强调以夸张的形体、狂放的笔触、鲜艳刺目的色彩平涂、鲜明自由的轮廓造型,追求平面感和装饰性。

马蒂斯 野兽主义领袖人物。他把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研究非洲土著、阿拉伯饰纹艺术,追求原始格调;反传统唯美手法,放弃传统的明暗造型,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和纯粹的色块大胆组织画面,使色彩流动,使画面律动;放弃传统中的立体塑造,转而追求平面化的装饰感;除作油画、壁画外,还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书籍插图家,晚年创作了不少剪纸,有的剪纸尺幅很大,用来装饰画面,犹如壁画。

马蒂斯《舞蹈》

圆形构图/环形构图。画面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背景和烦恼沮丧的内容,只描绘了五个携手绕圈疯狂舞蹈的女性人体,组成一幅欢快、和谐、轻松、洋溢着无尽力量的场面,仿佛让人回到远古洪荒时代,人们带着原始的狂野和质朴,在燃烧的篝火旁、在节日或祭祀的场合,手拉手踏着节拍,无拘无束尽情宣泄着生命的激情和活力;画面线条仿佛舞蹈流动的痕迹,光凭线条带来的空间感让群舞更自由、也更具有一致性;画面只有三种色彩,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大地符合原生态的生机勃勃,也可以看做蓝色的夜空和绿色草原下的安静和谐,砖红色的人体表现五个女性身上一种原始的古朴、健康的美丽,与蓝、绿形成对比,整体简约又巧妙,色彩在其中显得单纯、协调、赏心悦目;这幅画可见画者在对西方各绘画流派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东方艺术中的写意色彩、平面性和装饰性特征,同时广泛吸收非洲艺术质朴粗放的风格。

马蒂斯《音乐》

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也译为《红色和声》或《红色的餐桌》,是马蒂斯在野兽主义运动结束后放弃过于狂放的画风,在继续保持表现性的基础上致力于纯化色彩等表现力的实验成果;这幅画不如《马蒂斯夫人像》恣意厚涂色彩笔触的激动,而是充分发挥色彩的音乐性表现力;几乎完全放弃了三维空间的暗示,大面积平涂红色,并辅以黄、绿、棕、黑、白等大小不同的色块的均衡点缀,加之丰富的装饰性曲线,形成响亮、明丽、和谐的效果,让这个妇女摆放餐桌的生活场景获得了宁静安适的意味。

马蒂斯《生活的欢乐》

马蒂斯《蓝衣女人》

马蒂斯《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

马蒂斯《自画像》

马蒂斯《小鹦鹉与美人鱼》

马蒂斯《王者之悲》

乔治·卢奥 坚持用剪影原理、以明确浓重的黑线勾画人物轮廓,把整个身体分成块面,具有庄严的感觉。画面充满强烈而有刺激性的色彩。

乔治·卢奥《老国王》

乔治·卢奥《马戏团小丑》

德拉 擅画肖像、风景,也作雕塑;后迷恋立体主义,讲究画面构成性;最终回归古典写实、喜用银灰色色调,画风与柯罗相近。

弗拉芒克 早期迷恋梵高,后受立体主义影响。喜爱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明亮色彩,通过其对比强调色调张力,较之马蒂斯更粗狂,予人压抑感。

杜菲 作品更富装饰性和东方情趣,后期画风趋于抽象。

立体主义

“对我来说,艺术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毕加索

“风格对于画家而言是最危险的敌人,画家死了之后,绘画才有风格。”——毕加索

立体主义始于法国。主要可分为分析立体主义(拆解和分解事物的多个视角而利用重叠、组合、抽象手法去强调一个破碎的零散的结构形体)和综合立体主义(多种素材组合与拼贴去创造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两个阶段。其在20世纪西方绘画中占有颠覆性地位,是现代主义的分水岭,有力推动了西方现代建筑和设计艺术的革新。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以及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热衷于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否定从一个视点区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强调多视点去观察和表现事物,把不同试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诉诸于画面,从而表现时间的持续性;强调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为平面的、综合的、二度空间的画面。

毕加索 西班牙画家,立体主义创始人,当代西方最具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青年时期受过学院的写实训练,还受到各种思潮如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影响;1901-1904年处于苦闷、悲情格调的蓝色时期,1904-1906年处于跳跃、欢快气氛的粉色时期,1907年尝试把塞尚已经开始的对几何形结构美的追求推向极致,创作了颇有争议、被认为是立体主义开端的《亚威农少女》;此后一两年的《弹曼陀铃的少女》《卡恩韦勒像》被认为是他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1912-1914年从事综合立体主义创作,如《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1915年画风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的气氛;20世纪20年代受超现实主义思潮影响的作品有《三个舞蹈的人》等;后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为题材绘制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20世纪50年代初,在为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朝鲜的屠杀》《战争》《和平》等作品;后根据普桑、大卫、德拉克罗瓦等人作品的构图,重新加以发挥创作,并在版画、书籍插、陶艺方面有出色的创造。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阿维尼翁的小姐》

