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制定编定岗流程如何制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事业单位定级定岗是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编制定编定岗流程如何制定?

事业单位编制定编定岗流程如何制定?

2024-05-21 03: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考的一定是公务员,你的编制准确的说是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待遇,和公务员在工资待遇,晋升机会方面都没差别的,如果将来提拔成领导了就会转成行政编制。

普通的事业编制包括事业单位里的编内人员和机关单位下级直属单位,公考是不招这种编制的,事业单位招聘也有专门的考试,和公务员差不多,但是不放在一起招的。一般来说机关里的工作人员都是混岗混编的,不是你编制在哪里就在哪里工作的,大家都是统一在一个局里干活的。事业编的待遇比公务员略差,晋升机会稍微少一点,总体来说差别不大。

也有种种原因,现在还存在许多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中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就是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职工(非公务员),只要是前者,目前来看就和公务员是一样的,无论是工资待遇、晋升提拔还是调动,没有任何不同。

那么事业单位是如何定编定岗的呢?首先我们解释一下:定编定岗。按照一定的程序、原则和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并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结合工作职责,确定工作岗位。1、制订“三定方案”

行政机关按照测算办法,采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三定”形式,明确职责职能、机构性质、编制数额、领导职数;事业单位一般按照机构编制标准,核定相应的编制数额,并明确各类人员所占的编制比例,实现人员编制的效用最大化。

2、确定机构级别和机构类型

根据“三定方案”,确定是否为行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是正处级还是正科级,或者是内设机构,是挂牌机构等。

3、确定财政供养方式

行政机关是财政全额供养;事业单位根据其性质,确定是全额还是差额事业单位,并根据其收入情况,由地方财政部门调整差额比例。

4、确定职能职责

根据单位性质,确定单位应该承担的职责。

5、确定内设机构

机关或者事业单位,都由不同的内设处(科、股)室构成,不同的部门有分担不同的职责。

6、核定编制数额

根据机关或者事业单位职能需要,核定编制数额和编制类型。行政机关为行政编制,以及即将消失的工勤编制;事业单位为事业编制,全额事业编制和差额事业编制是两类不同的编制类型。

7、核定领导职数

根据机构规格和编制数额,核定领导职数。一般人员编制10名以内设一正一副,10—50人员编制一正二副,51—200人员编制设一正三副......领导职数根据人员编制设置,一般最多不会超过7名。

三个理由说明事业单位的事业编优于行政公务员编制1、不是本单位的事业单位随便就可以转为公务员的,别说普通科员,就是事业单位的处级干部要想转成公务员编制也很难。

2、事业单位编,你又机会可以参与很多具体业务,对于增长个人能力还是有一定裨益的。行政单位大多数都是事务性工作,没有什么技术优势,换个人都能做,对个人成长来说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事业单位事业编的成长路径要比行政单位事业编要宽广。

3、行政单位,公务员升职都很难,所以事业编就更不用说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在事业单位好好的评职称,单位效益好,多拿职称工资和绩效,这些行政单位公务员都没有的,事业编我就不清楚了。

以上理由,说的是普遍情况。当然如果单位有柱子,或者自己自信能考上该行政单位,又对公务员很有情节的话,那另当别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