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多吃芝麻酱补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个月宝宝补铁食物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多吃芝麻酱补铁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多吃芝麻酱补铁

2023-11-01 19: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多吃芝麻酱补铁)

  有不少小孩子会在体检的时候查出贫血,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大部分小儿贫血与缺铁有关,严重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心功能。很多家长疑问:小儿贫血怎么办?小儿贫血吃什么好?别急,下面就为大家解答。

小儿贫血原因

  小儿贫血,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呢?除了生理性贫血外,还有缺铁性贫血。

小儿贫血原因一、生理性贫血

  由于宝宝在胎儿期处于一种相对缺氧的状态,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加,这个时候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是比较高的,血红蛋白含量可高达150-220g/L。出生之后,随着宝宝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到宝宝长到2-3个月的时候,降至最低值,约100g/L,出现轻度贫血,之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会缓慢增加,这是一种生理性的贫血,是小宝宝对环境改变的一种调适现象,并不是真正的贫血,而且宝宝通常也有没有其他贫血的临床症状,对于这种生理性的贫血,可以不用太过于担心,也不需要治疗。

小儿贫血原因二、缺铁性贫血

  由于体内铁缺乏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进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为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可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其中以口唇、甲床黏膜更为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头晕、耳鸣、肝脾肿大、食欲减退、精神不集中、心率异常等,严重的甚至还可影响到心功能,缺铁性贫血患儿在经铁剂治疗后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在胎儿期的时候,宝宝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亲那里获得铁,其中在孕期的最后三个月获取的量为最多,获取来的这些铁足以维持他们在出生后的4-5个月内使用,所以足月产的小宝宝一般在生下来后的4个月内都是很少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的。但若孕妈妈在孕期时就严重缺铁性贫血的话,那么她能为宝宝提供的“储存铁”是极有限的,或者是宝宝早产了,错过了孕期最后三个月可以获取更多铁的机会,那么这些宝宝在出生后患上缺铁性贫血的几率也就比其他新生儿要高了,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铁治疗。

  到了4个月之后,随着之前储存的铁逐渐消耗完,加上这个阶段的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对膳食中铁的需求量增加,而他们的主食-----母乳和牛奶的含铁量其实都是相对比较低的,这就需要在添加辅食时为他们添加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以满足体内铁的需求,而如果家长没注意给孩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一般较少,多见于一些偏食、挑食的孩子,或是由于食物搭配不合理,导致铁的吸收受到抑制所致。此外,也还有一些是长期慢性出血最终导致了贫血的发生,如钩虫病、肠息肉等。

小儿贫血吃什么好?

  那么小儿贫血怎么办?如果贫血不是非常严重,可以考虑食补,多吃些补铁补血的食物,如肝脏、瘦肉等等。

肉食中动物肝脏最佳

  肝脏是宝宝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含铁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进食和消化,而且不容易引起过敏,特别适合给宝宝吃。猪肝铁的含量为最高,每100毫克含29.1毫克,羊肝为17.9 毫克,牛肝为8.8 毫克,而鸡肝含铁量为最低,每百克鸡肝只含8.5 毫克铁。

鸡蛋黄

  在过往的认知里,鸡蛋黄是最好的补铁食物,不过经研究表明,鸡蛋黄的含铁量虽高,但吸收率较低(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 毫克,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是常见食物,食用保存方便,各种营养价值较高,从综合角度来看,它排第二名还是实至名归的

各种瘦肉

  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欢。对于年纪稍小,特别是4个月左右的婴儿,喂食要注意细化捏碎有利于宝宝幼嫩的肠胃吸收,可以将瘦肉做成肉泥,鱼泥来食用,也可以给宝宝带来食欲。

芝麻酱

  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添加在多种婴幼儿食品中,深受儿童们欢迎。

龙眼红枣粥

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

功效:养心补脾,滋补强壮。

红枣薏仁粥

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

功效:滋阴补血。

首乌红枣粥

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理虚。

  如果你家也有小孩贫血,不妨试试上述食疗方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