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第一件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立体主义的基石,标志着毕加索在反传统的实验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着重表现了五位少女的裸体形象以及一些水果静物,五个超过真人的巨大裸女占据着整个画面,她们的形象全部由生硬的线条和石头般的块面组成,毫无传统裸女优美迷人的样子,在反叛优美的裸女画传统上,显示出更为激烈、大胆的作风,其头部更是显现出“野蛮的”非洲黑人雕塑、非洲原始木雕以及古代伊比利亚雕塑的影响;抛弃了从单一试点观察和描绘对象的文艺复兴绘画原则,对形进行了分解和重组,并把裸女放置在背离文艺复兴绘画深空间感的浅空间中,使整个绘画成为与再现现实无关的、纯为自身构成存在的艺术;采用多视点的方式,画面中的形象皆被处理成几何块面的形式,三维立体的空间被彻底颠覆。

毕加索《弹曼陀铃的少女》

毕加索《卡恩韦勒像》

毕加索《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毕加索《三个舞蹈的人》

毕加索《弗朗哥的梦幻与宣言》

1937年,毕加索《格尔尼卡》

结合象征手法、具象手法、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借助几何线和超时空形象的组合,黑白灰色块状似支离破碎,实则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打破了空间界限。画面没有飞机、没有炸弹,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语言,表现痛苦、受难、残暴、恐怖、绝望、阴郁、恐惧、死亡、呐喊、兽性,无声控诉了法兰西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画面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物资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面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的旁边是一朵正在生长的鲜花;站立仰首的牛和死后的马为画面构图的中心……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手捧死去孩子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身残倒地断臂却依然握剑的展示、濒死嘶鸣的马屁、光芒冰冷尖锐的顶灯,全然蕴含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毕加索对于他的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予以观画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是对于这幅作品他曾解释道画作中的牛、马和以生气勃勃的线条绘出的手的杭医,以及西班牙神话中那些象征的起源的含义。

毕加索《朝鲜的屠杀》

毕加索《梦》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布拉克 勃拉克是雕塑家、插图家、舞台设计家,1907年末脱离野兽主义而迷恋立体主义,1952-1953年未卢浮宫伊特洛里亚厅设计的天顶画有现代装饰感。采用拓印文字、人造木材、贴纸来强调画面的现实感,始终保持画面的平面效果。

布拉克《埃斯塔克之屋/列斯塔格的房子》

立体主义名字的由来

布拉克《有小提琴和水壶的静物》

布拉克《葡萄牙人》

布拉克《吉他》

布拉克《单簧管》

莱热 最初学习建筑,1909年之后与立体主义画家来往密切,1911年至1912年加入“黄金分割社”展览。还与荷兰的抽象画派“风格派”以及“纯粹主义”保持密切联系。他尝试把立体主义和写实手法相结合,表现机械的美和力。

莱热《拿花瓶的女人》

莱热《三个女人》

莱热《休闲者、向大卫致敬》

莱热《建筑工人》

莱热《都市》

未来主义

"摒弃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

未来主义始于意大利。反对一切形式的模仿,反抗和谐和高雅的趣味,否定艺术批评的作用;热情讴歌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迷恋运动、速度和竞争之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运动的场面和感觉;采用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手法;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用一系列的波浪线和直线表现光和声音。

巴拉《拴着链子的狗的动态/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

巴拉《在阳台上奔跑的小女孩》

博乔尼《空间中连续的形》

未来主义真正的领袖

博乔尼《骚动的城市》

表现主义

"我的一生是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行走,从一块石头走到另一块石头。"——蒙克

表现主义始于德国。反对机械地模仿现实,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运用大胆的色彩和强有力的笔触表现个性、感情和主观情感;强调画面的强烈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放弃画面的和谐。对过于理性的机械文明感到枯燥与愤懑,转而从古老东方文明、原始部落、非洲土著艺术中寻求个性解放。表现社会黑暗面,充满孤独、焦虑、悲情和伤感的基调,形成压迫感和忧郁感。

蒙克 挪威画家。用强烈对比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基本以疾病、性、死亡为主题;带有强烈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

蒙克《病孩》

蒙克《在灵床旁/病房中的死亡》

蒙克《母亲之死》

蒙克《青春期》

蒙克《呐喊》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漫步,夕阳西下。我感到一丝淡淡的忧郁。突然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止住脚步,斜倚栏杆,精疲力尽。我望着燃烧的云,血染般的红,象一把剑,垂悬在蓝黑色的深谷峡湾和城市的上方。朋友继续走着,我却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我忽然感到一声强烈的、永无止境的尖叫穿过宇宙。”

蒙克《桥上的少女》

康定斯基 德国慕尼黑青骑士社代表成员,抽象艺术的先驱,抽象艺术之父,热抽象代表人物,开辟了西方抽象主义美术的先河。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价值,主张用心灵去创造,通过抽象的形式传达世界,试图把音乐转化为绘画。著有《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论具体艺术》《关于形式的问题》。

康定斯基《几个圆圈》

康定斯基《构图8号》

马尔克 德国慕尼黑青骑士社代表成员。

马尔克《蓝马》

马尔克《红马》

克利 对儿童艺术感兴趣,运用天真稚拙的象征符号。

克利《绕鱼旋转》

维也纳分离派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代表人物克林姆特、埃贡·席勒。

克林姆特《吻》深受拜占庭艺术影响

克林姆特《生与死》

埃贡·席勒《斜卧的女人》

至上主义

“我竭尽全力要从物体的重担下把艺术解放出来。”——马列维奇

艺术是完全独立于客观世界的一种现实,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的感觉的“抽象”表达。纯粹的艺术形式是至高无上的,艺术的单一形式诸如颜色、形状、肌理、构图都可以不用组成具体形象而单独存在且高高在上,即“纯感觉至上”。呈现一种几何化、脱离实际、把握纯粹绘画精神的美学原则。

马列维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块》

马列维奇《红色至上》

马列维奇《白色至上》

构成主义

试图把对传统的抛弃和对技术的热情与共产主义的理想联系起来

反对传统艺术的模仿手法,强调艺术须脱离形体的约束而具有自由形态、反映时空;将雕塑、平面、建筑的艺术创作手法与现代工业生活中的铁片、玻璃、塑料等工业材料相结合,并采用悬挂、堆搭、牵拉等多种结构进行创作。体现无产阶级意志,其对简洁功能和民主思想的注重影响了现代主义设计。

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

荷兰风格派

"据我所知,我是第一个从画框出发进行创作、而不是将自己限制在画框当中的人。"——蒙德里安

又称“冷抽象”、“几何抽象主义”,创始人为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拒绝使用任何具象元素,主张把任何事物简化到元素本身、用纯粹几何形来表现纯粹的精神。提倡用红黄蓝三原色与黑白中性色作为基本色彩计划。提倡数学精神。

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

蒙德里安《开花的苹果树》

蒙德里安《灰色的树》

建筑大师里特维特《红蓝椅》的理性设计

对包豪斯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达达主义

破坏就是创造

什么不是艺术

从虚无主义出发,否定理性传统文明,否定传统艺术的价值,提倡无目的、无理想、不受任何法则约束的艺术。在恐怖的思想范围内运用任何手段,综合使用垃圾、拼贴实物、或把古典名画改装,用真实物品以及综合材料取代传统艺术。

杜尚 “后现代艺术之父”。

杜尚《泉》

杜尚《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杜尚《走下楼梯的裸女》

杜尚《自行车》

超现实主义

“疯狂只存在于艺术,存在于科学则为假设,存在于现实则是悲剧。”——达利

从达达主义分化而来,以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为指导,并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达到一种绝对和超现实的境界。出其不意的偶然组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常采用的手法。

采用写实手法逼真地描绘荒诞的世界、怪异形象或个人梦境,幻想的“偏执狂批判”,代表人物达利,马格利特、恩斯特。用抽象的符号化的绘画语言揭示个人潜意识中非逻辑心象的“心理自动化”,代表人物米罗。

1936西班牙达利《内战的预感》

达利《记忆的永恒/软钟》

马格利特《比利牛斯山之城》

马格利特《戴圆顶硬礼帽的男子》

马格利特《虚假的镜子》

马格利特《读报纸的人》

西班牙-米罗《哈里昆的狂欢》

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民间艺术糅为一体的大师

西班牙-米罗《蓝色的上帝》

西班牙-米罗《荷兰式家居室内》

米罗《向鸟投石的人》

巴黎画派

往往以基于写实的变形夸张为主,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作品蒙上神秘和忧伤的色彩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夏加尔《生日/吻》

意大利-莫迪里阿尼《穿绿上衣的女孩》

意大利-莫迪里阿尼《女像》

其他艺术家

库普卡,莫兰迪

库普卡《牛顿色盘》

莫兰迪《静物》

莫兰迪《静物》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